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汇报材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93164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汇报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县发展县域经济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县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抢抓发展机遇,锐意改革进取,推动县域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从2008年开始,我县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多项指标在全市7个县区中总量排名位居前列.特别是2009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全省44个县中排名第10位,这是历年来最好的名次,在15个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县中排名第4位.主要指标单位2008年总量在市排名增长%2009年总量在市排名增长总量在省排名县内生产总值亿元64。5174.8215.226全社

2、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0.9238。361.91100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5.5317。830。9321.2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19。0554。228.1547。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047312。111526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329315。7577538.43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28765330。238099332.431二、发展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在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即抢抓东北振兴、沿海开放和扩大内需等重大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社会和谐为保障,坚定不移地实施沿海开发、工业强县、项目牵动战略,大力推进新区

3、建设,积极构建“一线三区”发展格局,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建设沿海经济强县。未来主要奋斗目标是:35年时间,县内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0亿元,步入全省十强县行列;58年内,县内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0亿元,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三、主要做法1、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思想,形成了抓工业、促发展的共识。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工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引外资、上项目,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第一抓手,以招商引资的大突破促进项

4、目建设的大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大提升.县委每年年初出台招商引资实施意见和相应的考核方案,强化乡镇和部门招商引资功能,把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部门“一把手”推向招商引资工作第一线,定任务,给压力。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重奖重罚,对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领导干部予以重奖和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的领导进行干部调整或降职使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按照“XXXXX,XXXXX的发展定位,瞄准北京中关村,紧盯IT高新技术产业,采取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定点招商和专业招商相结合的方式,打招商大会战,形成全员招商的热潮。2009年年初,全县组成7个招商引资工作小组和80多支招商队伍进驻北京中关村,开展大规模招商引资活动,积极与企业

5、进行对接,最多时一天有200多人同时在中关村招商,楼上楼下挤满了我县人.在北京举办的“我县数字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座谈会”上,一次签约30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与70多家企业达成了投资意向.2009年,新区共引进项目104个,投资额达193亿元。二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根据“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原则,积极助推项目建设.对签约注册企业实行限期落地制度。在项目洽谈中对项目签约后的注册、开工时限予以明确,对已开工建设企业,要求其排出工程进度表,根据工程进度表监督项目推进情况,保证项目建设速度。对一些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落地或开工明显不足的企业,收回闲置土地或收取一定土地出让费用。建立领导包扶制度和签约

6、企业对接责任人制度。对所有引进项目和重点工程明确对接责任人和包扶领导,要求对接责任人和包扶领导对项目入驻和重点工程要一包到底,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入驻和重点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最大限度地为入驻项目和重点工程提供便利,直到项目建成投产和工程完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经济区开工企业43家,目前累计开工企业已近60家.三是全力建设新区。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倾力打造新区。高标准编制了我县新区总体规划、我县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我县新区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我县新区道路绿化景观规划.2009年,投资10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一期10公里主干道路网改造,起步

7、区主干道“两横两纵”路网已经形成,安装了路灯,平整了绿化带场地;目前,二期路网基本完工,三期路网给排水、污水泵站,供电、供暖、供气、环境、通信等基础设施工程正在施工;投资400万元的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规划设计了10万平方米农民新村,一期3万平方米回迁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二期正在施工中,预计10月底交付使用;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标志性建筑创业大厦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基础防水,项目办公楼主体和二次结构已完工,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分批推进,公铁立交桥桥墩已完成。目前,新区已经具备了企业入驻的基本条件。四是重拳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制定了我县2010年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全面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组织

8、开展“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和“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和谐我县等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形成人人关心、维护、优化发展环境,营造“亲商、爱商、重商、护商”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实行企业“免检期”制度,规范服务程序,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加大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加强与企业联系,通过开展专项检查、明察暗访,设立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等形式,坚决制止各种违纪违法行为。采取公开测评的办法,狠抓责任追究。主要按“四条标线进行“三个层面的评议:乡镇、县直领导评议新区服务部门,县内企业法人评议涉企单位和部门,企业法人评议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相关部门.评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评议标准为“满意和“不满意”,对半年评

9、议中不满意率超过10%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公开做出检查,提出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在新闻媒体公开亮相,全县通报;测评不满意率超过20%,主要领导降为副职,主持半年工作,以观后效;测评不满意率超过30%,主要领导就地降为副职;半年和年终测评不满意率连续超过10%的坚决免职。2009年,全县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7个,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11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28。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2,963万美元,工业经济总体实力和运行质量大幅提升,三次产业比例为25。6:26。1:48。3。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结构升级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加大对农

10、业基础设施、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全面推进农业结构升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对设施农业建设实行重奖、重补,鼓励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小区。每完成1个省级蔬菜小区,补助4万元。对于超额完成任务数的乡镇,每超过1个小区,增加补助部分的50%;超额完成1倍以上的,增加补助100%。集中连片达到200亩以上的,奖励乡镇20万元;集中连片达到1,000亩以上的,奖励乡镇80万元.省里补助资金不足的部分,由县财政支付奖励.积极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协调贷款,修路办电,举办农技培训,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为促进设施农业建设,坚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六项工程竞赛活动,同时制定了我县党政正职领导干部招商引资与农

11、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对乡镇长实行责任制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参照招商引资奖惩办法给予相应处分,进一步激发了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2009年,全县新建设施农业小区941个,面积达45,750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51个、鸡舍100栋,发展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7个,完成水利骨干工程75项,新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家,龙头企业总数达到94家,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目标。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在发展一、二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山、海、长城”为主体的特色旅游产业,为县域经济增添活力。启动了对大毛山、西沟、小河口、锥子山长城的综合开发,丰富长城景区的

12、观光内容,深入挖掘原始长城和水上长城的独特魅力,积极打造长城旅游群。目前长城景区建设工程各项规划已编制完成,上级建设资金正在下摆到位.充分利用我县优质的海岸线,着力开发旅游项目,建设滨海精品景点,完善海滨浴场服务功能,努力打造滨海旅游带.2009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1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6.8亿元。扎实推进“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功引进全国百强连锁企业XX百货集团,商贸市场持续繁荣活跃。逐步规范货运市场管理,不断巩固我县运输大县地位。2009年,我县货运车辆达到8,800余台。4、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城内和平街、幸福路道路建设和人

13、民公园铺装等工程,实施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对城区进行了绿化;启动了河滨公园建设工程,现已完成设计并通过BT模式进场开工;正在规划设计滨河大道,缩短县城到海滨的行车时间,增强运输通道对经济的牵动力。二是加快房地产开发。完成了XXXX三期等一批工程,围绕河滨公园建设,正在积极开发河西侧土地。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09年,新建沼气池2,000个,新建文化体育广场38个,建成了我县第一个污水处理厂,扩大城区集中供热面积55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改造面积达55.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18。75公顷,硬化村屯道路230公里,全县280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油路。5、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

14、证 一是狠抓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每年年初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今年特别邀请到陈柯先、孙健中、李国才、何学林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专题讲授环渤海经济带政策、招商引资工作经验、城乡规划和经济发展策划、营销等基础知识,有效提升了干部学识素养。在全县上下大力开展了XXXX活动,进一步解放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二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鼓励创新、重视基层、群众公认”的良好用人导向。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定去留,坚决整治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切实提高了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三是切实加强廉政建

15、设。深入开展了纠风专项治理工作,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惩处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参与赌博,利用婚丧嫁娶、老人祝寿、子女升学、乔迁新居之机聚敛钱财等违法违纪行为,有力地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四、基本经验我县近年来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些做法还在探索尝试之中,谈不上什么经验,试着归纳几点.1、牢牢抓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加快沿海开发,建设经济强县,关键在人,核心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多年来,我县坚持“组织部出生产力的原则,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工作;注重在干部选拔、使用、培养上创新制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透明度,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到最重要、最需要、最能发挥本人特长的岗位;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要求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务实工作,真抓实干,不做虚功,不搞假大空,经常调度,特别是通过重点检查,一竿子插到底,检查后抓落实。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方向。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为万事之首的理念,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任何时候都能排除一切干扰,牢牢抓住发展不放松,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农业富民之路。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县域经济实力;通过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