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10城市与地理环境教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922184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10城市与地理环境教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10城市与地理环境教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10城市与地理环境教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10城市与地理环境教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修版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10城市与地理环境教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10城市与地理环境教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地理考纲解读突破:专题10城市与地理环境教学案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专题10 城市与地理环境【高考考纲解读】题型解读考纲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1.了解城市内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形成原因3.了解城市内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4.根据有关理论分析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5.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和形成原因6.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变化7.根据材料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和内部功能区布局的影响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了解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结合实例了解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2.理解城镇地理位置与城

2、市规模及其扩大的关系3.了解我国主要城市的分布和等级划分结合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内涵及主要标志2.理解城市化的意义和对产业活动的影响3.根据资料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4.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影响因素5.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城乡规划内容和实际应用1.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2.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重点、难点剖析】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 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态、特征、区位及成因功能分区形态区位特征位置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商

3、业区呈点状或条状中心商务区的特点: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历史因素经济因素:主要从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个方面考虑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2. 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1)从风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的工矿企业(如石油化

4、工厂、火力发电厂等),如果当地有一个主导风向,应布局在下风向;如果当地为季风区,则应布局在与冬夏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2)从河流流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3)从环境综合效益的角度考虑居民区的合理布局:居民点可以和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如电子装配厂、家具制造厂等)交错分布,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利用卫生防护带加以隔离。【方法技巧】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方法城市基本功能区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判断功能分

5、区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根据数据判断,商业区占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工业区占地面积中等。第二,根据分布判断,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住宅区位于城市中间位置,工业区位于外围。第三,根据特点判断,商业区高楼林立;工业区交通方便、有污染;住宅区高级和低级分化明显。二、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城市化差异2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题型示例】题型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例1、【2017全国卷】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图2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

6、境质量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6.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变式探究】(2016海南卷)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

7、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图2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10. 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 二环与三环之间B. 三环与四环之间C. 四环与五环之间D. 五环与六环之间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 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 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 平均通信费用增加12. 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大力发展快速交

8、通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 B. C. D. 【答案】10.C 11.B 12.A 【变式探究】(2015四川文综,56)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题。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答案1.C2.B【变式探究】(2015天津文综,7)下图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3.结合图

9、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解析随着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在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地点会形成新的商业区,使商业区的分布更加分散,A项错误;读图可知,新工业区分散分布于城市外围,并未向老工业区集聚,B项错误;滨湖地区城区面积变化不大,说明住宅区并未向滨湖地区集聚,C项错误;中部、南部地区新增道路多,路网密度增大,D项正确。答案D【举一反三】(2014山东文综)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67题。6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

10、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7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处和处B处和处C处和处D处和处答案6.B7.A题型2、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2、【2017天津卷】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12题。1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图1中受“三盘暮雨”影响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AaBbCcDd2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图2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A城市的扩展B河流的改道C人口的迁移D文化的融合【答案】1C 2A【解析】【解析】【变式探究】(2016海南卷)21. 阅读图文材料,完

11、成下列要求。(20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4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6分)(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2分)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3分)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

12、力多。(3分)(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3分)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3分)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3分)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3分)(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否则不得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超过6分。)【解析】 【举一反三】(2015山东文综,12)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12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

13、“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1.C2.A【变式探究】(2015重庆文综,45)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34题。3.上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 B.30%40%C.40%50% D.60%70%4.上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答案3.B4.A【举一反

14、三】(2014新课标,1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56题。5.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6.“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解析第5题,珠江三角洲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此务工,城市周边农民自建住房的目的就是为附近务工人员提供相对廉价的居住环境,同时当地居民还可提高经济收入。第6题,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使得城市住房紧张,同时也促使房价过度增长,因此,收入相对较少的农民工大部分选择租住在城市周边房价相对低廉的地方。答案5.D6.B题型3、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例3、【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