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生态设计体系初建冰箱生态设计国家标准实施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946097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家电生态设计体系初建冰箱生态设计国家标准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家电生态设计体系初建冰箱生态设计国家标准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家电生态设计体系初建冰箱生态设计国家标准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家电生态设计体系初建冰箱生态设计国家标准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家电生态设计体系初建冰箱生态设计国家标准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家电生态设计体系初建冰箱生态设计国家标准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家电生态设计体系初建冰箱生态设计国家标准实施(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渝渔发20097号重庆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关于加强当前渔业船舶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站、科、所): 2009年春季禁渔工作即将结束,“五一”、“端午”节即将到来。为切实做好当前渔业船舶安全监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清安全形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入3月份以来,我市安全生产事故连发、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禁渔期结束后,捕捞活动频繁。“五一”、“端午”节即将来临,节日期间走亲访友、旅游度假人数激增,渔业船舶非法载客载货的可能性增大。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养殖用船激增,但从业人

2、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较低,加之病险水库改造力度加大,水库周边施工多,非法使用渔业船舶载运施工人员的现象开始出现,事故隐患增多。各区县(自治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要充分认识当前渔业船舶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积极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领导重视,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研究管理办法,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减少灾害损失,确保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突出重点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各区县(自治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要认真组织开展“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落实专项行动”,5月份集中精力重点搞好以下工作:(一)切实加强渔业船舶检验管理。对没有按照规定标写船名和“渔业船

3、舶严禁载客”警示标语的渔业船舶,一律不予受理检验。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禁止未经检验合格、不具备安全航行和作业条件的渔业船舶下水作业。对应当申报营运检验而不申报的,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并限期申报检验。全面摸清渔业船舶和渔民基本情况,建立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档案,务必做到基础情况清楚明白,安全档案齐全完整,一船一档落实到位。(二)开展水库渔业船舶专项整治。对水库渔业船舶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督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加强与水库主管部门的联系,督促其落实渔业船舶安全管理责任,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对水库渔业船舶所有人和船员进行特殊安全强制培训,对水库周边施工人员进行强制安全教育

4、,努力增强安全意识。采取签订责任书形式,确保100% 明确和落实船舶所有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船舶所有人必须对其所有的渔业船舶、船员及设施的合法性和安全负责;确保100% 强化和落实船长(船员)作为渔业船舶水上作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船长(船员)要对船舶及船员水上生产作业安全负直接责任。 (三)严查重处渔业安全违法行为。建立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渔业船舶和渔业船员黑名单制度。严禁非渔业船员上船从事渔业生产活动,严禁船员亲属特别是未成年人随船生活。严查重处违规检验、违法办证和安全不作为行为。对渔业船舶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事故责任人,必须依法给予从重处罚。发现事故责任人存在涉嫌犯罪行为的,必须按照规定向公安

5、、检察机关办理相关移送手续,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搭乘渔业船舶或者强求渔业船舶载运的,依法严肃处理并通报所在单位。三、深化隐患整治,建立安全长效机制(一)加快隐患整治工作进度。根据2008年年终统计,沙坪坝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永川区、万州区、涪陵区和开县隐患整治率没有达到100%,合川区、秀山县、武隆县、开县等部分区县(自治县)隐患排查治理报表不全面。没有完成整治任务的区县(自治县)要加快整治进度,在5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其它区县(自治县)要对整治工作进行“回头看”,防止安全隐患死灰复燃。“回头看”工作结束后,各区县(自治县)对重庆市2008年渔业船舶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6、统计汇总表(附件1)、重庆市2008年渔业船舶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附件2)进行再次核实,于6月15日前通过重庆渔政信息网上传渔港监督科。(二)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按照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09年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农发200995号)和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印发2008年渔业船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农发2008172号)精神,继续组织实施渔业船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重点对责任落实、证书失效、安全设备配备及使用情况、船员安全技能实操情况、突发事件应急值班和处置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深入排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采取现场纠正、限期整改、跟踪结果

7、等措施有效排除,一般隐患整治率务必达到100%,重大隐患限期整治率达到95%以上。对不属于渔政渔港监督管理职责范围或者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自身难以完成整改的安全隐患,要通过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报告区县(自治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三)强化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各区县(自治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要向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汇报,按时通过“重庆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报送渔业船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务必确保信息按期报送率达到100%。发现重大隐患要随时报送,重大隐患整治完毕后必须填报销号文件。每季度结束后次月5日前,要通过重庆渔政信息网将重庆市2009年渔业船舶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汇总表(附

8、件4)、重庆市2009年渔业船舶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一般隐患)(附件5)、重庆市2009年渔业船舶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重大隐患)(附件6)、重庆市2009年渔业船舶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附件7)、重庆市2009年渔业船舶作业碍航水域排查治理登记表(附件8)、重庆市2009年有渔业船舶载客载货需求的水域排查治理登记表(附件9)、重庆市2009年有非法载客载货记录及违规捕捞记录的渔民登记汇总表(附件10)上传渔港监督科。三、严格值班纪律,保证应急处置及时各区县(自治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要针对节日期间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值守,严格节日期间领导

9、同志带班和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尽职尽责,确保通信联络畅通。一旦发生事故或者险情,主要领导要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科学调度,妥善予以处置,同时将处置情况迅速报告我处,并跟踪掌握事态进展情况,随时续报,直至处理完毕,不得迟报、漏报,坚决杜绝瞒报、谎报。 二OO九年四月二十八日主题词:农业渔业船舶安全通知抄 送:市农委重庆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办公室 2009年4月29日印发1附件1:重庆市2008年渔业船舶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汇总表填报单位:(盖章)填报时间:区县排查一般隐患重大隐患治理排查其中:整改排查治理重大隐患其中:列入治理计划的重大隐患隐患一般已经率排查其中:整改列入治

10、理其中:累计落实单位隐患整改重大已整改率计划的落实治理落实治理落实治理落实治理落实安全企业隐患销号重大隐患目标任务经费物资机构人员时间要求措施预案治理资金(个)(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项)(万元)(1)(2)(3)(4)(5)(6)(7)(8)(9)(10)(11)(12)(13)(14)渝中区00000000000000沙坪坝0326670000000000北碚区202331000000000000九龙坡2221000000000000大渡口7521500000000002南岸区780000000000000江北区0326670000000000渝

11、北区3721616100%11100%0000000巴南区14566100%0000000000双桥区411100%0000000000万盛区00000000000000长寿区2331000000000000.2南川区222100%0000000000永川区8195560000000000合川区011100%0000000000江津区00000000000000万州区45254800000000000涪陵区700614370.50000000000黔江区41111000000000000壁山县0000000000000铜梁县0771000000000005潼南县555100%0000000000綦江县58000221000000002大足县39331000000000000.2荣昌县7743431000000000001开 县123267111001111115忠 县5551000000000000云阳县523661000000000000奉节县2703310000000000010巫溪县00000000000001.5巫山县323221000000000000石柱县2441000000000000彭水县00000000000000酉阳县00000000000000秀山县0111000000000001武隆县044100001000000003丰都县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