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92969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摘要】:幼儿期是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攻击行为会妨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如果攻击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这个阶段的发展对幼儿以后乃至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另外,攻击行为与犯罪有一定关联。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关键词】: 幼儿 击性行为 产生原因 解决策略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心理学中把攻击性行为定义为他人不愿意接受的、出于敌意或

2、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污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一般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抓人、咬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从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可以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和工具性的攻击。敌意攻击是有意伤害别人的行为,如一个男孩故意打一个女孩子,惹她哭,这时敌意攻击;但如果男孩子只是为了争夺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则属于工具性攻击。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来看,前者比后者要严重得多,更需要幼教工作者的关注。

3、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正确认识和分析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寻找出原因,及早采取措施,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二、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1、生理因素。 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的父母身上可以发现攻击性倾向甚至攻击性行为。这些行为因素可能遗传给幼儿,使幼儿本身就具有攻击性倾向。幼儿的心理也是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家长在许多方面过分限制和束缚幼儿。案例1: 我们班的雨轩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接受能力非常强,这让老师们都很喜欢,可是也经常有小朋友报告:“老师,雨轩打我;老师,雨轩欺负我”,经过多次教育都不见成效。后来从他爷爷口中得知,雨轩经常受到他爸爸的束缚。雨轩

4、爸爸对雨轩的管教非常严厉,可以说雨轩在家,动不动就会受到一顿打:调皮了挨打;没拿到奖状挨打;没得到五角星挨打;甚至老师有时候向他家长提出雨轩在幼儿园犯的小小的错误也挨打。雨轩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其心理受到限制,并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可能导致雨轩产生攻击性行为。2、同伴的影响。 幼儿一生当中,玩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玩伴也会给幼儿的发展带来影响,孩子之间在一起相处时,会很容易出现相互模仿,打闹、抢夺等情况,幼儿在相处时,当发现有的幼儿通过打人、抢夺等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时,其他幼儿也会模仿,用同样的方式去达到更多的目的。案例2: 傲傲是我们班个子最小的一位孩子,很瘦弱。从入园开始,他的注意力都在玩上面

5、,集体教学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甚至他说妈妈送他来幼儿园就是为了“玩”。可是上中班上学期的时候,他的行为完全对人无害,但是到了中班下学期,他就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甚至有时候,老师跟他谈话,或者批评他的一些不当行为,他会攻击老师。纠其原因,原来是受我们班的捣蛋鬼星宇的影响。每次星宇攻击人的时候,傲傲总是笑着起哄,并模仿星宇的动作,久而久之,这种模仿的动作,成了他自己本能的攻击性行为。3、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

6、,家长太过溺爱的教养方式,往往促就了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案例3: 小刘的爸爸妈妈老来得子,生了小刘,且小刘是他们的独子,两人对小刘特别溺爱,到中班了,都不让小刘走着来幼儿园,而是拉着辆“扭扭车”,送小刘来幼儿园。每次小刘在学校犯了错误,我们跟家长交流的时候,小刘的家长从来不责备孩子,只是象征性地说:“以后不能这样了”。淡淡的一句话,马上就从小刘的脑海里飘走了,之后,他就愈加大胆,随便什么时候,是要他乐意,就打旁边的小朋友一拳,或者小朋友经过绊他一跤。虽然发生这种事的时候,老师们每次都要教育一番,可是这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还是用放任的方式处理,这就更助长了小刘攻击同伴的气焰。4、大众媒

7、介的影响。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幼儿把更多的时间给了电视、电脑,但是现在的电影、电视剧大都充斥着许多暴力、复仇的镜头,而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常常因好奇、刺激而模仿,对于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案例4: 亮亮是一个非常调皮的男孩子,对同伴特别不友好,受到一点点小委屈,就会还击。和他的对话中得知,亮亮非常爱玩电脑。每次来学校,他都会炫耀,我们家有电脑,我哥哥经常教我玩游戏,陪我看电影。再一问:“看什么电影呢?”亮亮会得意的说:“打枪啊”,顺便模仿开枪的动作。亮亮的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电影情节,或者游戏情节的影响。5、游戏材料不足、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也是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

8、素 在班级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交往密切,许多活动常常要轮流、谦让、协商等,由于幼儿自我中心意识强烈、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因得不到或者自身利益受损而出现攻击性的行为。案例5: 阳阳是个占有欲、好胜心非常强的孩子,通常桌面游戏的时候,自己选择的玩具经常会“独吞”,或者只分给其他的小朋友一点点,老师的规劝也不起作用,有的时候,老师会试探性地从他那儿多分一点给其他小朋友他就会哇哇大哭,马上把玩具抢回来。更有一次围棋课,老师带了小贴纸作为奖品,小朋友们只要回答对,就有奖品,因为他们一组正好在老师视线的盲区,老师忽视了他们举起的小手,阳阳就把气都撒到了同组小朋友身上,把他们的手全都按下去了,他一松手,同桌小

9、朋友又把手举了起来,这可惹恼了阳阳,拳头马上送给了同桌的小朋友。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策略1、满足幼儿心理的需要和愿望。幼儿正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奠基阶段,由于他们心理上比较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可塑性较大,若能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教育和疏导措施,就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案例6: 早晨,星宇来到幼儿园,一见到我便问:“老师,今天我能不能玩雪花积木”我想了想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前提是他今天要有进步,游戏或自由活动时不能打人。游戏时,星宇为了抢皮球玩差点又想挥拳头打人,我便提醒他:“要想玩雪花积木就要进步。”星宇听到后便努力克制住了自己,把皮球主动给同伴玩。我还请小朋友们一起观察他,如果发

10、现他确实有进步了,就同意他玩雪花积木。在内心愿望的驱使和集体的约束、监督下,星宇的表现比以往有了很大进步。我也遵守诺言,满足了他的要求,让他在区域活动中玩雪花积木。从这一事例中,我感到满足幼儿心理的需要和愿望,不仅能让他们体验到快乐,而且,还能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抑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2、创设良好的环境 幼儿的行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生活在一个有良好环境中以及有充裕的时间玩耍和许多玩具的孩子,攻击性行为会大大减少。案例7: 为了防止孩子们发生争抢,每次准备学具,我们都会准备每人一份或者每组一份,每人一份的时候,孩子们的材料都会相同,为的就是防止孩子们争抢,每组一份的时候,大家都一起讨论交流,但是

11、最后的执行权由组长承担。为了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环境,我们在孩子们动画节目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考虑。刚开始,我经常给孩子们看猫和老鼠,可是一看这部动画片,孩子们的攻击行为非常强。经过师傅的提醒,我在挑选电视节目的时候,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或动画片,比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3、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中很多攻击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彼此间没有搞清楚对方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而用敌意去判断别人的动机。当幼儿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我们不是去批评、责骂孩子,而是帮孩子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例如:每次有孩子打人的时候,我都会请他单独谈话,为什么会打别人。如果是别人先打人,你应该用什么方式处理更为合适,如果是你

12、先打人,就请他讲明打人的原因,这种解决方式对吗?有什么危害性?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以后尽量克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4、家园同步,共同教育要改掉幼儿的这些攻击性行为,家园同步、教育一致,非常重要。教育是一种整体教育,只有家园密切配合,才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家园共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每次孩子在学校里发生攻击性行为,我们都会在放学时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希望家长在家也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老师不喜欢,家长也不喜欢,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四、结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往往受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

13、响造成幼儿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应。幼儿期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不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加以矫治,将来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此,要正确认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由于幼儿的整个心里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儿童和容易因为玩具和物品而发生矛盾与冲突,而产生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应该有效的加以控制和引导。正确认识和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同时教给幼儿恰当的交往方式,特别是当自己的愿望、需要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以积极、恰当的方式解决,应采取正面引导和教育,切记用粗暴的方式惩罚孩子,平时要多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这样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将康的发展。 总的来说,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要更多的加以爱心,以爱、平静、温和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家庭和社区要密切配合,改善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的整体环境,逐步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