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例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89951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例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例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例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例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例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例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呼唤诚信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框题系五上品德与社会第三课课程。本框题分为三个目:第一目“社会生活中的信用”,主要是通过展示生活中人们为什麽要签订协议、合同和做出承诺以及作用;第二目“诚信要靠行动来打造”,分析不管什麽时侯 信用二字不能丢;第三目“活动天地回归诚信大行动”,用调查方法,找出本地诚信方面问题,然后提出我们的诚信主张和措施。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廉耻篇内容和“八荣”“八耻”,以三国人物关公“忠、义、仁、勇”之“忠、义”,插入二目,阐述现代文明基于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和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二、学情分析小学生通过背诵古诗和老师介绍的

2、一些古代人物,学生掌握了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等相关文化知识,为学习本课做了相对应的知识铺垫。从生活体验来讲,他们对传统文化已有一定生活体验,这有利于本课的教学。同时,随着教学对象年龄增长和知识积累,对传统文化有了一定归纳水平和分析、综合水平,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所以在教学中应直视并反思传统文化继承流失的现状。所以,从思想方面来说,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三、设计思想本框题在设计上遵循新课程生活化的理念,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做到把理论性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其领悟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进而树立准确看待传

3、统文化的态度。针对已有的学情以及本课的实际内容,本课采取“对话式”和“情境质疑”教学模式实行教学,及通过“创设情景 激学导思设疑探究 引议释疑迁移拓展 学以致用” 和“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互动展开教学的活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主动地探究、讨论问题,使水平得以培养和提升。四、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相关内容,联系我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理解和接受水平,特拟定本案。 1、知识目标:(1)明确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对传统文化的准确态度(2)感悟传统文化

4、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善于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2、水平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2)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准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继承者和享用者。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特点)六、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安排1教师主导活动:(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说一说“约定”、“ 承诺”的意思。(2)布置学生就本地的民间习俗、

5、宗教文化、传统工艺、古代建筑、遗迹,传说故事等搜集整理。2、学生主体活动:(1)完成课前预习。(2)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报刊杂志,或从网络及到实地调查访问获得相关资料。(二)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公安部30条便民利民措施(户籍管理)1、思考问题你知道这是什麽?2、说一说“约定”、“ 承诺”的意思。3、你知道三国人物关公吗?用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切入,即体现政治课的时效性,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引出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注重身边的文化,用生活体验理解文化。新课教学1、 设问:你见过合同书吗?(农村土地承包合同)2、假如你同别人约会,有人失约了,有何感

6、想?它有何作用?学生相互说一说,体会诚信故事:关公“忠、义、仁、勇”传递着“诚、信”意识,在海峡两岸、港澳及海外华人华侨间起着联系乡谊、敦睦亲情的作用。指出: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特点,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一)社会生活中的信用1传统习俗2、传统文化 为什么很多人都共奉关公?说明什么?你对关公文化了解多少?你能说出当阳的一些传统习俗 吗? 展示市每年的“三月三”活动图片(歌会)引出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特点。同时引导说明传统文化要适合时代发展才能源远流长,得出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点。3传统文艺创设情境:展示我校科技文艺节文艺节目。展示当阳传统文艺相关图片。通过展示传

7、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引导学生正视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的重要意义。4传统建筑 学生展示当阳古建筑相片 设问:同学能否介绍下玉泉寺建筑的特点和历史?并列举其它传统建筑。学生活动:观后感 引导学生观察传统建筑与多种宗教文化(特别佛教文化)的融合,以此展示出传统思想。5传统思想 比较:古代的“大同世界”、近代的“天下为公”和当今的“和谐社会”思想结合书本思考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说明传统思想的“继承性”和在今天社会的“作用”。并引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三)活动天地回归诚信大行动用调查方法,找出本地诚信方面问题,然后提出我们的诚信主张和措施。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提倡“诚信为本”?通过

8、“问”文化,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四)传统文化双重作用两岸民众共奉关公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个缩影。思考下关公文化对海峡两岸有何影响?为什么?传统文化对现今社会的影响是否都相同?你能否举例说明?学生展示二十四孝图,并就“埋儿奉母”和“卧冰求鲤”进行图文讲解。要求学生进行反思。 “析”文化通过讲故事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五)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结合“八荣”“八耻”,加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并结合校园艺术节,让学生谈谈参加文化活动的感想。 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辩”文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9、。课堂总结归纳延伸:为了巩固这一部分的内容,同学们进行诚信格言搜集。(围绕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继承、怎么样继承展开学习。得出结论: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学们进行辩论 师生共同小结,一方面有利于现场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的补缺补漏,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习能力。延伸思维 布置作业 举办一期关于“当阳传统文化面面观”的班刊。要求每一小组(8个)根据所探究的内容进行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专长,力求有所创新。设计这个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在活动中感悟所学的知识。七教学小结与反思“关公文化”是近年来华人很崇尚的经典文化之一。 当阳是三国

10、古战场,学生深知者虽少,可听闻者众多,故学习投入快。本堂课通过地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引出“传统文化”的课题。选材典型,环节精巧,教法灵活,活动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对话教学,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对当阳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堂课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和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的“五位一体”;学生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既是合理使用音像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也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总体来讲,本节课要以教师的经典积累程度为基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手段,通过“平等对话为基础,倾听对话为保障,启发对话为动力,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为对话手段”,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互动”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情境,引人入胜,以“润物细无声”之势达到中华传统文化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