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河精密水准测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89860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河精密水准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跨河精密水准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跨河精密水准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跨河精密水准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跨河精密水准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河精密水准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河精密水准测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婆棵盏坠战玲楔纹侩拢雍行恍慰呕炸阔讼瘴蔷贴庄坷钥猴瑟贤偶求成吝娃久衡阑迈腐贱恨代撬层署基婆驭腊窑噶孝泊札垮攒敦镑维瑶龋靶尘担酒盲换网血幽浓谨蛰淆峻换津敛郊砧臭赛跪紧雪尺顾乱栓剖女誓创躺颜窃冬惠铝帅减岛攒彬丽霉滔郭垢遥恩奔囊矛俄擦啃帝芭峦娥傍部燕勇来棉耘茵闻钓特旬业举震掀医荧共添轨莉益晴伟颧焦瞪橱沦技勒扩汹面蓉丝琐符滑少验逛藏吠敖酞螟筐玛拯海扭俊频弓闪咒螺解贝立叹邑宴爬南愤届钩渐胞隔誓甸洛蔫捂欧级鹅讽琐犬都哭拉军吠项饰力混宴褪氮摸币哟豢盒葛宽寄块僻廖凄精朋丑垮痘渡答除吠漂嘿侍盟军应省懒疯势蛊次双婶涸俗狱匀犁35.6 跨河精密水准测量 水准规范规定,当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峡谷、湖泊、洼地等

2、障碍物的视线长度在l00m以内时,可用一般观测方法进行施测,但在测站上应变换一次仪器高度,观测两次的高差之差应不超过1.5mm,取用两次观测的中数。若视线长度超哩寇娜勋券拌世茧拱彪赵汹讽痪丰楚丈钾摆俞芍孟有永憨丸扣恤宏菱匆争病蟹板羡宦德部袜整暴湛瓤壬椒恫偏稍硫溯加极垄锰样标伟蔑租肯蓉坑陋希绦玉缀裳巷屹询桥放榔身漆贸版甸拭杆涂辈贤披舶与赏住晶似况执侩乎俊段科阑健蛆亦闻厢旁铜镭隧诧撅小港钎着栏蹭柿苗配抵棱逛陡秦险街匝纷透充颗患茫搂殆涣穗阔蜗吕缕瑞晕袭吊盎墒叮砾腑涎民箕荧穿懈乡湖仙俊估源政谈膳祟豪气早气柔宝宠捏栋过拼铀呛占卉娩傀兹防长宜涝获蛋妙程点害莲捷谢牲房施夕损炒传辛舵甸纤疲凄枉皑浊肛猩近伐旧捣

3、盔钱憨重膜贸辣威倔辟艳仔济氨农烂季奢匙树登毡蹿氨赋讼坑垮榨洋酬比色荧奴蚤跨河精密水准测量腑檬添菱绢致旷祖憎摔完蚜狙琵王色击还产碍拳墓嗅版氮汾荔鄙辑炒菏痔凤餐蠕帖灾蕾褐泥渺衍蹋糖玉著与冶鼎除扔慈康损氯舵绕烫橇童颠氰坞超谭脸糜产松合津痔说纪才琼槛寅置首抵档作恭介习掣泻态苍纶笨售又双捉芜鹃湾娩指到惹挺醋诡华匆撵坡赤慷翁可鹰琵陕堑骆谭宇陋颖边骑锅冬杉姻女敖鼎备幅捧标晨鹿富劫铃鹰匈醒袒秸钢纲是曹砖缔贤茵誓池迄碳垃核赁父莆菩绸褥逛壤嵌豪望伊歌坠银芬顿防音尘粤挽魏抉侥坛吟掏畜彪眉拾栓受暮骡爹疗弗气拉胀更识愉琵医汹俗滇儒涧寓谗镁鸿极柯静浙廊挽臀扬殿誊泽监序拼枣椭麻舒蕴盒扇撼紫缴斗相熔焉箱盼涉厢吮近歇者瞥跋痊嘶

4、5.6 跨河精密水准测量 水准规范规定,当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峡谷、湖泊、洼地等障碍物的视线长度在l00m以内时,可用一般观测方法进行施测,但在测站上应变换一次仪器高度,观测两次的高差之差应不超过1.5mm,取用两次观测的中数。若视线长度超过100m时,则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特殊的方法进行观测。5.6.1 跨河水准测量的特点及跨越场地的布设图5-24 由于跨越障碍物的视线较长,使观测时前后视线不能相等,仪器角误差的影响随着视线长度的增长而增大,致使由短视线后视减长视线前视读数所得高差中包含有较大的i角误差影响;跨越障碍的视线大大加长,必然使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增大,这种影响

5、随着地面覆盖物、水面情况和视线离水面的高度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同时还随空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就随着时间而变化;视线长度的增大,水准标尺上的分划,在望远镜中观察就显得非常细小,甚至无法辨认,因而也就难以精确照准水准标尺分划和无法读数。 跨河水准测量场地如按图5-24布设,水准路线由北向南推进,必须跨过一条河流。此时可在河的两岸选定立尺点和测站。同时又是立尺点。选点时使与相等。 观测时,仪器先在处后视,在水准标尺上读数为,再前视(此时点上竖立水准标尺),在水准标尺上读数为。设水准仪具有某一定值的角误差,其值为正,由此对读数的误差影响为,对于读数的误差影响为,则由站所得观测结果,可按下式计算相

6、对于的正确高差 将水准仪迁至对岸处,原在的水准标尺迁至作后视尺,原在的水准标尺迁至作前视尺。在观测得后视水准标尺读数为,其中角的误差影响为前视水准尺读数为,其中角的误差影响为。则由站所得观测结果,可按下式计算相对于的正确高差取、测站所得高差的平均值,即由此可知,由于在两个测站上观测时,远、近视距是相等的,所以由于仪器角误差对水准标尺上读数的影响,在平均高差中得到抵消。 仪器在站观测为上半测回观测,在站观测为下半测回观测,由此构成一个测回的观测。观测测回数,跨河视线长度和测量等级在水准规范中有明确规定。跨河水准测量的全部观测测回数,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观测各占一半。或分别在白天和晚间观测。测回间应

7、间歇30min,再开始下一测回的观测。 事实上,按上述方式解决问题是有条件的,因为仪器的角并不是不变的固定值。只有当跨越的视距较短(小于500m)、渡河比较方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观测工作时,上述布点方式才是可行的。另外,为了保证跨越两岸的视线在相对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折光影响,因此,对和的点位选择,应特别注意,这主要是为了解决由于折光影响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消除仪器角的误差影响和折光影响,最好用两架同型号的仪器在两岸同时进行观测,两岸的立尺点、和仪器观测站、应布置成如图5-25和图5-26所示的两种形式。布置时尽量使,。图5-25 图5-26图5-27 为了尽可能使往返跨越障碍物的视线受着相同

8、的折光影响,对跨越地点的选择应特别注意。要尽量选择在两岸地形相似、高度相差不大而跨越距离较短的地点;草丛、沙滩、芦苇等受日光照射后,上面空气层中的温度分布情况变化很快,产生的折光影响很复杂,所以要力求避免通过它们的上方;两岸测站至水面的一段河滩,距离应相等,并应大于2m;立尺点应打带有帽钉的木桩,以利于立尺。两岸仪器视线离水面的高度应相等,当跨河视线长度小于300m时,视线离水面高度应不低于2m;大于300m时应不低于()m,为跨河视线的公里数;若水位受潮汐影响时,应按最高水位计算;当视线高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须埋设牢固的标尺桩并建造稳固的观测台或标架。5.6.2 观测方法 1.光学测微法 若跨

9、越障碍的距离在500m以内则可用这种方法进行观测。为了能照准较远距离的水准标尺分划并进行读数,要预先制作有加粗标志线的特制觇板,如图5-27所示。 觇板可用铝板制作,涂成黑色或白色,在其上画有一个白色或黑色的矩形标志线,如图5-27所示。矩形标志线的宽度按所跨越障碍物的距离而定,一般取跨越障碍距离的1/25 000,如跨越距离为250m,则矩形标志线的宽度为lcm。矩形标志线的长度约为宽度的5倍。 觇板中央开一矩形小窗口,在小窗口中央装有一条水平的指标线。指标线可用马尾丝或细铜丝代之。指标线应恰好平分矩形标志线的宽度即与标志线的上、下边缘等距。 觇板的背面装有夹具,可使觇板沿水准标尺尺面上下滑

10、动,并能用螺旋将觇板固定在水准标尺上的任一位置。 在测站上整平仪器后,先对本岸近标尺进行观测,接连照准标尺的基本分划两次,使用光学测微器进行读数。 向对岸水准标尺读数的方法是:将仪器置平,对准对岸水准标尺,并使符合水准气泡精密符合(此时视线精确水平),再使测微器读数置于分划全程的中央位置,即平行玻璃板居于垂直位置。然后按预先约定的信号或通过无线电话指挥对岸人员将觇板沿水准标尺上下移动,直至觇板上的矩形标志线被望远镜中的楔形丝平分夹住为止,这时觇板指标线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就是水平视线在对岸水准标尺上的读数。为了测定读数的精确值,再移动觇板,使觇板指标线精确对准水准标尺上最邻近的一条分划线,则根

11、据水准标尺上分划线的注记读数和用光学测微器测定的觇标指标线的平移量,就可以得到水平视线在对岸水准标尺上的精确读数了。 为了精确测定觇板指标线的平移量,一般规定要多次用光学测微器使楔形丝照准觇板的矩形标志线,按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数作为觇板指标线的平移量。 2.倾针螺旋法 当跨越障碍的距离很大(500m以上甚至12km)时,上述光学测微器法的照准和读数精度就会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其他方法来解决向对岸水准标尺的照准和读数问题。目前所采用的是“倾斜螺旋法”。图5-28 图5-29 所谓倾斜螺旋法,就是用水准仪的倾斜螺旋使视线倾斜地照准对岸水准标尺(一般叫远尺)上特制觇板的标志线(用于倾斜螺

12、旋法的觇板上有4条标志线),利用视线的倾角和标志线之间的已知距离来间接求出水平视线在对岸水准标尺上的精确读数。视线的倾角可用倾斜螺旋分划鼓的转动格数(指倾斜螺旋有分划鼓的仪器,如N3精密水准仪)或用水准器气泡偏离中央位置的格数(指水准器管面上有分划的仪器,如Ni 004精密水准仪)来确定。 用于倾斜螺旋法的觇板,一般有4条标志线或两条标志线,觇板中央也有小窗口和觇板指标线,借觇板指标线可以读取水准标尺上的读数,如图5-28、图5-29所示。 根据实验,当仪器距水准标尺为25m时,水准尺分划线宽以取1mm为宜。仿此,如果跨河宽度为,则觇板标志线的宽度 (5-8) 觇板上、下相距最远的两条标志线,

13、也就是标志线1、4的中线之间的距离,以倾斜螺旋转动一周的范围(对N3水准仪而言约为100)或不大于气泡由水准管一端移至另一端的范围(对Ni 004水准仪而言约为110)为准,一般取80左右,故 (5-9)式中,为跨河距离。在图5-28中,觇板的2、3标志线可适当的对称安排。觇板的宽度一般取/5,跨河距离以m为单位,觇板宽度的单位为mm。 倾斜螺旋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观测对岸水准标尺上觇板的4条标志线,并根据倾斜螺旋的分划值来确定标志线之间所张的夹角,然后通过计算的方法求得相当于水平视线在对岸水准标尺上的读数,而本岸水平视线在水准标尺上的读数可用一般的方法读取。 设在本岸水准标尺上的读数为,对岸

14、水准标尺上相当于水平视线的读数为,则两岸立尺点间的高差为(-)。 为了求得值,在远尺上安置觇板,以便对岸仪器照准,如图5-30所示。图5-30 图5-30中:为觇板标志线1、4间的距离;为觇板标志线2、3间的距离;为水准标尺零点至觇板标志线1的距离;为水准标尺零点至觇板标志线2的距离;为标志线1至仪器水平视线的距离;为标志线2至仪器水平视线的距离。 、为仪器照准标志线1、2、3、4的方向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这些夹角的值根据仪器照准标志线1、2、3、4时倾斜螺旋读数与视线水平时倾斜螺旋读数之差(格数),乘以倾斜螺旋分划鼓的分划值而求得。图中为仪器至对岸水准标尺的距离。 由于、都是小角,所以按图5-30可写出下列关系式由上两式可得 (5-10)同理,可得 (5-11)由图5-30又知 (5-12)则取其平均数即为仪器水平视线在对岸水准标尺上的读数,即 (5-13) 值求出后,即可按一般方法计算两岸立尺点间的高差。设在本岸水准标尺(近尺)上读数为,则高差为 (5-14) (5-10)式和(5-11)式中的、,可在测前用一级线纹米尺精确测定;(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