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941518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征?在人类历史上,科学与技术经历了几次分合。科学与技术源起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本来是内在统一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一部分人从单纯的体力劳动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活动,科学与技术从此分道扬镳(这时的自然科学仍未从自然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因而此处的科学不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活动由学者们承担,技术研究则由工匠们掌握。在古代,科学对技术的影响甚微,无论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技术,还是工匠的手工业技术,都是凭经验掌握和积累的,那时几乎没有以科学的应用为特征的技术,而只有手艺、技能尽管这些经验可能发展

2、到惊人的水平。从15世纪下半叶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后(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直到19世纪的上半叶,科学的实际应用才逐步显现效能。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才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科学获得了成为致富手段的使用,发明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科学成为生产过程的因素,生产过程成为科学的应用。15世纪以后,科学实验活动融入科学研究,使科学与实践的联系日益紧密,也使科学的生产功能逐渐体现出来。F培根是理论应结合实际思想的推崇者。他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积极主

3、张知识与力量的统一。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一直是很薄弱的,科学真正发挥其先导作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假如没有奥斯特、法拉第等人对磁电转化规律的探讨,没有内燃机四冲程工作原理的提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本不可能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学才真正走到技术前面,成为技术创新的先导因素,正如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所说,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在化学、染料、电力和公共健康方面的技术进步明显地依靠化学、物理学和生物科学的进步。20世纪以来,西方自然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驱散了笼罩在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以太零漂移的实验结果和黑体辐射问题);遗传密码的破译

4、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掀起了现代生物学领域的革命,以物理学和生物学这两大学科领域为龙头,其它学科领域也相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一系列新兴学科,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高分子化学、现代宇宙学等学科相继兴起。随着现代科学革命的兴起,现代科学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先进复杂的技术手段,如高能粒子加速器、自动化检测仪器、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电子计算机等使现代科学研究具备了向深度和广度进军的可能性,一些学者将科学对技术手段的这种依赖性称为“科学的技术化”。在科学技术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技术科学化”的趋势,现代技术的许多重大发明都是以坚实的科学理论为前提的,都是在自然科学突破性发展的指引下实现

5、的,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卢瑟福和玻尔的原子模型等为揭示原子结构及原子核裂变规律开辟了道路,从而把人类带入了原子能时代。基于“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学者提出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科学与技术一体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指科学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并且向技术转化的速度愈来愈快;同时技术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含量愈来愈高。科学与技术衔接后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致融合成连续的整体。科学技术一体化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并在科学和技术之间陆续诞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科学的技术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活动和把技术成

6、果作为科学的辅助部分;二是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现代技术为其提供先进的研究设备和手段,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显现出前提性作用,新技术的发展促使认识自然的实验手段不断增加、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技术的科学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在技术开发活动中,科学知识成为技术活动的组成要素,技术开发具有科学探索的属性,变为科学的延伸和拓展;二是技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现代科学,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往往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科学成就是在技术基础上的“技术科学化”的结果,技术可以产生科学,“技术科学化”表明: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需要推动技术前进;技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研究手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设备

7、;技术是科学概括和分析的来源;技术实践可以检验科学认识的真理性,科学知识要经受技术的考验。技术革命是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技术化”的结果。在得到科学指导以前,技术发明是偶然的、经验的,一旦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掌握了规律,技术的进步就成了自由的过程。可以看出,科学对技术的作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造来源于科学理论和科学预见的物化;二是技术创造来源于科学实验的放大和扩展。当然,科学技术化并不是科学完全化为技术,技术科学化也不是技术完全化为科学,科学和技术一体化更不是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我们既要看到以“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同时又要看到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区别和相对独

8、立性。随着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兴起,科学与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在近几十年表现为:一.科学与技术产生的时间距离越来越短,即科学向技术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从1895年电磁波通讯原理的提出到1921年第一个公众广播电台的创建,科学转化为技术花费了26年;在最近二十年,多媒体电脑从1987年提出原理到1991年试制成功,科学转化为技术花费了4年。据研究,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的时间,在二十世纪初大约需要30年,至二十世纪中叶大致为10年,二十世纪下半叶缩短至5年左右,并且今后会越来越短。二.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技术比过去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科学

9、的发展与应用的水平,譬如,蜂窝移动电话系统的建立,离不开无线移动通讯原理的提出;另一方面,科学在很大程度也依赖于技术的状况与需要,如进行粒子物理研究就不能没有回旋加速器这一技术产品。三.在生产的目的下,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了。知识的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大致途径是科学-技术-生产。人们研究科学,发明新的技术,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即不论是科学还是技术,最后都要落脚于生产这一目的。因而在生产的目的下,科学与技术正在融为一体,像软件研制这类活动,就既要提出原理,又要考虑实施这一原理的技术和方法。四、在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下,科学与技术统一起来了。在前述的“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中有两

10、个重要的步骤:一是将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二是将应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其最终目标是要产生经济利益。从这可以看出,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观念和行为是造成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原因之一。科学技术系统之间由于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整体效应,并显示更多的社会功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下面我们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1. 经济功能现代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明显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为社会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科技进步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支撑着那些增长最迅速的产业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在创造持续的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

11、因素。科技进步的速度和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决定着一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科学技术作为直接的生产力,对总产出能力的提高产生最直接的作用。科技知识渗透到生产过程中,与物质生产力中的要素紧密结合,使物质生产力无论在量的增长还是在质的飞跃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革命的因素,只有经常不断地对劳动者进行科学技术的教育和培训,才能使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显著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比以往先进得多的教育和培训手段,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素质。科技进步可以改善和创新劳动工具,科学技术史表明,每一项工具的发明创造都是科学技术的结晶。科技进步还可以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任何自然

12、资源能够成为劳动对象,它们不仅要靠科学技术来发现,还要靠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成为了劳动对象。科学技术对需求具有重要的创造和引导作用。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对供给与需求两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科学技术作用的加强,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要素与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另一方面,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的根本出路也在于科学技术的应用。由于社会生产的产品结构、劳动结构以及资源和资金的配置的改变,最终会进一步导致产业结构的变革。在历史上,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过渡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就是由科学技术在工业生

13、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所引起的。20世纪以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兴起及第二产业本身的结构性变化,即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为主进而向以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过渡,也是由于科学技术在这些产业部门中日益扩大的应用所造成的。科技的进步也创造了许多新产业,如新材料、移动通信、电子商务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正越来越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重要资源,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是核心和关键。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根本的决定性因素。2. 政治功能科学技术被用于政治就有政治价值。科技的发展对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1)科学技术推动

14、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科学技术与民主政治是一对孪生姐妹,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民主的土壤,民主政治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倡导理性与文明,反对迷信与愚昧;倡导变革与创新,反对因循守旧;倡导积极进取,反对盲目服从。这些观念不仅创造了民主的氛围,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内化为人们的民主政治意识,使人们的政治倾向性发生积极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民主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在现代社会,共同参与民主制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政治活动的价值系统的核心,从国家政策法令的制定到生产经营的民主管理,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到民主监督等,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充实和提高。(2)科学技术促使社会政治活动向多样化发

15、展。政治活动的多样化,没有个体和群体政治价值的多样化是难以实现的,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个体和群体政治价值多样化实现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提供了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为社会公众从事政治活动提供了完善的物质保障,使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得以实现。在现代社会,不同的人参与不同层次的社会政治活动,显示出一种主动而强烈的价值指向与行为特征,无论从个体还是群体乃至国家的社会政治活动,已远远超越了狭隘的地域性和民族范畴,具有了广泛的国际性。(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历史上扮演着革命性的推动力量,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得以确立,社会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逐步调节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人们都生活在特定的政治制度中,个人必然要与一定的政治集团发生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同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促使全球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此外,科学技术被用于军事则有军事价值,如现代战争离开了科学技术将难以进行。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科技是支撑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基础。当今世界,军事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