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第六册第17单元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918729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第六册第17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西师大版第六册第17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西师大版第六册第17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西师大版第六册第17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西师大版第六册第17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第六册第17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第六册第17单元教案(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春的消息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准确认读,规范书写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5)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2.导入新课。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

2、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15)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1)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3)“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3.检查读文情况。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10)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四、课堂作业设计(10)

3、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希望倾听爱惜欢喜明亮翠绿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重点难点: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8)会读、会写、会释义。二、品读诗歌,深入感悟(22)1.引导感悟第一节。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2.自读自悟第二节。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3.合作学习第三至六节。这四节诗中,诗人捕捉到

4、哪些春的消息?勾画出来,议一议。体会春景给“我”带来的快乐。质疑问难,合作释疑。4.配乐朗诵诗歌,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和赞美春天。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0)1.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2.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消息。板书设计:春的消息春风、春水、树枝、水鸭盼望春天赞美春天换上春装“飞过”、“飞上”寻找春天蝴蝶飞舞聆听春天雏菊开放的声音,叶出绿苞,溪水唱歌 追寻春天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 的足迹课后反思:2.快乐的小燕子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重

5、点难点:1.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读生字,记住字形较复杂的生字,把字写美观。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激趣激疑(10)1.激趣。播放小燕子的叫声,猜猜它是谁。出示有关小燕子的挂图,看看这是谁。( )的小燕子填空后齐读课题。2.激疑。根据自己对小燕子的了解,说说在横线上还可以填什么词语。为什么是“快乐的小燕子”呢?二、读通课文,认读生字(15)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2.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注意字形比较复杂的生字,

6、如“捷”“瞬”“漾”等。3.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4.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8)1.默读课文,看看自己从课文中又了解到小燕子的一些什么情况。2.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其他合乎文意的词语填空。( )的小燕子。(如:漂亮的小燕子,妙舞轻扬的小燕子,活泼的小燕子)四、师生共同小结(7)1.从刚才的阅读和填空可以看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燕子的?2.由此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体会小燕子的快乐?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春景。重点难点:体会

7、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明媚的春景。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5)1.听写生字词。 2.解释词语的意思。二、重点阅读,感悟快乐(15)1.读课文,画出自己能从中体会出小燕子快乐的兔子或段落。2.在小组内将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交交流自己的体会。3.在全班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是怎样体会到小燕子的快乐。4.教师相机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课文第三段。三、感情朗读,品味快乐(7)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5)1.说说你还哪些有关小燕子的知识。2.师生互相推荐有关小燕子的书或文章,以供课外阅读。五、作业设计(8)1.看拼音,写汉字shn le

8、 yn c yn( )间 ( )过 荡( ) 红( ) ( )水2.请你填上适当的词语。()()()的小燕子()的春天()()3.照样子,写句子。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黑亮的剪子。_像_。例:奶奶还告诉我,燕子能消灭害虫,保护庄稼。_告诉_。4.照样子,抄写文中描写小燕子可爱的词语。轻悠敏捷:_清亮圆润:_板书设计:外形特征小巧玲珑、轻悠敏捷快乐在雨中妙舞飞扬活泼可爱的的小阳光下自由飞翔小燕子,明燕子房梁上筑窝安家媚的春景。消灭害虫保护庄稼课后反思:3.三月桃花水教学要求: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

9、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重点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2.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10)1.设问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双叫什么吗?为什么?提示课题,齐读。2.练习激趣。谁能把三月桃花水、竖

10、琴、镜子联系起来说一段话?3.谈话激疑。是呀,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20)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2.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3.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连起来说一说。5.指导学生勾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齐读。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0)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第三、

11、四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意思的?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四、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2. 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重点难点: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具准备: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5)1. 默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二、学习新课(20)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

12、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8)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指导写字(5)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五、布置作业(2)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板书设计: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 给春天三月桃花水 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 增添勃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流 勃生机课后反思:4.一幅画教学要求: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重点难点: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教具准备:几幅风景名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课题,知题意(3)1.揭示课题。齐读。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2.根据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什么(10)1.提出自学要求。读能课文。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勾画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2.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问题。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互相帮助解决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三、检查自学情况(7)1.指名读课文。分组读课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