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公务员高级培训班复习资料包--西方经济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939345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图公务员高级培训班复习资料包--西方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华图公务员高级培训班复习资料包--西方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华图公务员高级培训班复习资料包--西方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华图公务员高级培训班复习资料包--西方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华图公务员高级培训班复习资料包--西方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图公务员高级培训班复习资料包--西方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图公务员高级培训班复习资料包--西方经济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恩点公务员论坛-国内最大的公务员考试学习基地,为无数考生实现了公务员的梦想 价值,源自恩点第二篇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命题框架展示西方经济学概论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理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的定义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供给理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格如何调节经济弹性理论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税收分摊消费者行为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序数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消费者剩余工资决定劳动供给微观经济学 生产理论技术效率与经济

2、效率的含义与关系企业的形式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在分析企业技术效率时,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生产要素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范围经济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成本与收益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不同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短期成本分类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均衡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寡头市场的特征分配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劳动的供给曲线工会的存在对工资决定的影响正常利润与超额利润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收入分配目标收入再分配政策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公

3、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垄断与外部失灵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微观经济学内容精讲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概论一、稀缺性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5.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二、选择1.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2.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

4、的决策。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三、机会成本1.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2.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五、理论(一)理论的内容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定义是对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变量所规定的明确的含义。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微

6、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1)市场出清,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出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2)完全理性,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3)完全信息,指消费者和厂商只有具备完备而迅速的市场信息,才能及时对价格信号作出反应,以实现其行为的最优化。假说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预测是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期。(二)理论的形成首先要对所研究的经济变量确定定义,并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根据这种假说可以提出对未来的预测。

7、最后,用事实来验证这一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种假说就是错误的,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第二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的定义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需求不同于欲望。欲望仅仅是消费者的一种愿望,不一定有购买能力,而需求一定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两者的统一。两者差别在于是否具有购买能力。二、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1.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一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2.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

8、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3.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及预期等。三、供给理论(一)供给的定义供给是指生产者(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某种商品量。供给也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是:价格、生产要素的数量与价格、技术以及预期。(二)供给曲线与供给定理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它实际上是用图形的形式来表述供给这个

9、概念。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在理解这一定理时,也同样要注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假设前提。这也就是说,供给定理是在假定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商品本身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离开了这一前提,供给定理就无法成立。四、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一)均衡价格含义及形成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是在

10、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上升;只有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二)供求定理1.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五、价格如何调节经济(一)价格机制的含义及其内容价格机制又称市场机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价格调节

11、经济的方式。(二)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传递情报、提供刺激,并决定收入分配;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三)价格是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作用以三个重要的假设为前提条件。第一、人是理性的。第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第三,信息是完全的。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会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这样,一方面刺激了消费,增加了对该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生产,减少了对该商品的供给。价格的这种下降,最终必将使该商品的供求相等,从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同理,当某种商品供给小于需求时,也会

12、通过价格的上升而使供求相等。价格的这一调节过程,是在市场经济中每日每时进行的。价格把各个独立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并协调他们的活动,从而使整个经济和谐而正常地运行。第三节 弹性理论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二、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强度;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三、收入弹性收入弹性,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四、需求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又称交叉

13、弹性,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比率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比率,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五、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又称供给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与供给量变动比率之比,即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取决于生产。影响供给的因素很多,影响一种商品供给弹性的因素也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时间因素。在经济分析中,时期长短与时间多少无关,而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调整。如果在某一时期内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完全可以根据产量来调整,这一时期就称为长期。如果在某一时期内所使用的生产要素一部分可以根据产量调整,而另一部分生产要素不能根据产量调整,这一时期就称为短期。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间相关。一般来说,在价格发生变动之时,供给量很难调整,即生产无法立即增加或减少,所以,即期供给弹性几乎为零。换言之,在价格变动之后的极短时间内,供给量几乎不变。在短期中,价格变动后,可以通过调整劳动力、原料这类生产要素来改变供给量。但由于生产规模不能变,调整的幅度有限,短期中供给缺乏弹性。在长期中,价格变动后可以调整生产规模,供给可以充分调整,长期中供给富有弹性。六、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七、税收分摊税收负担在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