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盘古开天地公开课教学设计(打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94026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盘古开天地公开课教学设计(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8盘古开天地公开课教学设计(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8盘古开天地公开课教学设计(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8盘古开天地公开课教学设计(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8盘古开天地公开课教学设计(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盘古开天地公开课教学设计(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盘古开天地公开课教学设计(打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邱场镇中心学校:杨艳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

2、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教学准备: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教师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今天我带来了一份礼物送给你们(课件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二) 板书课题,读课题

3、。师:可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没有分开的,直到有一个巨人醒来,他的名字叫(盘古),他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跟盘古有关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画,把字写工整。抽生读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一)预习检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孩子们预习过了吗?那就请你们拿出你们的预习题单,同桌交流,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易错字音、易错字形、形近字、多音字以及课文里的好词。(把完成得好的学生的预习题单放在展示台下展示。)2.指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肌肤 四肢 滋润 辽阔 逐渐 缓缓 一丈 血液宇宙

4、黑暗 上升 下降 气息 茂盛 创造 祖宗 猛劈 奔流不息肌肤和肢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师:很多与身体有关的字都用了月字旁。提示“血液”中的“血”应该读四声。你们知道一丈有多长吗?(大约是3.3米,相当于教室的高度。)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抽五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读得对不对,还要边听边想,看看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4.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课文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句话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就把这句话叫做这篇文章的中心句。一起再读读这句话吧!(学生齐读

5、中心句。)5.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创造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跟着老师一起来边写边记。创字的左边是仓,注意一捺要变为一点。造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要先写里面的告字,再写走之,注意走之一捺不能太平了,要有曲折才好看。 孩子们会写了吗?那就请大家在本子上写一写创造这个词吧!看看谁写得又好又快。注意写字的姿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握笔姿势: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孩子。(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围绕“创造”质疑。你们知道什么是创造吗?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相信大家深入学

6、习这篇课文以后,对创造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孩子们,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围绕着“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什么问题?(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盘古在创造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盘古在创造之后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有盘古这个人?)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走进盘古吧!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一)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的问题。1.提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盘古在创造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请孩子们赶紧在书上找一找。(盘古在创造之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你们知道什么样子叫“混沌”吗?我们遇到不懂

7、的词语还可以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上对“创造”是怎么来理解的?(课件出示“混沌”的意思,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根据课文内容应该选择哪个解释?(第一个)我们还可以继续关注这个词的意思。我们现在知道了盘古创造之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擦掉“盘古创造之前宇宙是什么样的”的个问题。(二)解决“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盘古在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醒了,他是怎样来创造宇宙的呢?请孩子们默读课文,先找一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里。(第二、三、四自然段都是写: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2.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

8、精妙。那咱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干什么?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干了什么?(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把天和地分开了。书上的原话是:“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课件出示句子)(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理解“抡”的意思。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抡起”吗?比较“拿”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那书上为什么不用“拿”,而要用“抡”呢?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做做感受一下。什么是“拿起”?(学生做动作)再读读书上的语句,做做盘古的动作。

9、你发现了什么?(“拿”只要轻轻的、不用什么太大的力气,而“抡”要使很大的劲,抡起来的目的是为了更使劲地把很硬的东西给分开。)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我们感受到了“抡”多用劲儿呀!我们从“抡”字上就能感受到了盘古在开天地的时候怎么样?(很用力)那就带着这份力量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抽生展示读。盘古抡起斧头猛劈的时候他会想什么?(他会想:我一定要把这个东西给劈开!)多有决心呀!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力量和决心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师: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句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调动学生生活积累,

10、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这句话中的“轻”与“清”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啊?(轻:重量轻;清可以组词理解。)引导学生读书并有所发现。老师读上半句,孩子们来读下半句,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我发现了四组反义词: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 天地 )你真棒!真是火眼精睛啊!一下子就发现了这四组反义词。(我发现了一组近义词:缓缓慢慢,意思都是很慢。).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我们发现了这四组反义词,课文就用这些反义词把天地分开的过程写

11、给写清楚了。那我们再读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反义词。这次女同学读上半句,男同学读下半句,要通过你们的读让我们都看到:哦!天和地原来就是这样被分开的。在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动作。c.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混沌”的意思,体会联系上下文也是深入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师:地是“重而浊”的,是那样的厚重,再来读来比一比,让老师听听谁读得好,可以加上动作。(2)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盘古一把斧头就劈开了天地,神奇吗?这个过程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板书:开天辟地)把这个成语写在这个自然段的旁边,做个批注。(3)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顶天立地)其实在课文的第三自

12、然段中,也藏着一个成语,会读书的孩子,谁能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个成语概括出来。(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学生做动作,老师帮助其概括出并板书:顶天立地。)3.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受神奇和美丽。(1)学生自读,找到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作用。盘古顶天立地,直到天地成形,他才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后,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他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默读,看哪句话能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句话叫做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很棒!你们已经学会了抓住中心句来概括自然段的内容了。(2)边读边画出盘古身上发生的变化,感受

13、变化的神奇。那盘古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咱们同桌小朋友合作来读读这些变化,一位同学读盘古身体的部分,另一个同学读它变成了什么。(同桌合作读盘古身体的变化)(3)指导朗读,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感受宇宙的美丽。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怎么样?(很神奇)有了这些神奇的变化才形成了美丽的宇宙,一个变化就是一幅美妙的画。现在老师先来读一个变化,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看看你的眼前能出现怎样画面?(老师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眼前出现画了没有?(出现了)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看见了雪白的云、风刮着云在空中飘浮、风刮得越来越大刮起龙卷风) 云是那样的洁白而轻盈,你还想说什么?(我看

14、到的云是一朵吉祥云,还会像孙悟空的筋斗云。)多神奇呀!那就把我们的感受带到这句话中,通过你的读让这洁白的、轻盈的云呈现在我们面前,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一个变化。学生展示读。我感觉到云在随风飘动,风一吹,云就越飘越远了。孩子们听出来了吗?老师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现云越飘越远的?(很轻很轻的语气)那我们一起来接读吧!师读身体部分,孩子们读变化部分。我们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象,眼前要出画,而且能把你看到的景象通过你的读展现在大家面前,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读读其他的变化?好,那呆会儿把你在读的过程中看到的最美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读其他的变化)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画了没有?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望无

15、际的大地、滋润万物的雨露)滋润万物的雨露是什么样的呢?(一点一点的,很亮。)那就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变化吧!嗯,很不错,这让我想到了“润物细无声”。你们见过雨露吗?现在请伸出你的小手,这就是一片绿绿的叶子,它的上面滚动着一颗露珠,是什么样的呀?(圆圆的雨露像一颗颗洁白的、晶莹剔透的珍珠。)那我们一起来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个变化吧!请大家读轻一点,别把雨露给震落了。你还看到了什么?(我还看到了火红的太阳、皎洁的月亮)你通过读让这火红的太阳、皎洁的月亮呈现在我们大家的面前吗?太阳光芒四射,月亮温柔如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你还看到了什么?(我还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你能用动作给大家演示一下什么叫做奔流不息吗?(学生做动作)通过做动作你感受到这水流得怎么样?(很快、很急)(学生齐读这个变化)好,读书就要这样带着感受去读。那现在你们知道了盘古创造后的宇宙是什么样的了吗?我们又可以擦掉一个问号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宇宙,仔细地看,美美地读,再来感受这变化的神奇和宇宙的美丽。老师来读盘古身体的部分,其他部分你们来读。(出示课件师生合作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