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建议——《赤壁之战》的伏笔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934483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建议——《赤壁之战》的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建议——《赤壁之战》的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建议——《赤壁之战》的伏笔(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建议赤壁之战的伏笔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心之感。?赤壁之战中,屡次巧妙运用伏笔,使文章一波三折,回环呼应,颇具特色。“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文章一开始就交待了双方驻兵的地理位置,为后文周瑜火烧曹营埋下伏笔。“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曹军把船连起来,是曹操克服不习水战的措施,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曹军的致命弱点,使周瑜有机可乘。这又为下文周瑜“火攻做了铺垫。另外,文中四处提到的“东南风也很重要。不但与前文双方驻兵位置照应,而且为“火攻成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一天,东南风很急这一句点明了风向、风力,伏下重要的一笔;“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这是借风靡船;“二十条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这是借风火攻。可见,没有东南风的帮忙,火攻计谋难以成功。“周瑜带领兵船跟在后面,这一伏笔同样很重要,一方面可迷惑曹操以为是追兵,从而对黄盖的船不加防范;另一方面和文章后面写周瑜带兵追杀曹军回环呼应。可见,文章中恰当运用伏笔,不仅可以使文章波折生动,结构严密,而且使人读起来有趣、有味,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