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美的个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909772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没有完美的个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没有完美的个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没有完美的个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没有完美的个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没有完美的个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没有完美的个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2011 年 10 月 18 日,我校数学教研组三名教师在教学副主任谢月巧的带领 下前往辛集参加了石家庄市中小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协作体东南片观摩研讨活 动石家庄外国语小学的陈剑老师再次做课秒的认识,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 又为大家呈现出一节精彩的概念课。课一开始,陈老师手拿秒表,从记录学生起 立所用的时间入手,巧妙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秒的认识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 兴趣。接着,陈老师又通过计时朗读绕口令、计时跳绳比赛等环节,让学生初步 建立秒的时间概念,并感受了秒的用法。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几个充满动感的小活动之后,陈老师又采用了让学生集体静坐,仔细观察幻灯片 上

2、钟表指针变化的方式,从而自主探索出 1 分=60 秒这一教学重点。陈老师 精心的教学设计、幽默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博得了在场老 师阵阵的掌声。2011年 10月 21 日下午,我 校数学教研组两名教师参加 了石家庄市裕华区 2011 年 下半年小学教研室在槐北路 小学举办的高效课堂教 学模式研讨教研活动。活动伊始,由我校陈剑 老师做课秒的认识。上课 前,陈老师通过风趣幽默的 谈话,拉近了自己和新学生 之间的距离。课一开始,陈 老师手拿秒表,从记录学生起立所用的时间入手,巧妙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秒 的认识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接着,陈老师又通过计时写自己的名字,计 时朗读绕口

3、令、计时跳绳比赛等环节,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并感 受了秒的用法。几个小活动之后,陈老师让学生集体静坐,仔细观察幻灯片 上钟表指针变化的方式,从而自主探索出 1 分=60 秒这一教学重点。陈老师 精心的教学设计、幽默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博得了在场老 师阵阵的掌声,他为大家呈现出一节精彩的概念课。石家庄市裕华区教研室的李秀华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评课,她肯定了老师扎 实的基本功及课堂组织调控能力。表扬陈老师能够从孩子熟悉的场景来引入,并 通过适合孩子特点的活动来调动其学习的热情,使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 乐。为期半天的观摩活动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但带给大家的启示却是深远 的

4、,我们会把学习到的经验和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努力为孩子创造出 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2011 年 11 月 8 日下午,我校全体小学部数学老师齐聚综合楼四楼录播室, 进行了本学年期中数学经验交流。与会的领导有丁校长,谢主任,徐主任,区教 研员李老师。会议的主要内容有,首先由经验丰富的李会平老师代表解决问题工作室做了 一节生动的四环节公开课。这节课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解放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 学生通过设计游乐场游玩方案,最大程度的挖掘了他们的问题意识以及提高了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处处 渗透着全体数学人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第二

5、节展示课由富有激 情,活力四射的王小燕老师作课秒的认识。王老师虽然年轻,但是教学基本 功扎实,能够很好的调动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王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通过“起立”,“坐下”,“乘法口诀挑战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知了“秒”这 个概念。两节课后,数学组老师就两节课对我们本学期的四环节课堂展开交流。首先 由李会平老师和王小燕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深度反思。从她们的反思中,看出 数学人孜孜不倦,不断进取的决心与毅力。名师李家伦老师结合李会平老师的这 节课,具体阐述了对“解决问题”这一课题的认识,给全体数学老师以理论和方 法上的指导。区教研员李老师听完我们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激动的

6、连连 说到:“太好了,你们走在了课改的前列。你们的课上得很精彩”。李老师引用丁 校长的一句话对全体数学老师提出希望,“教,谁都会,但是,作为一名新时期 的老师,怎样让学生学并且学会是我们数学老师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同时,李老师也提出了中肯 的意见,希望年轻的老师们 积极探索,努力培养孩子的 数学思维。2011年 11月 24日,教研室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有效教学”的理念,让新理念入师脑入师心,组织裕华区数学教师听课。我校 教师姬路娟老师参加了裕华区四环节展示课利息,本节课上姬老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互助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在师生、 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

7、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本节课结束后,姬路娟老师对 本节课进行了反思,同时以见树又见林为题,介绍了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点 滴经验之谈。得到了裕华区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从课上的点滴中能看到老师的 功底、值得每位老师在四环节教学中能够潜心钻研、静心思考、运用新理念,提 高发展力,让教学再上新台阶。2011 年12 月9 日,石家庄市“小 学数学课堂教学模 式”研讨活动(五) 在我校国际会议厅 隆重召开。出席本 次活动的领导有: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 研究所所长曲连 坤、石家庄市教育 宋辉、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教室主任杨亚伶、裕华区教育局副局长杨力学、 裕华区小学教研室主任谷华、石家庄外国语小学校长陈瑜。上

8、午的活动由三节优 秀教师的示范课组成。下午的活动主要由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杨亚伶主任 为我们讲解引导小学生参与数学概念形成之关键,杨主任与参会教师的互动 交流以及宋所长的讲座。第一节课由石家庄外国语小学的李家伦老师和一年级的孩子们一起为大家 带来感受时间。我校一年级的孩子们年龄虽小,但他们天真诙谐的语言、落 落大方的表现、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都给听课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秒的 认识这节课杨主任这样评价:“李家伦老师抓话抓的非常准。他能在一个小女 孩观察到分针有变化后,告诉大家你们应该像她一样全面去看问题。而且概念教 学能结合生活实例一1秒针走一步”。一位副校长也这样肯定到:李老师语言功 力

9、了得,不光音色好,对学生的评价没有一次是重复的语言。他的课堂应变能力、 驾驭能力、以及幽默机智都是非常在座所有老师学习的榜样。宋所长也给李老师 提出宝贵意见:“加上声音,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效果应该会更好”。第二节课由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杨亚伶主任作课分数的再认识。 授课之前杨主任提到,新课改之后我们要特别重视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上要做 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给学生如何去学习。在随后的授课过程中,杨主任为我 们淋漓尽致的诠释了这一点。分数的再认识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对于基本 概念的教学,要遵循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智力发展的规律。杨主任首先让学 生说一说自己通过预习学会了什么,疑惑又是什

10、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过 程。参与出课的我校四(7)班的同学们表现尤为出色,充分展现出我校“四环 节”教学模式下的成长优势。他们思维敏捷,敢于质疑,发言积极,“我来说”、“我补充”、“我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不时闪耀出智慧的火花。课堂上融洽的 师生关系、灵活的思维碰撞无不让在座的老师们为杨老师高超的教学智慧所折 服。第三节课由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杨荣老师执教由“相反“想到的 正数、负数的概念较为简单,但如何让学生自然而充分地感知其意义显得尤为重 要。课堂上,我校五年级的孩子们与老师配合默契,他们知识渊博,头脑灵活, 思维开阔,发言时不急不躁,侃侃而谈,某些同学有了疑问,立刻就有其他同学 站起来为他作详细解答,向与会教师们展现出了我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风。三节课结束了,台下听课的老师们意犹未尽,由衷的为三位作课教师的教学 魅力而鼓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