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91378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此文于【设计理念】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 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 克的过程一一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 用事实说明道理,语言简洁清楚。教学时,紧紧围绕“优势 对接的思想方法”主题,按照“研读解悟第14段(理解 什么是优势对接的思想方法),适度放大第5段(感受由“集 合”思想带来的新成果),拓展提升第6段(学会优势对接 的思想方法)”的思路,以“互文性”解读,唤醒学生的创 新思维,实践“用教材教”的新

2、课程操作要求,帮助学生建 立更清晰的文本意义,在自读自悟中有更实在更丰富的收获。【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发明坦克的过程”,在语言转换中有效理解“难以招架”、 “庞然大物”、“集合”、“善于”等词语。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并能据此提高阅读寓言故事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整合观察和复读等手段,解悟发明家的思想方法 看屏幕,边看画面边快速浏览全文,通过这个画面你能 读懂课文的哪些内容?特别是能理解哪些词语和句子?1、交流。如: 矛和盾的长处(进攻、自卫)等关于矛和盾的

3、词语 句子; 理解“庞然大物”、“履带”、“炮口”等关于坦 克的词语; 理解“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难以 招架”等,划出来 - 仿佛这三个词就写在画面上,读出来 插上一对翅膀,一对想象的翅膀,读着读着,画面就看 “活”了; 尽管这只是一场朋友间的比赛,但是依然十分紧张。 把注意力集中到发明家的表情,你能发现更重要的内容 吗?(紧张、危急、计上心来、急中生智等)2、发明家在想什么?是怎么想的呢?大家用心读读课 文14节。用心读就是要边读边思考;翻来覆去读,翻来 覆去想,直到把问题读懂。读完后,尝试根据下面的提纲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思考的: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发明家仔细考虑

4、了一下: 可是发明家又认真研究了一番: 对了3、小结:这个过程,就是发明坦克的过程,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 的一种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一起读题目。二、运用欣赏和诵读等方式,放大发明家的创造成果1、课件出示坦克图片,边欣赏边议论。2、读课文第5节,要努力绘声绘色地读,以你的声音表现你的感受。如自豪、惊喜、成功感。3、“大显神威”什么意思?联系第5节课文说说大显 神威的情景?(随机出示屏幕阅读补充材料1),这是一段 对战斗场面更具体的记录,鼓励优秀学生加大难度从短文中 再找找“大显神威”的情景。4、这就是坦克的威力,这就是集合的力量。感受着这样的力量,你想说

5、什么?出示句式(写一写):这样的集合真(棒、好、妙极了等)启发:仿佛发明家就在我们的面前,你会对发明家说 什么?(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谁善于 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集合是一种解决难题的方法。假如你在生活学习的时候碰到了难题,你会对自己怎么说?5、小结:感受着这样的力量,我们全身都洋溢着智慧。三、用讲授和举例等途径,理解课文告诉大家的道理1、我们在为发明家用集合的思考方法发明了坦克而感 动、兴奋的时候,我们也能闭起眼睛静静地想一想,其实有 许多新的产品、新的发明创造,甚至大型的建设项目,都包 含着这种集合的思考方法。如“水笔”、“橡皮铅笔”、“小灵通”、“电动自

6、行车”、“高速公路”、电视电话、 蛋卷冰淇淋、鸡尾酒等。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内容。同时板书出示:()和()的集合引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2、其实,学习也包含了许多集合的过程。只要是优秀 的、积极向上的,别人会了和懂了,我也想努力会努力懂, 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看故事胡服骑射(学生默读,相互帮助理解)。议一议:联系课文最后一句话,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鼓励联系自己的体验,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吗?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要善于“取长补短”。3、有时,为了把事情办好,或者办得更好,人们常常 用合作的办法。把大家拥有的长处都发挥出来,一起想,共 同做。阅读优势互补,议一议:联系最后一句话,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鼓 励联系自己的体验,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吗?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要善于“强强联手”。在强强 联手中,我们还会懂得“扬长避短”的方法。总结:集合不仅是一种具体行动,也是一种思考方法, 一种人生智慧。对于优势互补的思想方法,不仅体现在发明 创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的时候,如取长补短、强强联手。 记住“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你就会收益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