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笔记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916712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笔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笔记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点燃1、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高温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H2+O2 = 2H2O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H2+CuO = Cu+H2O2、氧化还原反应: 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 有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点燃特征:有化合价升降,用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H2+Cl2 =2HCl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映类型的关系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双线桥箭头

2、由反应物中的变价元素指向生成物中的相应元素在线上标出“失mxne-”或得“mxne-”(m表示变价院子个数,n表示一个原子化合价的变化的数目,mn为1时,省去不写) 单线桥在反应物中,箭头由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在箭头上标出转移电子的总数二、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氧化剂是具有氧化性,使另一种物质被氧化而本身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即“得降还氧”(化剂) 还原剂是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剂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既升又降的反应叫歧化反应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前强后弱) 氧化剂+还原剂 =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被氧化电子失还氧得氧还实质

3、表现反应过程反应物的性质生成物的性质化合价电子化合价被还原还原性(剂)氧化性(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降还升第二节 离子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3、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4、非电解质的范围: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NH3 5、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盐、少数活泼金属氧化物 HCl NaCl KOH H2SO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

4、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部分金属氧化物、水 CH3COOH NH3 H2O导电能力的强弱用来判断溶液的浓稀的大小 6、电解质的电离 强电解质的电离,完全电离,用“=”连接 弱电解质的电离,部分电离,用“”连接多元弱酸的电离(H的个数),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多远弱碱的电离,一步完成强酸:H2SO4 HNO3 HCl HClO4 HBr HI强碱:NaOH KOH Ba(OH)2 Ca(OH)2二、离子反应 1、定义:在溶液中进行,至少有一种物质能写成离子形式的反应。能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即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凡含有Na+、k+、NH4+、NO3-、Cl-、S

5、O42-六种离子的只有AgCl、BaSO4不容,不含以上六种离子的只有Ba(OH)2溶,其余均不溶,微溶物:CaSO4 、Ca(OH)2、MgCO3、Ag2SO4在反应物中作可溶(写成离子形式),在生成物中作沉淀(不写)。 2、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物中有离子浓度减小 3、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书写步骤: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斌配平把可溶性强电解质拆写成离子形式把等号两边相同的相同数目的离子消掉 4、中和反应的实质 实质:酸中的H+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H2O的反应,即H+ + OH- = H2O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不仅表示一个反应,而且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5、属于离子反应的氧化还原反

6、应 在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 强氧化剂(如HNO3、H2SO4、Fe3+、Cl2、Br2、酸性KMnO4溶液)与强还原剂(如Fe2+、SO2、SO32-、I-、S2-)之间的反应注: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都满足 2H+CO32- = H2O+CO2 所有的强酸、强碱之间的反应不生成沉淀的都满足H+ + OH- = H2O离子共存:同组离子间,不能相互反应(即不能结合生成气体、水、沉淀、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同时有热效应的产生(即有吸热、放热现象)二、反应热1、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典例NH4Cl与Ba(OH)28H2O的反应。吸热

7、反应主要体现在反应条件为“加热”“高温”的反应上2、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包括物质的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等),反应条件为“点燃”的一般为放热反应。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 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第二章 碱金属锂(Li) 钠(Na) 钾(K) 铷(Rb) 铯(Cs) 钫(Fr)第一节 钠一、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较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于100 2、化学性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是活泼金属 与非金属反应点燃与氧气反应 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 4Na+O2 =2Na2O(白色固体) 在空气中燃烧2Na+O2 = Na2O2(浅黄色固体)与

8、氯气反应 2Na+Cl2 = 2NaCl 与硫反应 2Na+S=Na2S(钠和硫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 浮:密度比水小 现象 熔:熔化成液态小球(熔点低,低于100)与水的反应 游:在水面上不停游动(有气体生成) 红:加酚酞试液的水变红(生成物显碱性) 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2Na+2H2O = 2NaOH+H2 离子方程式: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4Na+3CO2 = 2Na2CO3+C注: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然后看NaOH是否与盐发生反应。二、钠的存在与用途 1、元素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单质) 化合态(化合物或离子)2、钠的存在: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3、钠的保存:

9、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4、用途:制取过氧化钠 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用来还原某些贵重金属 用在电光源上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一、钠的氧化物 1、氧化钠(Na2O):白色固体,是钠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而得到的产物,能与水反应。氧化钠不稳定,能与氧气继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2、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是钠燃烧的产物,其化学性质有与水反应: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2Na2O2+2CO2 = 2Na2CO3+O2 有漂白性用途: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碳酸钠:白色固体,常带有10个结晶水分子,为Na2CO3 10H2O,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碱性,俗名纯碱、苏打

10、。 2、碳酸氢钠:白色细小晶体,易溶于水(但溶解性小于Na2CO3) 3、化学性质:与酸反应 受热分解通入CO2、加少量酸互换 Na2CO3 NaHCO3 (固体)、加NaOH(溶液)三、用途1、Na2CO3:用于化工原料、造纸、制皂、纺织、制玻璃等 2、NaHCO3:食品加工、发酵粉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锂(Li) 钠(Na) 钾(K) 铷(Rb) 铯(Cs) 钫(Fr)一、物理性质: 1、色态:均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 2、密度:按由上到下的规律排列,其密度遵循由小到大的趋势,但钾钠反常。 3、熔沸点:由上到下依次降低。二、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目均为1,在化学反应过

11、程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点燃2、原子结构的递变性:由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电子越易失去,还原性越强。点燃三、化学性质: 4Li+O2 = 2Li2O点燃 与氧气发生反应 2Na+O2 = Na2O2 1、与非金属反应 K+O2 = KO2(超氧化钾) Rb、Cs氧原子的个数比越来越大 与Cl2、S反应只有一种产物2、与水反应:Li与水反应较平稳,而K与水反应有可能爆炸,Rb、Cs遇水就爆炸,均生成强碱(LiOH是弱碱)ROH四、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用于检验元素(化合物固体、溶液、单质) 2、Na为黄色,K为紫色(透过蓝钴玻璃)

12、3、钴玻璃的作用:滤去黄色排除Na 的干扰第三章 物质的量第一节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 1、定义:物质中所含一定数目“微粒集体”的多少物理量 微粒集体: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约为6.02x1023) 2、单位及符号:用“n”表示物质的量,单位:摩尔,用“mol”表示 3、用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时,必须用化学符号表示 1mol O4、阿伏伽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约6.02x1023 符号:NA 单位:mol-1“粒子集体”的微粒数=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1mol的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值6.02x1023个 n=NNA二、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

13、质所具有的质量,当物质用摩尔为单位时,可定义为: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表示符号: M表示摩尔质量 单位:gmol 3、摩尔质量的数值;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相同,但意义不同。4、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NNA= n = mM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一、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决定固体、液体体积的主要因素 1、微粒的大小 2、微粒的数目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3、微粒之间的间隙大小 气体体积受着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即温度越高,微粒间隙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大,微粒间隙越小,体积越小。4、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数目的气体分子所占的体积相同(阿伏伽德罗定律) 即 V1V2 = n1n2= N1N2 (适用同温同压下的气体)二、气体的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若物质的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