电梯技术交底大全记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94778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技术交底大全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梯技术交底大全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梯技术交底大全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梯技术交底大全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梯技术交底大全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技术交底大全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技术交底大全记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快速电梯工程技术交底记录建立单位工程名称安装编号合同编号电梯型号台数1、通用1.1 各施工文件和工程技术资料齐全,各报告填写完整、认真。1.2 导轨、轿厢、轿门、厅门、曳引机组、限速器、钢丝绳、控制柜、各电气开关及设备、随行电缆等可见部件外表质量完好,外观正常,无锈蚀、无破损。1.3 机房、轿顶、轿厢、底坑等各电气部件接线符合工程电气图,并有黄绿接地线;各接线标准、正确、结实。1.4 各开关功能正常,动作灵活;信号指示及按钮清晰明亮,动作准确无误。1.5 各运动部件清洁、润滑,运转灵活可靠、无异响。1.6 各专用工具、夹具、应急挽救装置及?紧急挽救方法?等均正确放置并标明,吊钩标明载重量。1.

2、7 同一机房假设有数台电梯应分别在曳引机和控制柜上区别标识编号手写无效,机房照明、门锁、消防设施完好。1.8 钢丝绳在靠近盘车手轮侧用黄漆标明平层标记,用红漆标明平衡标记。2、曳引机组2.1 曳引机曳引轮导向轮对轿厢对重导轨中心垂直度偏差2mm。2.2 导向轮垂直度误差1mm,曳引轮与导向轮平行度误差1mm。2.3 承重梁的水平误差1/1000,相互平行误差2mm。2.4 承重梁两端埋入干墙,其埋入深度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120mm。2.5 承重梁的埋设应符合安装GAD图纸要求,必须采用混凝土浇灌。2.6 曳引机组距墙间隙5mm,导向轮外径最低点距楼板100mm.2.7 曳引钢丝绳无扭曲,

3、力误差5%。2.8 曳引钢丝绳锥套螺杆端部距螺母70mm,开口销距锁紧螺母5mm。2.9 各锥套螺杆端部相互间平齐,位于同一平面,锥套偏转方向一致。2.10 机房钢丝绳于通孔各水泥台阶的间隙20-40mm,台阶高度50mm。2.11 曳引机齿轮箱油位在电梯静止时高于油标最高点;放油管安装正确,封密良好,无渗油现象。2.12 曳引机温度正常,曳引机风机风向正确;曳引机机组运行无异声。2.13 盘车手轮用红漆标明轿厢升、降方向箭头;各转动部位漆成黄色,松闸手柄漆成红色。3.速度控制装置3.1 限速器底平面不得低于经装饰的机房地面,其垂直度误差0.5mm。3.2 限速器和线槽连接段须布线管,并做接地

4、。3.3 限速器须有上下运动方向标志,护绳孔板须标准。3.4 限速器钢丝绳垂直度偏差8mm.3.5 限速器涨紧轮转动灵活,无碰撞,断绳开关工作正常,且与挡板的间隙为30mm-15mm。3.6 限速器涨紧轮拉杆挂重锤端须向上倾斜15度角。限速器涨紧轮底部离底坑平面的距离为: 0.25m/sV1m/s 350-450mm 1m/sV2m/s 500-600mm 2m/sV1m/s 700-800mm3.7 平安钳锲块与导轨侧面间隙2-3m,且间隙均匀,钳口与导轨顶面间隙3mm。3.8 平安钳动作时,锲块动作根本一致,作用力均匀,轿厢平安钳开关可靠地断开。3.9 平安钳动作后,轿厢应保持平衡,轿底平

5、行度0.5M;其他回路0.25M。4.16 错、断相功能正常。5、导轨及组件5.1 轿厢导轨的垂直度偏差0.3/5000,对重导轨的垂直度偏差度0.5/5000。5.2轿厢导轨的平行度偏差1/5000,对重导轨的平行度偏差度2/5000。5.3 导轨中心距偏差围:轿厢导轨0-1mm,对重导轨为0-2mm。5.4 客梯轿厢导轨与对重导轨两对角线偏差1-2mm。5.5 每根导轨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导轨支架间距2.5m。5.6 主、副导轨安装距离顶层楼板50mm如果GAD图设计到顶时。6、轿厢装置6.1 轿顶应清洁。6.2 轿顶及轿厢各接线应正确整洁可靠。轿顶线应布入线槽,风机和照明线宜穿入线套,因

6、故未接的线应做好保护以防止短路。6.3 轿顶护栏安装正确可靠,运行时无晃动及高度符合标注,并涂黄漆。6.4 轿顶撞孔速度0.75m/s时的垂直度偏差1/1000,上、下极限开关越程距离120-170mm。6.5 轿顶检修、急停开关功能正常。6.6 平安窗开关、平安钳开关及轿门门锁开关固定并且起作用。6.7 楼层选层码板安装须结实平整、垂直度偏差1/1000mm,各码板之间相对误差4mm;插入深度应严格符合要求,左右间隙适当。6.8 ZSE开关应安装在层楼码板中心,且与运行的磁铁距离适当。6.9 滑动导靴与导轨顶面间隙1mm,导靴紧固件上需有止滑螺母,油杯盖、油砖齐全,油杯加油且油位适当。6.1

7、0 2:1悬绳比轿顶反绳轮的垂直度偏差1mm,平行度偏差1mm。6.11 轿顶绳头应有锁紧螺母及横销,在锥套处应安装防止旋转的钢丝绳组件。6.12 如果采用滚轮导靴,各滚轮导靴弹簧压力须均匀,保持在任何位置都能用手盘动,且需进展轿厢静平衡调整。6.13 轿顶应装有照明装置及220V电气插座。7、层门、轿门设置7.1 层门地坎与轿厢地坎的间隙为30-32mm。7.2 层门地坎的横向及纵向水平度误差1/1000,且高出厅外平面2-5mm。7.3 同一楼面的同一墙面有数台电梯时,门套或地坎应在同一水平面,相互偏差5mm。7.4 贯穿门层门地坎高度相互偏差3mm。7.5 轿厢地坎的水平度误差1/100

8、0。7.6 层门门套、门立柱垂直度误差0.5/1000。7.7 厅门导轨与地坎的平行度误差1-2mm。7.8 轿门门刀的垂直度误差0.5/1000。7.9 中分门层门中心与轿壁板应平齐,偏差1mm。7.10 双折式层门与轿壁板应平齐,偏差8mm。7.16 门锁与门钩啮合量须7mm,其啮合间隙1mm。7.17 门扇与门套的间隙为3-5mm,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之间的间隙上下偏差1mm,且同一门须根本均匀。7.18 分门扇之间正面平行度上下各点偏差1mm。7.19 门上坎、立柱、地坎托架应安装在平行的墙面上,与墙面固定螺栓长外露局部15mm。7.20 栅线、KK线走线必须合理,弯板应有的弯曲且不

9、易使电线拆伤,走线转弯角留有100mm的弯势。7.21 关门应流畅,减速均匀,无明显的撞击声及噪声。轿门光栅动作正常,开关自如,无强烈振动。7.22 门调整应做到任何位置时自闭合起作用,各层应急开锁装置功能正常。8、对重装置8.1 对重框架安装应横平竖直,其对角线误差50mm。9.5 各厅门护脚板安装结实可靠,支撑巩固。9.6 钢丝绳、随行电缆、补偿链绳在运行中严禁与其它运动部件碰撞。9.7 当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时,轿顶应有一个不小于0.5*0.6*0.83m的空间。当轿厢平安压缩缓冲器时,轿厢最低局部与底坑间的净空距离不小于0.5m,且底部应有一个不小于0.5*0.6*13m的空间。10、底

10、坑10.1 底坑地面应平整且无漏水、渗水。10.2 缓冲器垂直度偏差0.5/100,底座安装须结实,同侧的两缓冲器其高度偏差100mm。10.6 对重防护栏高度2500mm,且下端距离地面500mm。10.7 底坑深度1.4m时,须安装适宜的爬梯;通井道须有隔离设施且其高度2.5m。10.8 液压缓冲器油与油位适当。10.9 底补偿链安装正确,有断链绳保护装置。10.10 补偿链绳距底坑距离100mm。10.11 坑下如有隔层须有立柱支撑,且符合GAD图纸要求。10.12 底坑入口下200-300mm处应装有照明及220V插座,并有停顿开关切断电梯主电源或平安回路。11、轿厢11.1 轿厢底盘4边水平度2/1000。11.2 轿厢立柱垂直度1.5/1000。11.3 轿厢壁板安装平整,垂直度1/1000。11.4 轿厢贴脚板应安装结实长度750mm,垂直度偏差2/1000。11.5 轿照明装置正常,通风装置正常。11.6 轿厢在检修启动、停顿时各拼装局部无异声。11.7 轿应急照明灯应有效,警铃及对讲装置完好。11.8 轿厢操作面板COP须安装平整,闭锁及铰链装置完好,COP各布线整齐,扎好,随行电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