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行业人才流失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904953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体行业人才流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媒体行业人才流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媒体行业人才流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媒体行业人才流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媒体行业人才流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媒体行业人才流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体行业人才流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媒体行业人才流失 中国记者2021年第12期“焦点”栏目刊出35岁:走,还是留?关注媒体人才流失现象系列文章,在新闻界引发一定反响。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近十年的新闻从业经历让本文作者对此也深有感慨。不止一个好友选择离开,在各自的单位竞岗结束没多久。没有意外,却抹不去悲凉。在媒体干了快要十年之久,见多了一个个好友从传统媒体跳到新媒体,也见多了一个个好友从媒体转型为相关行业的品牌宣传方,不过却鲜见从相关行业转到媒体。反观十年之前,笔者有好多个同事从现在如日中天的银行、证券行业转行而来。十年之间,世道已经轮回。人才的流失,是纸质媒体在行业竞争中优势下滑的一个征兆。然而,任由人才的流失,又怎样确保

2、纸质媒体的新闻质量。现实中,纸质媒体给不了记者很高的待遇,不过,最少能够给记者一个能够仰视的阶梯。行业差距拉大媒体待遇相对落后以广州日报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已经跃居广州的纳税大户,最辉煌的时候曾经名列第二,上缴税款1亿多元。现在,急忙十年已过,广州日报依然是中国平媒的经营老大,年度广告额超出18亿元,不过在广州的纳税大户上。已经见不到广州日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银行、房企、汽车等企业,她们的年度纳税额,就超出了一家媒体整年的营业总额。媒体,作为一个行业而言,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其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落后,其经济地位急剧下降。和之相对应的,是媒体从业人职员资待遇的相对下降。一篇汇报文学

3、追随太阳升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创业传奇描述,早在十年之前,记者的月薪就已经超出万元,而在十年以后,记者的月薪依旧停留在这一水平,可能略有上升。行业内的薪资增加停滞,不过行业外的薪资在不停增加。在广东的财经记者圈曾经有一个传闻,一位平媒老总带着些炫耀的口吻向一位金融企业的传媒主管探询工资待遇,“你们的工资待遇怎样,我们的记者一年要发16个月的工资呢。”这名主管笑笑,没有作答,实际上,她的年底奖就相当于记者一年的工资了。媒体的工资待遇甚至赶不上社会的平均增加水平。就广州的平均工资而言,2021年时仅为1592元,2021年已经涨到4904元,十年间增加了两倍多。媒体是一个需要有理想、有思想、有追求的

4、行业,但理想往往敌不过现实。在十年之前,进了媒体行业的人在同学中算是高收入者,不过十年过去了,当你发觉在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而其它同学的收入已经是你的两倍甚至更多的时候,心理落差便出现了。于是,从业多年的记者纷纷开始寻求出路。“我们线上的记者,有哪一个不是挖空心思想转行的。”一名好友告诉笔者。这现象在产业记者、财经记者中尤为突出。发展平缓上升空间受限前很快,南方几大报纸,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报广州日报等均开展了内部竞岗。尤其是某报,离上一次的竞聘已经足足过去了五六年,从而也积压了数百名含有十年左右工作经历的记者和尤其是基层往中层的竞岗平均百分比高达8:1,有些岗位甚至是15:1。僧多粥少,悲剧已经注

5、定。有媒体好友这么描述,这一场竞聘伤了三代人的心,部分老中层兢兢业业几十年上不去,难过了;部分基层骨干辛辛劳苦十年换不来一点认可,难过了;部分年轻记者看到头顶黑压压一片上升无望,难过了。媒体,很多还是机关,受其发展所限,升个职比公务员还难。十年之前,你是个记者,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以后,你还是记者;而反观其它行业,十年之间,只要不那么糟的话,基础你能够当上一个总监了。位置,意味着资源;位置,也意味着平台和空间,不过因为发展基础成熟,位置就那么区区多个,总有些人要落选。为此,不少报纸也做出了调整。比如南方日报的升职通道就比较快,它采取的是“给头衔活照千”的方法,用一个“虚名”对记者的业绩给了

6、认可,也给记者对外交往提供平台。羊城晚报也有很多类似职位,这对于羊城晚报长久积累的大量资深记者来说,也相当于一个肯定。在有些报纸,为了平衡关系,甚至一个位置增设了两名同等级的中层,也只能说是位置太少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了。一名参与竞聘的好友很无奈地表示,并不是说自己的官瘾有多大,不然的话早在十年之前就选了公务员不会来当记者。不过当自己工作十多年,发觉当年的小通讯员全部成了处长,自己的同学基础成了中层之时,这种落差给自己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你不比他人差,甚至比他人更敬业更专业,却无法得到认可,实际上意味着自己在往下走。一名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表示,媒体从业人员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高学历,发展是每一个人的

7、职业需求,升迁无望、过低的天花板无异于在赶人走。一名好友在选择离开时也很纠结,她放不下辛劳耕耘了十多年的新闻生涯,也割舍不了自己的新闻理想主义情节,不过当她想到若干年以后才有一个升职可能,而胜者未必是她时,最终还是走了。新媒体冲击前景不明朗和传统媒体不一样,这几年,新媒体发展蒸蒸日上,并挤压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网络发展较快的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国外媒体的衰退,更是让纸质媒体的前景蒙上厚重的阴影。依据艾瑞最新公布的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广告关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成亿,同比增加,已经比报纸广告亿高出了亿。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显著,2021年有可能会达成干亿规模。报业受到了冲击,从业人员岂能置身事外。即使传统媒体还有机关等很多体制优势,不过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用“前景”和“钱景”挖走了不少传统媒体骨干。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纸质媒体从业人员往往会这么宽慰自己:不论媒体形态发生怎样的改变,一直部需要做媒体的人。这话没错,问题是,你是选择做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还是做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当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相对新媒体日渐降低的时候,其待遇和发展空间往往也难占优势,又用什么力量来阻挡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辛辛劳苦培育起来的人力资源的虎视眈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