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91700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1.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3.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4.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5. 重症感染、全身性

2、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6.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7.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8.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9. 内科及儿科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10.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11.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

3、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12. 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13. 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14. 接受清洁手术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15. 接受清洁手术者,如为手术时间较短(

4、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16. 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17. 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

5、分级管理。18. 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19. 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20. 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21.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22. 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

6、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23.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24. 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25.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26. 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27.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28.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29. 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30.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31. 深部抗真菌类抗菌

7、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32.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33.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34. 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35.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

8、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36.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37. 二级以上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38.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对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每年报告一次;对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半年报告一次。39. 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40.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