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91699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昨梦录与桃花源记对比阅读答案 在语文阅读中,比拟常见的是将内容或者形式相近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照阅读。通过比照阅读,我们有目的地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分析、比拟、对照,从而在差别中使认识更加充沛、深刻。今天,小编推荐的是“?昨梦录与?桃花源记比照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桃花源记(选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2、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穴中人语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那么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

3、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那么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9.第一段选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诗人 。(1分)10.解释以下加点词的意思。(2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麻枲之属11.第一段选文的开头描写了桃花源外的自然美景,请你就这局部内容写几句评注性的文字。(3分)12.第一段选文中的“渔人没有留在桃花源,最终是离开了。则第二段选文中的“杨氏是否要定居穴中,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1分)13.两段选文所描绘的社会在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1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

4、单的语言答复。(3分)?昨梦录与?桃花源记比照阅读答案由小编整理并分享,仅供参考:(一)9.东晋 陶渊明 (每空0.5分) 10. 与世隔绝的地方 类 (每个1分) 11.这局部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1分)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氛围,(1分)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1分) 12.是。杨谢而从之。(每问0.5分) 13.社会安定、和平(1分)人人平等,民风纯朴(1分)人们过着自由高兴、自给自足的生活。(1分)(意对即可) 14.因为“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阔人民的意愿;叙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否认和批判。(每点1分,共3分)?昨梦录与?桃花源记比照阅读答案由小编整理并分享,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