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923191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振兴安装建筑总公司作业指导书(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编制: 审核:批准: 二00一年四月三十日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编号:多层住宅楼、办公楼等一般均为混合结构。由于施工方法简单,所需机械不多,大多数施工企业重视不够,因而施工质量特别是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较差,存在的问题较多,下面就多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进行分析:一、砌砖工程(一)水平灰缝不饱满,粘结力不合格1、现象及危害:水平灰缝不饱满,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不合格,使得砌体强度降低,整体性差,抗震能力削弱。2、原因分析:(1) 砖块干燥,未浇水湿润。(2)砌筑时,铺灰长度过长,砂浆水分挥发干燥。(3

2、)砌筑时未用力挤压3、预防措施 (1)砖块应隔夜浇水,含水率宜为10%15,但室外温底于50C时不得浇水. (2)采用铺浆法砌筑,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3)砌筑时,不可摆砖,应挤压,使砖砌体水平灰缝饱满度达到80%以上。(4)对于低标号的基础墙水泥砂浆,可掺入微沫剂,增加砂浆的和易性.(二)竖缝脱空、透亮、“瞎眼缝”1、现象及危害:竖缝脱空、透亮、“瞎眼缝(竖缝内无砂浆)是外墙渗水漏水的一大隐患。2、原因分析:(1)支模洞口嵌补不实,形成透亮。(2)一面墙两人同时从两端砌筑,在交界外砖块位置少而形成“瞎眼缝”.(3)工人砌砖竖缝采用“皮头缝”,仅二端有砂浆当中脱空,一旦砂浆干燥后收缩

3、即形成透亮。3、预防措施:(1)认真做好支模沿口嵌补,一砖墙采用两块半砖,内外墙同时嵌补密实。(2)两人同时砌同一面墙时,在交界处调整砖块位置,避免产生“瞎眼缝”。(3)竖向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度也达到80%。(三)组砌方法错误,同缝、碎砖集中使用,染(板)底砂浆不密实。1、现象及危害:组砌方法混乱,如连续十几皮顺砖形成“二张皮的内部同缝;碎砖集中使用形成一面墙全部是丁砖;搭接小于25mm出现众多同缝,都将使墙体性降低。梁(板)底砂浆不密实,外墙将渗漏,内墙粉刷后将出现水平裂缝。2、原因分析:(1)对于窗间墙及阳台门窗洞口边的墙体,由于尺寸恰好为二块顺砖时,工人为了操作方便往

4、往不斩砖,而砌成两端有丁砖,当中都是连续顺砖的内部同缝“两张皮”。(2)砖块在运输、堆放、吊运时不注意保护,损坏,碎断较多。特别是砌筑到顶层,加上工人斩砖,碎砖更多更集中。(3)在留直搓及纵横墙交界处不注意,砖块搭接长度小于25mm形成上下同缝。(4)砌体砂浆收缩,温差,沉降变形,使梁(板)底与砖墙交界处砂浆不密实。3、预防措施(1)砖墙组砌方法应为一顺一丁或沙包式。尽可能不用三顺一丁,因为用此法三块顺砖已形成内部三皮同缝,若一皮丁再用断砖,一下子为成连续七皮同部同缝。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应用丁砖砌筑。(2)断砖、碎砖应分散使用在受力较少的砌体中和墙心,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应用整砖。(3)

5、直槎留置及纵横交界处,注意砖块搭接长度不小于60mm。严格控制同缝正面墙不超过三皮,反面墙不超过5皮。(4)隔墙及砖墙与梁(板)交界处宜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砂浆宜分两次嵌实,第一次砌筑时嵌,第二次变形后再补嵌。(四)接结筋少放、漏放、伸出长度不足,端部无弯钩,规格数量错误。1、现象及危害:拉结筋漏放,不按规定标准放置,使砌体整体性差、抗震能力降低。2、原因分析:(1)砌筑前,拉结筋末预先准备好,用时找不到;(2)拉结筋未专门加工准备,故长短、粗细不纺一,端部无弯钩。(3)操作工人对拉结筋设置标准不了解。3、预防措施:(1)砌墙砌筑前,应事先按标准加工拉结筋,集中堆放,便于工人砌筑时使用。(2

6、)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一般结构拉结筋按三个500mm(埋入500mm,伸出500mm,间距500mm)设置,抗震构造柱埋入长度为1m。半砖墙放一根,一砖墙放二根。(3)考虑到水平灰缝为812mm厚,为保证水平灰缝饱满度,拉结筋应选用6。5,避免用8。(五)留槎错误1、现象及危害:任意留直槎,甚至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将使墙体接槎明显,搭接不牢,从而整体性、抗震性均差。2、原因分析:(1)操作工人对马牙槎先退后进,马牙高度小于300mm,马牙凹凸60mm等要求不熟悉。(2)操作工人图省事,内外墙不同时砌筑,也不留斜槎,任意留直槎甚至阴槎。3、预防措施(1)为保证构造柱马牙高度,一般要求标

7、准砖留五皮,多孔砖留三皮。(2)转角及抗震设防地区临时间断不得留直槎.(3)任何情况下严禁留阴槎。(4)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的隔墙,应设置拉结筋。(六)穿过基础墙管道上口无沉降空隙1、现象及危害:由于埋地管是搁置在另砌砖墩子上,建筑物发生沉降后,基础墙将压在管道上,使管道压弯压坏,接口松动、渗漏。2、原因分析:(1)埋地管安装时,仅考虑到坡度,未考虑管道上口与预留洞过梁底的空隙。(2)砌基础墙时未留预留洞,安装管道时,仅敲掉几块砖,管道与墙体无空隙.3、预防措施(1)安装埋地管除应注意坡度外,尚需注意管道上口与过梁底之间一般应有150mm沉降空隙.(2)基础墙砌筑时,配合安装图纸留出穿过墙体管道

8、的预留洞口,当洞口宽度300mm时,应设过梁.(七)木门窗洞口木砖漏放、少放、不标准1、现象及危害:木砖少放漏放使木门窗框与墙体固定点少,或铁钉直接在水平灰缝中,从而使木门窗框固定不牢、松动,框与墙体交界处开裂,木砖未防腐处理,时间和将腐蚀。2、原因分析:(1)派专人按标准尺寸加工木砖,并用水柏油进行防腐处理.(2)督促工人在放置木砖时,窗洞口每边不少于2块,门洞口每边不少于3块,两块木砖间距不超过1.2m。(3)木砖位置一般宜预埋在木门窗铰链处,及门扇上安装锁处。(八)砖过梁设置方法错误1、现象及危害:砖过梁不放或少放钢筋,构造成组砌方法错误起不到过梁使用。不注意砖过梁适用范围,留下结构隐患

9、。2、原因分析:操作工人对砖过梁不重视,施工马虎,或砖过梁钢筋未准备,不放或乱放钢筋。3、预防措施:(1)钢筋砖过梁应用直径不小于5mm、间距不大于120mm的钢筋设置在最下一皮丁砖下,两端伸入砖墙不少于240mm,并有弯钩勾入竖缝内,丁砖下放钢筋的水泥砂浆层厚度为30mm。(2)钢筋砖过梁的砖应不小于MU7。5,砂浆不低于M2。5,底模待砂浆强度达到50%以上方可拆除。(3)注意钢筋砖过梁适用范围为跨度小于等于1。2m。对于承受振动荷载及沉降量较大的建筑物,不应采用砖过梁;对于铝合金与钢门窗,因考虑到框上口与砖过梁不易固定,故亦不宜用钢筋砖过梁。二、钢筋工程(一)箍筋绑扎错误1、现象及危害:

10、箍筋未按抗震要求制作,弯钩未达1350、平直长度不足10d,弯钩位置集中在同一主筋上,主筋绑扎搭接处箍筋未加固,将影响箍筋与主筋组成钢筋骨架,降低承载能力及受拉(压)延性。2、原因分析:(1)因箍筋弯钩1350套环不方便,故习惯上仍采用900。(2)箍筋制作时未均分,造成平下长度长短不一。(3)箍筋与主筋绑扎时随便马虎,致使弯钩集中在同一根主筋上,位置未错开。(4)在主筋绑扎搭接时遗忘箍筋加密.3、预防措施(1)为便于施工,箍筋制作加工时,一只弯钩做到1350,另一只弯钩仍900,待箍筋套好绑扎完成后,用小铁套筒将900,弯钩再弯到1350。(2)箍筋制作时,划出各段尺寸,保证平直长度.(3)

11、箍筋与主筋绑扎时,注意弯钩在每根主筋上交错分开。(4)按规范规定:在主筋绑扎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为受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d为受力钢筋中的最小直径)。(二)绑扎铁丝数量不足,方法错误1、现象及危害:梁、柱、板、梯钢筋的绑扎铁丝数量不足,将使钢筋变形、松脱.铁丝头外露,时间长锈蚀且进入构件内部。2、原因分析:(1)圈梁、构造柱钢筋搭接时。错误依赖将来箍筋绑扎时的铁丝,故二根主筋绑扎时,铁丝数量不足。(2)现浇板双向钢筋交叉处贪方便跳花扎。(3)为图顺手,铁丝绑扎在同一平行方向,且铁丝过长不内拗.3、

12、预防措施:(1)按规范规定: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三道扎牢(不包括箍筋与主筋的绑扎).(2)厕所间、厨房等现浇板纵横向钢筋交叉处,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双方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3)板的铁丝绑扎,相邻间应成八字形,以防止钢筋位置偏移、变形。所有儿丝间弯向构件内部,不得外露。(三)钢筋搭接接头位置错误1、现象及危害:钢筋绑扎、焊接接头位于同一截面,位置不当,将使钢筋出现薄弱截面。2、原因分析:(1)为方便施工,柱、梁、板等主筋绑扎搭接位于同一截面。(2)对构件内力分析不清除,钢筋焊接、绑扎接头任意设置。3、预防措施:(1)受力钢筋之间的

13、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搭接长工1.3倍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工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对于现浇柱,在柱中及柱与基础交接处,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经设计单位同意可适当放宽,一般柱每边少于等于4根钢筋时,可断在同一截面,58根应为二个截面。(2)对于焊接头应相互错开,在35d且不小于500mm区段时,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宜超过50;对于预应力筋,受拉区不宜超过25,焊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全长上宜不设接头。(3)焊接接头、绑扎接头末端距钢

14、筋弯折处,不得小于10d,且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对于基础梁下排钢筋应在跨中搭接,上排钢筋应在支座处搭接,对于其他梁的搭接位置正好与基础梁相反。(四)圈梁、楼梯、构造柱、现浇板主筋绑扎搭接长度错误1、现象及危害:梁、梯、柱、板主筋绑扎搭接长度不足,两根钢筋不能连接形成整体,共同受力性能差。2、原因分析:1、对构造柱、圈梁位置认识不足,错误认为因构造设置,故钢筋搭接长度按受压区计算。2、对新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不熟悉,还是停留在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级钢筋受压区25d,受拉区35d的老规范上.3、预防措施:(1)需明确构造柱是抗震需要设置的,在地震荷截作用下,构造柱也是要承受拉力的。圈梁

15、是为了增加墙体的整体刚度设置的,圈梁也是梁同样上部受压,下部受拉。(2)按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受拉钢筋的绑扎接头搭接长度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钢筋类型共同决定的,可查表得到.但需注意:当级钢筋直径d25mm时,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当螺纹钢筋直d不大于25mm,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增加5d。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3)受压钢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的0.7倍。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4)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绑扎接头末端应做弯钩,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级钢筋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五)雨蓬、阳台钢筋绑扎错误1、现象及危害:(1)雨蓬、阳台主筋位置错误,或构造措施不力,施工时主盘踏下,将在雨蓬和阳台根部出现裂缝,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