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治理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93546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8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治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边坡治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边坡治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边坡治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边坡治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坡治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治理方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源市图书馆(新馆)边坡治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河源市图书馆(新馆)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广东长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12月24日河源市图书馆(新馆)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 批:项目经理:审 核:编 写:施工单位:广东长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12月24日目 录1. 工程概况11.1工程项目概述11.2编制依据11.3工程场地地质条件21.4边坡支护设计概况41.5施工工期92. 施工管理92.1 项目组织管理结构92.2 施工准备工作112.3 组织结构职责122.4 施工目标143.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153.1总体施工顺序153.2测量控制方法153.3锚杆施工

2、163.4喷射混凝土施工173.5排水系统193.6预应力锚索施工203.7边坡支护脚手架搭设233.8临时安全防护栏施工254 设备、材料、施工人员组织264.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264.2 劳动力安排计划275 进度计划安排275.1 施工进度安排275.2 工期保证措施276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06.1质量目标306.2质量保证体系306.3质量控制及技术措施316.4施工质量管理327 雨季、台风天气施工的工作安排337.1 雨季施工措施337.2 防台风措施348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358.1文明施工措施358.2 环境保护措施369 安全生产措施379.1安全教育379.2工程

3、项目部建立起安全保证体系389.3安全生产组织机构389.4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99.5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4010信息化施工措施4010.1信息化施工原则4010.2边坡变形监测与信息施工4111 安全应急措施4211.1重大危险源识别4211.2应急组织准备4211.3应急救援程序4311.4施工现场的应急处理设备和设施管理4411.5应急处理方法44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 1. 工程概况 1.1工程项目概述 工程名称:河源市图书馆(新馆)边坡治理工程。 河源市图书馆项目场地位于客家文化公园,目前为原状山坡,规划设计的图书馆场

4、地东边、北边、西边2m外为原状山坡,高差3-10m,此支护兼做施工期基坑支护,实为图书馆靠山侧的边坡治理工程。 1.2编制依据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结合我公司的人力、机械设备、技术及类似边坡工程的实际施工经验,编写本方案。编制本方案的目的是:为本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提供指导施工的文件,用以指导边坡支护工程中各项工序的施工,确保优质、快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1.2.1、规范及规程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GBJ15-31-200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4、广东省

5、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GB50330-200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0、边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1.2.2、施工安全规范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贝J5999);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

6、术规范JGJ33-200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2.3、设计及相关文件 1、河源市图书馆(新馆)边坡治理工程施工图,河源市工程勘察院。 1.3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1.3.1地形地貌 本场地原始地貌为残丘坡地及丘间谷地地段,场地尚未平整,现有土路通往,交通尚便利。各钻孔孔口标高为:52.6988.00m,最大高差35.31m。 1.3.2地层岩性 根据现场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现将场地内各岩土层岩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素填土-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黄色,松散,稍湿,由粘性土及1015%砂、砾组成。场地局部分布,厚度:0.604.8

7、0m,平均2.07m;层顶标高:52.6960.29m,平均55.68m。2、冲填土-2(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黄色,稍密,稍湿湿,由粘性土组成。场地局部分布,厚度:1.308.80m,平均4.03m;层顶标高:51.6162.39m,平均56.05m;层顶埋深:0.003.20m,平均0.64m。3、粉质粘土-1(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黄色、浅灰色,可塑,成分以粘粒为主,粉粒次之,土质较均匀,含少量砂、砾,粘结性较好。场地局部分布,厚度:0.6010.90m,平均4.32m;层顶标高:49.0861.71m,平均54.60m;层顶埋深:0.006.70m,平均3.31m。4、淤

8、泥质土(有机质土)-2(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灰、灰黑色,软塑,局部流塑,成分以粘粒为主,含少量有机质及腐植根茎,局部地段过渡为泥炭质土,质轻,味臭,局部含较多量中粗砂及砾,粘结性较好。场地局部分布,厚度:0.508.20m,平均3.94m;层顶标高:48.8155.57m,平均52.42m;层顶埋深:0.008.80m,平均3.55m。5、中粗砂-3(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浅灰色,稍密,饱和,中粗砂占5060%,含510%砾,粒径210mm,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余为粉、粘粒,级配一般。场地局部分布,厚度:0.603.20m,平均1.87m;层顶标高:46.5551.19m,

9、平均48.66m;层顶埋深:6.0011.20m,平均8.03m。6、含砾粉质粘土(第四系坡积层,Qdl)黄色、砖红色,可塑,成分以粘粒为主,含10%左右石英砾,粒径26mm,粘结性较好。场地大部分布,厚度:0.809.80m,平均3.74m;层顶标高:54.5288.00m,平均69.85m;层顶埋深:0.002.30m,平均0.04m。7、砂质粘性土(第四系残积层,Qel)黄色、浅灰色、紫红色,可塑,局部硬塑,成分以粘粒为主,含15%左右砂、砾,粘结性一般,由砂砾岩风化而成。场地大部分布,厚度:0.508.80m,平均2.81m;层顶标高:44.3586.00m,平均59.37m;层顶埋深

10、:0.0013.40m,平均4.80m。8、全风化砂砾岩-1(白垩系上统基岩层,K2)黄色、浅灰色,岩石风化剧烈,原岩矿物成份除石英外,其余已完全风化,岩芯呈土柱状,手捏易散,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场地大部分布,厚度:0.608.40m,平均3.14m;层顶标高:42.7181.90m,平均57.54m;层顶埋深:1.2013.60m,平均7.46m。9、强风化砂砾岩-2(白垩系上统基岩层,K2)黄色、浅灰色,砂、砾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胶结差,基岩成份以砂、砾为主,粒径215mm,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岩质稍硬,岩块用手可折断,锤击声哑。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全

11、场地分布,厚度(含揭露厚度):2.2021.40m,平均9.58m;层顶标高:37.9177.40m,平均53.68m;层顶埋深:0.0018.40m,平均10.35m。10、中风化砂砾岩-3 (白垩系上统基岩层,K2)黄色、浅灰色,砂、砾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胶结较好,基岩成份以砂、砾为主,粒径215mm,岩芯呈块状、短柱状,节长1030cm,RQD=6080,岩质较新鲜坚硬,锤击声脆。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揭露厚度:1.4012.50m,平均5.50m;层顶标高:27.9870.00m,平均44.19m;层顶埋深:9.0026.10m,平均20.28m。 1.3.3场地水

12、文地质条件 钻探揭露深度内,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的土层中粗砂层(-3),其含水量及透水性好,属强透水层;其余土层均为粘性土,其含水量及透水性较差,属弱透水层;全风化砂砾岩及强风化砂砾岩裂隙发育,其裂隙富水及透水性一般,属中等强透水层;中风化砂砾岩裂隙富水与透水具不均匀性。因此,场地地势北高南低,北侧地势较高地段,地下水较贫乏;南侧较低洼沟谷地段,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及邻近地下水体的渗透补给,向南西排泄。地下水水位及水量动态变化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在勘察期间测得各钻孔稳定水位埋深为:0.1018.20m,平均5.20m;水位标高:51.3969.

13、81m,平均58.81m。 1.4边坡支护设计概况 1.4.1、支护设计概况 本支护主要采用“土钉+喷砼”的方法,又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将支护分为6个剖面,具体施工方法详见施工图。 1.5施工工期 我方计划施工工期:在正常情况下确保30天内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工程项目。 2. 施工管理 2.1 项目组织管理结构本公司一直大力推行项目法施工,在项目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该工程项目施工中,本公司仍实行责权利明确一致的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服从项目经理部管理。项目部管理层在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施工生产要求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2.1.1、施工管理机构针对该分部工程主要负责成员有:项目经理1人(为整个项目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1人,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