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937076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两篇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过程,了解一段话是 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认识。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3.仿照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了解认识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 的能力,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 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

2、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2.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了解认识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 表达的能力。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在教学“交流平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例文,让学生找出例文中的总起句,了解一段话是怎 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由课内到课外,迁移运用;由说到 写,层层深入,将写作方法的训练落到实处。2.识字加油站指导学生认识“税、档、咖”等 7 个生字,重点关注“税、档、阅”的读音。引导学生交流,说说 如何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些生字。同时让学生了解课本上这些场所的名称,让学生说说这些场所是做什 么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场所的了解情况

3、,用简明的语言对学生不熟悉的场所做一些介绍;也可以让 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询问家人等途径做进一步了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3.词句段运用“词句段运用”指向实践运用:第一题教会我们如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书写手工活动过程;第二 题在表达上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详细地写清楚了一个主体。教学时,可以先呈现示范语段,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值得思考的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运用范例中习得的写作方法,进行练 笔。4.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将四字词语读正确,并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

4、一个意思写清楚的。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板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哪几篇课文?(2)回顾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交流平台。(1)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2)自读课文,寻找案例。(3)反馈交流。预设 1:赵州桥第 3 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美观。第一句话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 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课件出示赵州桥的第 3 自然段。课件出示:这座桥不但坚,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

5、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 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师: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预设 2:为了写清楚赵州桥的美观,作者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 灵活现。预设 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 3 自然段描写人物的词语“形态异”,用得特别好,具体写了这几种 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上的这些人,有 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课件出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 3 自然段。课件出示:画上的街市可热闹

6、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 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达。画面上的这些人,的 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的街市可热闹 了”。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4)同步练习:学习课文中的两种表达方法,活学活用,读写结合。预设:春天来了,公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迎春花黄的蓓蕾在绿叶中若隐若现;桃花粉红的脸 蛋惹人喜爱;梨花雪白的花瓣随风起舞(5)学习小结:今后

7、我们可以把“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 学习例文相关段落,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学会抓住事物的具体特征,描述一个瞬间的精彩,这样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示所要描写的事物,文章也就生动活泼了许多。板块二 联系生活,自主识字1.我们走在大街上,可以随处见到各种各样的标牌,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本上的几个标牌。(1)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中的标牌。(2)指名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场所的标牌。2.认读标牌。课件出示:税务局档案馆 咖啡馆阅览室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1)学生练读标牌,相互正音。税(shu)务局 阅(yu)览室档(dn)案馆 废(fi)品收购站咖(k)啡(fi)馆 农贸(

8、mo)市场(2)课件出示生字。课件出示:Shu dn k fi yu fi mo税档咖啡阅废贸点拨:“税”是翘舌音;“档”是后鼻音;“咖”读“k”,不能读成“ji”;“废品”不能写 成“费品”。(3)认读汉字。(4)交流识记方法。“税”:古时候老百姓庄稼收获后,官府回来征收。“禾”代表庄稼。“兑”读“du”。 3.说说标牌。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标牌?课件出示:书店商店 大饭店 公园医院电影院社区超市 幼儿园 公司银行 公交站4.结合语境练习。课件出示:l 今天,奶奶提着篮子去菜市场买了鸡、鲫鱼、豆腐、青菜。l 每天晚饭后,爸爸、妈妈都要去公园锻炼身体。l 星期天,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9、【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注重教授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 加油站”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学贵有疑,在充分自读后引导学 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创新精神。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1.仿照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写句子,品析排比修辞手法的妙处,并在口语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 力,通过读、写、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积累,在积累中锻炼。2.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积累文化常识,增强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 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 自主探究,学习写

10、法1.读语段,说步骤。(1)说说蔡伦造纸分为哪几步。课件出示: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2)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3)利用动词说说蔡伦是怎样造纸的。2.品味动词之妙。(1)这一连串动词的使用,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2)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连贯的动词再现了蔡伦造纸的整个过程,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3.以剪纸为例,介绍制作过程。(1)播放一段剪纸的视频。首先,教师把准备的剪刀、彩色纸拿出来,做了剪纸的示范。教师先把粉红色的

11、纸剪成正方形,把 纸对着角折三次;再用剪刀顺着纸顶端边上剪成锯齿形或半圆形;然后,在折叠的边上剪成波浪形、花 草或鸟兽;最后展开来就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剪纸图案。(2)仔细观察,用图示的方法呈现剪纸的过程。课件先出示空白流程图,点击后再出现答案。 课件出示:剪 折 剪 展开(3)通过图示,同桌之间说一说剪纸过程。(4)指名交流,学生听后评价。课件出示评价要点。课件出示:l 剪纸的活动步骤是否说清楚了。l 所用的动词是否准确。l 介绍时的语言是否连贯。4.运用方法,迁移练习。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 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提炼要点,梳理图示,再根据图

12、示,做好能力跨越的支架,为学生 最后运用方法介绍手工活动的过程打下基础。板块二 比较发现,仿写练习1.读一读,找共同点。(1)指名读,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课件出示:l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 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l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 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2.交流: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特点?(1)学生反馈,教师点拨。(2)归纳小结。这两段话都是先概括写出事物的特点,再具体描述,都是总分结构。这两段话

13、都运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3.迁移写法,仿写练习。(1)课件出示话题。l 春天来了,公园的景色可真美呀l 天空的云真是千姿百态l 公园里的猴子真有趣(2)课件出示要求。课件出示: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一段话。(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4)组织评价。要点提示:评价时关注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后面的内容是否围绕中心句展开具体描述。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段话的相同点是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再迁移写法,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将语文能力的提升真正落到实处。板块三 积累知识,品味文化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课件出示: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2.学生自读四组短语。正音:雅人四好(ho)。 3.组织交流理解。(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课件出示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的图片。说说观看完图片有了什么想法。(2)雅人四好:琴棋书画。读准字音。交流理解。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和绘画都是文 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3)花中君子:梅兰竹菊。对号入座。拓展理解。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 (4)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