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92281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在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中x表示正电子,B中x表示粒子,C中x表示质子,D中x表示中子,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如图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线圈abcd在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交流电线圈的ab边和cd边连在两个金属滑环上,两个滑环通过金属片做的电刷和外电路相连当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关于电流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A. 当线圈转到图甲的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d-c-b-aB. 当线圈转到图乙的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a-b-c-dC. 当线圈转到图丙的位置时,线

2、圈中的电流方向为d-c-b-aD. 当线圈转到图丁的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a-b-c-d【答案】B【解析】甲丙图中,ab和cd边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不切割磁感线,所以没有电流产生,故AC错误;当线圈转到图乙的位置再运动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大,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知产生的感应磁场的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再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判断电流方向为:abcd,故B正确;同理可以判断当线圈转到图丁的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adcb,故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要知道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能够通过线圈的转动情况,判断线圈中产生

3、的感应电流放向的变化3.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b间作为原线圈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d间作为副线圈,在a、b间输入电压为U1的交变电流时,c、d间的输出电压为U2,在将滑动触头从M点顺时针转到N点的过程中()A. U2U1,U2降低B. U2U1,U2升高C. U2U1,U2降低D. U2U1,U2升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图知自耦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大于副线圈的匝数,根据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可知,U2U1;在将滑动触头从M点顺时针旋转到N点的过程中,副线圈的匝数减少,所以U2降低,故A、B、D错误;C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变压器【方法技巧

4、】主要是对自耦变压器的理解,分清原副线圈及在转动的过程中线圈的匝数怎么变、理想变压器的规律。视频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图可知,甲、乙两光对应的反向截止电压均为Uc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m=h-W逸及-eUc2=0-Ekm可知,甲、乙两光频率相同,且均小于丙光频率,故A C错误;甲光频率小,

5、则甲光对应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乙光频率小于丙光频率,故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B正确,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截止电压、截止频率,以及理解光电效应方程eU截=mvm2hvW05.矩形金属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交流电的频率为0.2 HzB. 此交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 VC. t0.1 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D. t0.1 s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答案】D【解析】由e-t图象得到周期为0.2s,故频率为:,故A错误;由E-t图象得该交流电

6、的最大值为,有效值为,故B错误;t=0.1s时,感应电动势为零,此时线圈处在中性面上,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C错误D正确6.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0时,会逸出光电子B. 如换用其它的金属,其图线必过(,0)这一点C. 如换用其它的金属,其图线不一定与此图线平行D.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答案】D【解析】要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即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即时才会有光电子逸出时,不会逸出光电子,A错误;每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不同,所以换用其他金属,其图线不一定过(,0)这一点,

7、B错误;由于,即图像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所以换任何一种金属的图线的斜率都与此图线平行,C错误D正确7.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A. 1036 kg B. 1018 kg C. 1013 kg D. 109 kg【答案】D【解析】根据E=mc2得: ,故D正确,ABC错误。视频8.已知基态氢原子能量E1=-13.6eV,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 措施可行的是A. 用12eV的光子照射B. 用12.09eV的光子照射C. 用15eV的光子照射D. 用12eV的电子碰撞【答案】

8、BCD【解析】因为-13.6+12eV=-1.6eV,不能被吸收故A错误用12.09eV的光子照射,即-13.6+12.09eV=-1.51eV,跃迁到第三能级故B正确用15eV的光子照射,即-13.6+15eV0,氢原子被电离故C正确用12eV的动能的电子碰撞,可能吸收10.2eV能量,故D正确;故选BC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吸收的光子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或者被电离,才能被吸收而电子的能量必须大于能级差.9.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B. 图乙:波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

9、辐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C. 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 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答案】ABC【解析】【详解】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故A正确;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故B正确;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正确;图丁: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了上图的衍射图禅,从而证实电子具有波动性。故D错误;故选ABC。【点睛】弄清楚每个图象的作用及代表的物理知识,熟练

10、掌握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是掌握此类知识的前提这一类的知识点要靠平时的积累10.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3.0的输电线输电给500km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4.0106KW。现用500kV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8.0103AB. 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2.4kVC. 若改用800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7.5104KWD.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U2/r,U为输电电压,r为输电线的电阻【答案】AC【解析】由P=UI可得,用500kV电压输电时输电线上的电流: ,故A正确;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U=IR=8000A3.0=24000

11、V=24kV,故B错误;改用800kV电压输电时,线路中的电流: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I)2R=(5000A)23=1.5107W=1.5104kW,故C错误;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 ,U应为线路上损失的电压,r为输电线的电阻,故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考查远距离输电中的能量损失及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输送功率、输送电压、电流的关系,知道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损=I2R二、实验题11.热敏电阻常用于温度控制或过热保护装置中如图为某种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阻值R随t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_(选填“增强”或“减弱”);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12、更_(选填“敏感”或“不敏感”)【答案】 (1). 增强 (2). 敏感【解析】图中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电阻,随着温度的增加,金属热电阻的阻值略微增大,而热敏电阻的阻值显著减小,所以这种热敏电阻在温度上升时导电能力增强,相对金属热电阻而言,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敏感;12.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和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张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射线,射线b为_射线【答案】 (1). ; (2). ;【解析】在三种射线中,射线带正电,穿透能力最弱,射线不带电,穿透能

13、力最强;射线带负电,穿透能力一般,综上所述,结合题意可知,a射线应为射线,b射线应为射线视频1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探究在2580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T,其标称值(25时的阻值)为900.0 :电源E(6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V (量程150 mV):定值电阻R0(阻值20.0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 000 ):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 ):单刀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实验时,先按图(a)连接好电路,再将温控室的温度t升至80.0,将S2与1端接通,闭合S1,调节R1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

14、为某一值U0:保持R1的滑片位置不变,将R2置于最大值,将S2与2端接通,调节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0:断开S1,记下此时R2的读数,逐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t,得到相应温度下R2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25.0C,实验得到的R2-t数据见下表。t/25.030.040.050.060.070.080.0R2/900.0680.0500.0390.0320.0270.0240.0回答下列问题:(1)在闭合S1前,图(a)中R1的滑片应移动到_填“a”或“b”)端;(2)在图(b)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并做出R2-t曲线_(3)由图(b)可得到RT,在25-80C范围内的温度特性,当t=4

15、4.0时,可得RT=_;(4)将RT握于手心,手心温度下R2的相应读数如图(c)所示,该读数为_,则手心温度为_。【答案】 (1). b (2). (3). 420-460均可 (4). 620.0 (5). 30.0-34.0均可【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图以及实验安全性要求可明确滑片对应的位置;(2)根据描点法可得出对应的图象如图所示;(3)根据作出的图象进行分析,由图可找出对应的电阻值;(4)根据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可明确对应的电阻值,再根据图象确定对应的温度。【详解】(1)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实验开始时应让电路中电流最小,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应为最大,故开始时滑片应移动到b端;(2)根据描点法可得出对应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