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中考语文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五备课参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92415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中考语文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五备课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五备课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中考语文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五备课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中考语文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专题五备课参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五:句子的选用和仿用、句式变换【考点透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中对此专题的相关要求是: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不改变句子的原意的前提下,选用句子、仿写句子和按要求变换句式等。这其中隐含了对语法(短语、单句、复句)、修辞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教学目标】:知晓各种句式,并且可以正确选用或仿用句式,还要懂得怎么变换句式。【教学过程】:一、 引入真题,巩固知识2016江西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B.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

2、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C.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答案】D【解析】原句强调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而改句则变成了一个选择句“不是”“就是”,因此与原意不符。2015江西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A房子能盖得高吗

3、?B房子能盖不高吗?C房子应该盖不高。D房子是否盖得高?【答案】A【解析】此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明确反问句表示一重否定。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意思。选项B的意思正好与划线句相反,选项D,是选择疑问句,没有明确表态。选项C,虽意思相近,但不是“最”,且副词“应该”与原句中的副词“肯定”语气上不符合,该题还有一个干扰考生的地方标点符号,因为原句是“句号”,所以有绝大部分考生选C。二、 模拟训练,查漏补缺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人生如一支

4、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答: 【解析】仿句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要求就是题干要求的句式和修辞,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中心突出,语意通畅,内容健康。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示例,看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掌握句式。事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关键是选取的角度。至于自选话题,可以选取熟悉的,以便有话可说。答案:(示例1)人生如一支笔,应该多一些笔墨的芳香,少一些熏心的铜臭; 人生如一束光,应该多一些光明的欢乐,少一些阴暗的泪水;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出色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示例2)心灵如一方天空,应该多一些灿烂的阳光,少一些灰暗的阴霾; 心灵如一片树林

5、,应该多一些新鲜的翠绿,少一些凋零的枯萎; 心灵如一泓湖水,应该多一些彼此的包容,少一些汹涌的浪花。 2.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答: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确定需要改变的和不需要改变的地方,然后对需要改变的地方进行替换。句式要一致:是,着,只要你肯。修辞要符合要求:使用比喻。话题要一致。 答案:梦想是花朵,等待着绽放,只要你用心;梦想是糖果,等待着品尝,只要你努力;梦想是土地,等待着结果,只要你辛勤。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四、布置作业,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同步导练五、教学反思学生在平时要加强对相关题目的练习并做好笔记。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