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分类练习答案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91209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技》分类练习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技》分类练习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技》分类练习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口技》分类练习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口技》分类练习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技》分类练习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技》分类练习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年级(下)语文口技测试卷 (满分150分) 出题人: 审题人:一、文学常识。1.口技选自 清 (朝代) 涨潮 (人名)编选的 笔记体 (体裁)虞初新志。2.口技的作者是清(朝代)的林嗣环(人名),字铁崖。二、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嗣(s) 屏障(png zhng ) 抚(w)尺 少顷(Shoqng) 哗(hu) 犬吠(fi) 倾侧(qng c) 意少(sho)舒 中间(jin) 又夹(ji) 许许(h) 几(j)欲 yn zu y x ch 宾客大(宴) 满(坐)寂然 (呓)语 ( 絮 )不止 夫(叱) hu su y xi b ch(齁) 声 咳(嗽 ) (曳 )屋 奋(袖)出(

2、臂 ) (撤)屏三解释下列字词。善口技者(擅长、善于) (的人) 会宾客(正赶上) 于厅事之东北角(在) (客厅)施八尺屏障(安放) (围幕) 而已(罢了) 团坐(围绕而坐) 但闻(只 ) (听见) 寂然(安静) (的样子) 无敢哗者(大声说话) 惊觉欠伸(惊醒) (打着呵欠) (伸着懒腰) 呓语(说梦话) 大啼(啼哭) 拍而呜之(轻声哼唱着哄) 絮絮不止(闹闹叨叨) (停止) 当是时( 代词:这 ) 初醒声 ( 刚刚) 夫叱大儿声 (呵斥) 一时齐发(同时) (一齐)众妙毕备(都) (具备) 伸颈(伸长脖子) 侧目(偏着头看) 默叹(默默赞叹) 以为妙绝( 认为) (极) 齁声(打鼾 ) 微

3、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 ( 听到) (窸窸窣窣) 倾侧( 打翻 ) 宾客意少舒(心情) (稍微) (放松) 稍稍正坐(渐渐) 百千齐作( 响起来) 中间曳屋许许声( 其中夹杂) ( 拉倒) (拟声词,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 力拉崩倒之声(劈里啪啦) (倒塌 ) 虽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指其一端(种) 名其一处也( 说出) ( 地方)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种情况下 ) ( 脸色 ) (座位) 奋袖出臂(扬起) (露出) 两股战战(大腿) (索索直抖) 几欲先走 (几乎)( 逃跑)群响毕绝(各种) ( 停止) 撤屏视之(撤掉)四、找出通假字,并解释。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 :

4、座位 ) 五、勾画出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1、京中有善口技者。_形_活用作_动_,_擅长、善于_。2、会宾客大宴。_名 活用作_动_,_举行宴会、宴请_。3、众宾团坐。_名_活用作_状_,_围绕_。4、妇手拍儿声。_名_活用作_状_,_用手_。5、一时齐发,众妙毕备。_形_活用作_名_,_好处_。6、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_名_活用作_动_,_看_。7、不能指其一端。_名_活用作_动_,_指明_。8、不能名其一处。_名_活用作_动_,_说出_。 六、一词多义,解释加点的词。1、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于、擅长) 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 )2、乳: 妇抚儿乳( 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5、 3、妙: 众妙毕备( 好处 ) 以为妙绝( 好)4、绝: 以为妙绝( 极 ) 群响毕绝( 停止 ) 5、指: 手有百指( 手指 )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 6、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 并自为其名( 名字)7、侧:侧目(偏头 ) 盆器倾侧(倾斜 )8、意:意稍舒(心情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主旨 )9、起:夫齁声起( 响起 ) 夫起大呼(起身 )10、以为:以为妙绝(认为 ) 可以为师矣(凭借做 ) 仁以为己任(把当作)11、然:满坐寂然(的样子) 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泯然众人矣的样子)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代词:这样 )12、而:拍而呜之( 连词,表并列 ) 任重而道

6、远(连词,表并列) 结友而别(连词,表承接) 冲烟而飞鸣(连词,表修饰)13、于:于厅事之东北角( 在) 环谒于邑人(到 ) 贤于材人( 比 ) 受于人者不至( 从 )14、其:其夫呓语( 代词,她的 ) 不能指其一端( 其中 ) 其诗以养父母(他的)15、之:于厅事之东北角( 的) 拍而呜之( 代孩子) 力拉崩倒之声( 的) 撤屏视之( 代里面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代这样) 卒之为众人( 音节助词)六、古今异义1、会宾客大宴 古义:_正赶上_,今义:_。 2、但闻 古义:_只_,今义:_。3、稍稍 古义:_渐渐_,今义:_。 4、股 古义:_大腿_,今义:_。5、走 古义:_逃跑_,今义

7、:_。6、意少舒 古义:_稍微_,今义:_。7、于是 古义:_在这种情况下_,今义:_。8、中间 古义:_其中夹杂_,今义:_。9、虽 古义:_即使_,今义:_。七、解释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A.少顷:过了一会 B.既而:一会儿 C.是时:这当这时候 D.一时:同时 E.未几:不久 F.忽:忽然 G.俄而:刹时间 H.忽然:忽然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八句子翻译1、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京城中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

8、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醒木(响了)一下,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3、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5、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不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

9、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约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 6、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宾客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端正了。 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其中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的求救声,众人拉倒房屋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8、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10、9、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10、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九、判断正误。1、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 )2、文章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

11、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 ( )3、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这部分除一个“善”字外,对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赞词,却处处为其高超技艺张本,造成很强的悬念,使读者料想必有一场精彩的表演。 ( )4、“会宾客大宴”,点明口技表演者献技的时间和地点:这场口技表演是在一次“宾客大宴”之时;因是“大宴”,故有此盛举。“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表演的简单设施,说明这是一个临时演出场所,地方不大。 ( )5、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 )6、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 )7、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