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答题技巧之综合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939668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答题技巧之综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申论答题技巧之综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申论答题技巧之综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申论答题技巧之综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申论答题技巧之综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答题技巧之综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答题技巧之综合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申论答题技巧之综合分析一、题型概述1、定义综合分析类试题是以分析为表现形式,综合考查应试者系统分析问题的一种试题类型,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与引申意义,阐释独立思考所得的观点。综合分析类试题的的作答,所呈现的是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2、提问方式“受到哪些启示”、“吸取哪些教训”、“对谈谈你的见解”、“分析依据”、“客观论述”。3、特点 出题花样较多、灵活性最强。可以是分析依据,也可以论述理解。二、题型分类1、启示型分析题。针对某一问题论述启示,这类试题在12年与13年这两年都出现在国考申论(副省级)考卷中。题目中主要有“启示”之类的关键词。主

2、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一型,一种是复合式。单一型启示分析题中,题目会告诉启示分析的具体问题,要求应试者单一的分析启示。复合式启示分析题,首先总结相关的问题(经验),然后再分析启示。 2、评论型分析题。针对题目给定的某一现象、问题或观点,进行客观评论并得出自己结论。根据材料所给定的方向来把握问题的现象、原因以及本质等。提问方式中,就会出现有诸如“评论”、“评价”等之类的关键词。3、阐释型分析题。对于题目给定“特定部分”进行引申分析。在进行“引申分析”时,即要揭示“特定部分”的表象信息,也要挖掘其深层意义。关键词主要有“看法”、“观点”、“理解”。4、比较型分析题。对某些观点进行比较与分析,出题方

3、式的重点在于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题目关键词有“比较分析”等。需要明确把握题目给出观点内容的争议,然后再客观比较不同观点内容间的异同。5、关系型分析题。主要是分析题目给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首先明确关系主体之间的内在逻辑,然后结合材料方向客观论述如何去协调关系主体。在题目的关键词中,主要是有“分析关系”等。三、作答要求1、分析要合理。综合分析题重在“分析”二字,必须要明确分析对象是谁,分析标准又是什么。分析对象,就是我们常说的“作答对象”,申论试题中就会明确指出分析对象是什么。分析标准,指的是所分析的东西要合乎情理、符合常规的逻辑,要与我国行政文化的内容相统一。2、观点要明确。综合分析类试题最大的

4、特点就是要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针对某一个问题,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需要明确陈述出来,不能模棱两可。同时,注意“明确”前,要保证观点是正确的,要知道,不正确的观点再明确也是无用的。3、条理要清晰。是由于综合分析类试题的要点往往分散在一则或者数则材料中,这就要求必须逐条逐句、有秩序地对材料进行分类和安排,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这是答题逻辑思维的体现。四、如何解答启示型分析题(一)定义对给定资料中某些现象、事件中领悟出某些道理。对个别具有代表性的现象、事件所反映的道理进行提炼,并以此来指导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启示,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启发开导,使有所领会”。往往是在遇到问题难以解决的时候,或者

5、未作某事以前需要从他人身上吸取经验教训。这就指明了启示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是考查应试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具体体现。(二)背景综合分析类试题是随着申论考试日趋成熟而出现的。2006年,启示型分析题最早出现在黑龙江公务员考试中;2008年与2009年,启示型分析题出现在内蒙古和山东的公务员申论考卷中。随后的2012年与2013年,启示型分析题连续两年出现在国考申论(副省级)考卷中。(三)解题流程1、审题部分分解题目中的事实或现象,找出启示的关键词句。这点就是我们要对“作答对象”、“作答任务”、“作答条件”、“作答范围”的明确。在这类试题中,我们要注意的是题目的“作答对象”与“作答

6、任务”。作答对象是针对哪些事实或现象来论述启示。而作答任务中就要明晰是启示分析题的类别。2、要点提炼与要点加工(1)如何进行“经验”的提炼与加工呢?“经验”的提炼,是针对“正面案例”,以此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启示。【真题演练】“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11-国家-副省级-第二题)解析:题目是以黄河精神和中华文化为切入点,从黄河治理等各个角度进行剖析,得出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题型上看,属于典型的复合型启示分析题。作答任务中就包括有“

7、总结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与“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从中受到哪些启示”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步,从“给定资料3”中所谈到的这三条河流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进行归纳。这一方面只需在明确作答范围内容,着重从问题表现与应对措施的角度进行要点的提炼。第二步,我们就是要在问题概括与对策总结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如何进行启示的分析,第三步,就是对所提炼出来以及论述分析的要点,按照“条理清晰”的要求整理。先陈列出三大河流出现的危机及其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然后将启示分析按照一定的逻辑分条作答即可。(2)如何进行“教训”的提炼与加工?教训的启示分析,主要是针对反面案例来论述,就是在作答中应结合具

8、体的问题来论述“教训”。在作答“教训”类启示分析题中,要点提炼与要点加工方面,与“经验”的提炼与加工方法基本一致。但需注意教训的针对反面案例而得出的启示。所以,第一步是总结教训的依据,总结题目给定的问题内容;第二步就是针对问题分析教训。五、如何解答评论型分析题(一)定义评论型分析题,是针对材料中所出现的社会现象、事件、措施或观点,对此进行客观评价并做出结论。是对某一事情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结论。题目提问方式,主要有“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述”、“对给定资料中提到的谈谈你的见解”、“别人认为你对此怎么评价”等。而试题关键词主要有“评论”、“评价”、“评述”等。评论型分析题最早是在2006年国家公务员

9、考试出现。而后的除了2007年未出现该类题型外,其他年份的国考申论都出现有这一类试题。他的分值也是占到了20%40%不等。(二)评论型分析题分类评论型分析题主要分为两类单一型与复合型。单一型评论题,是针对某一观点或现象进行评论。评论对象比较单一。【真题链接】“给定资料6”中国人民大学C教授认为,“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请简要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009春季联考第二题)复合型评论分析题,是针对几种不同的观点或做法进行评论。较之单一型,复合型主要是在作答对象中存在着差异。【真题链接】给定资料9、10中,L教授和T教授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式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这两种看法是什么?你对此怎么

10、评价?理由是什么?(2009河北第三题)(三)解题流程1、解答单一型评论分析题【真题演练】“给定资料6”中国人民大学C教授认为,“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请简要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一步是审题。在这道题中,通过对“作答对象”与“作答任务”进行明确。可以得知,“中国人民大学C教授认为,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这一句话是作答对象,作答任务就是“简要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二步是作答思路。作答思路主要分两点,一是表明观点,二是具体分析。第一点,表明观点。对于单一型评论分析题,需明确对题中的观点进行判定时要把握观点的方向。在对观点的判断不是主观臆断的,要从材料大背景方向,以及我国政府政策方针的角度着

11、手,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直接表述在答案中。第二点是具体分析。对观点“表明”的依据进行分析,去证明自己为什么会持有这种观点和态度。这一个过程是这类题型作答的重点所在。具体是可以从观点或观点现象所呈现的问题、原因以及影响等角度着手。真题作答思路:首先应找到题中的观点是“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同意“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的这一观点。其次,具体分析中主要是论述人肉搜索为什么是双刃剑。着重是从人肉搜索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这两个方面把握。同时,为体现作答的行政理念,还可适当的提及如何规避消极影响的对策。2、解答复合型评论分析题首先来看审题部分,也是要明确题目的作答对象与作答任务。在这需

12、注意的是,这一类试题题目给定的观点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观点之间一般是对立的。我们要注意的是审题时要从题目给定的所有观点出发,避免的是只抓住一个观点的现象。第二步是作答思路。作答思路可以分为客观评价与做出结论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评价这一个方面是主要是结合题目中不同的观点进行总结,然后透过现象抓本质,找出观点的争议点。第二个部分是做出结论,针对所找出观点的争议点,客观提出正确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中肯的论述。3、单一型评论分析题与复合型评论分析题作答对比首先是审题中,要注意区分的就是观点的个数,复合型评论分析题的观点一般是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其次是在作答思路中,我们要把握的是观点提出时候的不同。单一型

13、评论分析题中,是在答题最开始就针对题目中的观点做出判定。而复合型评论分析题是要对题目给定观点分析其争议,在此基础上再做出结论、提出观点。六、如何解答阐释型分析题(一)定义要求对给定资料的“特定部分”进行引申分析,即揭示其本来意义,又挖掘其深层意义。这个“特定部分”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观点。试题的提问方式,主要有“谈谈对的理解”、“如何理性看到问题”等。题目的关键词就主要有“看法”、“观点”、“理解”。(二)解题流程1、审题。在阐释型分析题的审题中,我们要抓住的是论述分析的对象是什么。2、作答思路这一类试题着重体现的是阐释分析,基本上是对某个复杂的、不明朗的概念或现象进行解释说明,

14、所呈现的是一个把本质问题更清晰的呈现在面前,以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的作答思路中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把握表层含义。即阐释给定材料或某一观点,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遵循由表及里原则作答。这一步只需把观点的原话解释清楚即可。第二步,结合材料深入挖掘。“理解”或“看法”的分析不能主观臆断,要结合材料大方向来把握,这就需回归到材料。应找到题中引述的观点或语句所在的资料,了解观点或语句的背景分析,以及观点或语句出现的目的与意义,从而对观点或语句所反映的现象(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阐释,着重也还是从问题的影响、所带来危害,以及解决问题的必要性等角度把握。第三步,做出客观结论。这样的一个过程和复合型

15、评论分析题的方法基本一致。具体而言,就是在前两步总结观点或语句表层含义,以及论述其深层内容后,要做出一个客观的评论。这一结论要体现“权威性”和“客观性”。同时,还可重申下问题的本质含义,这样一来作答内容就首尾呼应、重点突出。(三)阐释型分析题与语句理解类试题作答对比阐释型分析题与语句理解类试题的出题方式基本一样,都是针对某一句话进行理解。但这两类试题的考查重点、作答要求、作答重点上都有着不同。考查重点上,语句理解类试题所考查的是应试者阅读理解的能力,而阐释型分析题考查的是综合分析的能力。作答要求上,语句理解类试题的作答要求是“准确与简明”。而阐释型分析题的作答要求就有“观点明确”、“分析深入”、“条理清晰”等。作答重点上,语句理解类试题主要是解释概念。而阐释型分析题是在解释观点和词句的基础上进行引申,挖掘其深层意义。语句理解类试题的参考模式:总领句破题(明确句子中关键词的内涵)+进一步解释(说明所要解释词语的外延)+联系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