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92123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必背古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二年级古诗词二年级上册必背篇目赠 刘 景 文 宋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注释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2傲霜:不怕霜冻,坚毅不屈。3最:一作“正” (4)君:你,指刘景文。 山 行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斜:此字读xi,为倾斜的意思。5、坐:因为。6、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7、远上:登上远处的。8、山:高山。9、车:轿子。10、枫林晚:黄昏时的枫树林。11、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1

2、2、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黄昏。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1、老大:年纪大了。2、乡音:家乡的腔调。3、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4、衰:削减,疏落。赠汪伦 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1、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2、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行测。3、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譬如汪伦及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大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情深意重,特别动人。4、不及:不如。5、汪伦:李白的挚友。凉州词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

3、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白帝:今四川省奉节、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江 雪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解、踪:脚迹。、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塞 下 曲唐 卢纶月 黑 雁 飞 高,单 于 夜 遁 逃。欲 将 轻 骑 逐,大 雪 满 弓 刀。注释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2月黑:没有月光。3单于chn y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4遁:逃走。5将:率领。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7逐:追逐。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1、寻:寻访。2、隐者:古代指不愿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3、不遇:没有见到。4、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5、言:答复,说。6、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7、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