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四(第四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941371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四(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四(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四(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四(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四(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四(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四(第四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四(第四章)期末复习四(第四章)1.(2015滨州)如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2.(2016邵阳)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A.液化放热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D.升华吸热3.(2017福建)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凝华B.

2、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4.(2017长沙)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5.(2017鄂州)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 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图(乙

3、)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6.(2017岳阳)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A.冰是非晶体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7.(2016株洲)如图(甲)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 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 ;如图(乙)是实验室温度计,它的示数为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可达-88.3 ,依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熔点沸点酒精-107 78 水银-39 357 8.(2017广东)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

4、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9.(2015武汉)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3

5、)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10.(2017襄阳)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 状态.11.(2016衢州)人们都说:“被100 的水

6、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100 的水蒸气和100 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 的水蒸气变成100 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实验过程】 (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1)将一定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 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1的结果.(2)t2高

7、于t1的原因是 .(3)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和证明小柯观点的应有实验结果): .12.(2016莆田)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做探究水沸腾和冰熔化的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表一(甲组实验记录)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898989898表二(乙组实验记录)时间/min012348384858687温度/-6-4-20001234(1)表一中,第3 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温度是 ,水的沸点为 ,实验时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

8、化名称)而形成的小水珠.(3)撤掉酒精灯,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 (4)分析表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期末复习四(第四章)1.(2015滨州)如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C)2.(2016邵阳)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B)A.液化放热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D.升华吸热3.(2017福建)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C)A.熔化凝华B.

9、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4.(2017长沙)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5.(2017鄂州)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C)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 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图(乙

10、)中,冰水混合物的内能会逐渐增加6.(2017岳阳)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B)A.冰是非晶体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7.(2016株洲)如图(甲)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37.8;如图(乙)是实验室温度计,它的示数为39;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可达-88.3 ,依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酒精(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熔点沸点酒精-107 78 水银-39 357 8.(2017广东)将装有水的试管

11、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不会(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试管中的水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9.(2015武汉)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2)分析

12、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水的质量过大.(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石棉网有余热,持续让水沸腾.10.(2017襄阳)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均匀受热.(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

13、4042444648484848495051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11.(2016衢州)人们都说:“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100 的水蒸气和100 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 的水蒸气变成100 的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实验过程】 (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1)将一定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 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