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91065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同步练习: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动工业化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答案:D2.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珠江三角洲潜力巨大,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

2、正确的是()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煤、石油等资源丰富A.B.C.D.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础薄弱,能源资源不足.答案:B3.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如下图所示),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据此完成第34题.深圳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地理位置B.交通条件C.著名侨乡D.国家政策4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

3、业结构B.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C.走生态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道路D.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解析:第3题,由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才使深圳得以迅速发展.第4题,深圳在原有工业基础之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变革,加快新能源、互联网、生态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答案:3D4B5.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但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信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尽力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读图,完成第56题.图1网络城市模型图2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塔式分布图(2008年)图2中显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A.中小城镇数量多,城市化水平高B.

4、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C.没有大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D.大城市数量少,带动区域发展作用不明显6根据“网络城市”理论,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D.共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析:第5题,据图分析,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镇发展不足.第6题,根据“网络城市”理论,结合该地区实际,应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答案:5B6B7.读“广东省国土开发战略格局概念图”,完成第78题.关于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区经济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5、)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环境B.发展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C.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机会D.在河流中大力发展养殖业8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低,故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较少B.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速度如果合理一些,某些城市化问题完全可以避免C.限制城市发展是解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D.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仅存在于发达国家解析:本组题以广东省国土开发战略格局概念图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第7题,广东省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区的发展主要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以改善生态环境,而在河流中大力发展养殖业,容易引

6、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使生态环境恶化.第8题,城市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是可以避免城市化过程中某些问题的.答案:7D8B二、非选择题9.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珠江三角洲主要工业部门(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

7、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解析:第(1)题,该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酸雨、水污染等,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工业造成的“三废”污染和农业造成的化肥、农药污染)和生活.第 (2)题,可从影响两地工业布局的政策、交通、市场、科技、经济腹地等因素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第(3)题,从图中各城市的工业构成可以看出,多数城市以电子、食品和轻纺等轻工业为主,结构趋同,因此要加强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加快发展服务业.答案:(1)问题:大气污染或酸雨;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原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

8、肥过量使用).(2)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投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 (3)问题: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措施: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发展信息、交通、金融等服务业,构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10.山东省青岛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以“山东省城市化特点、问题及对策”为课题开展探究.下图为该小组确定的课题研究思路:确定研究课题与研究计划调查搜集资料,获取数据分析资料,探讨原因提

9、出合理化建议形成结论,撰写课题报告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材料如下:山东省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图甲图乙(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 两个方面.(3)从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山东省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在山东省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工业产值增加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2)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4)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从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