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910657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2014秋高二政治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丁子龙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两分)1人类其他古代文明或消失、或停滞,几乎无一善终,只有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至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延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是因为()A国家的存亡对文明存续至关重要B中国在历史上没有遭到过外族的入侵C外族的入侵只是经济上的掠夺,不会导致一国文明的异化D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2黄河三角洲文化,是指产生发展于黄河入海口区域的一种地域

2、性文化,是有史以来生活劳动在黄河入海口区域的人们共同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称。要把握黄河三角洲文化特色,挖掘黄河三角洲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反映的民族精神,表明 A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C各地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D不同区域的文化融为一体3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该()A.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C.保持传统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D.发挥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心骨”作用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

3、中国共产党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热爱中国共产党,增强民族凝聚力5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也是随着时代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特征 时代性特征 先进性特征 多样性特征A B C D6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诗句表达了爱国主义情怀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A B C D7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主要是在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明时期D. 明清时期8中华民族兴

4、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是( )精神。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爱国主义9临近兔年春节,一种叫“中国红”的剪纸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这些灯笼透出浓浓的“年味”,看上去很喜庆,很多市民买回家,挂在窗前,图个喜庆。材料表明(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劳动人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对传统文化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ABCD10中华民族虽然“没有征伐的武勋,只是依照传统统一天下”,但是中华民族却有为了尊严不惜作出任何牺牲的勇气。与过去不同的是,日渐强盛的中国,在不屈的民族精神

5、鼓舞下,一定能够挫败任何挑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表明 (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A、 B、 C、 D、11源自山东的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是儒家文化影响的区域,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这表明传统文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明显的区域性A B C D12梁祝传说被誉为东方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表达了聪明善良的中国人民对纯美爱情

6、的美好追求。一千多年来,它经由口头故事、戏曲及各种说唱文学等传遍大江南北,还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传播国外,使海外观众为之倾倒。这表明A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B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C梁祝故事对外传播是一个不同文化竞争与合作的过程D梁祝故事广为传颂说明各民族文化具有共通的价值追求1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一奇迹足以把中华文化同其他文化区别开来,如此悠久的历史,本身就包含了中华文化的许多特质,所以,我们认为中华文化的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A、开放的氛围浓郁

7、B、异彩纷呈 C、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D、源远流长14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的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的创意来源于五位仙人分别骑着口衔稻穗的仙羊降临广州的传说。千年前的“五羊衔谷”传说使得“五羊”成为广州最为知名的一个标志。以“五羊”作为吉祥物可以体现主办城市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说明传统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性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A B C D“闯关东”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电视剧闯关东,以其美学品位和历史品位所产生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服了上亿观众,是一部既养

8、“眼”更养“心”的精品力作。据此回答题。15闯关东既养“眼”又养“心”。下列对其养“心”作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C文艺作品风格不同,但都是积极向上的大众文化D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16闯关东之所以吸引观众,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弘扬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于(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铸造民族之魂,回归传统文化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A B C D1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

9、展阶段,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这是因为 ( ) 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求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 B、 C、 D、18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各地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A B C D19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

10、,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中华文化(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202010年10月25日,首届中华红歌会在重庆启幕。本届红歌会的主题为“高唱红歌,振兴中华”。当晚的开幕晚会以“中国红”为主题,以历史脉络为主线,选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带“红”字的歌曲和诵读节目,运用交响乐、朗诵、表演(包括合唱、重唱、独唱等)、多媒体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了综合演绎。举办中华红歌会是提高公民科

11、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的重要表现A. B. C. D.21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18亿人,但是中国信息专家表示,网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网络已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新工具。下列属于应对这种新挑战的可行性措施是A加快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B避免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 C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新中国成立

12、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领导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A. B. C. D.23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生活时代是金兵南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动乱时代,他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但却未果。临终时诗人在示儿中写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表明()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B只有维护祖国统一才能体现爱国主义的情怀C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相同的内容D只有抵御外敌入侵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行为2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启示我们应当 珍惜民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树立优患意识,增强综合国力 弘扬民族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捍卫人类尊严,主导世界发展 A B C D 25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