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随堂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897891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随堂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随堂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随堂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随堂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随堂练习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金版教程】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随堂对点练习 新人教版如图阴影区域是我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据此回答12题。1. 关于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上海以迁移扩散方式将产业转移到合肥、芜湖B. 临江的芜湖城市等级高于合肥,承接能力更强C. 皖江城市带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高耗能企业转入D.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促进了区域城市发展答案:D2. 从产品生命周期及其生产环节来看,下列产业最可能由长三角地区转移到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或环节是()A. 处于研发初期产业B. 处于成熟期产业C. 产品设计环节 D产品销售环节

2、答案:B下图为某区域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读图完成34题。3. IT产业在东亚国家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中,顺序正确的是()A. 乙 B乙C. 乙 D乙解析: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乙是日本,地分别为中国珠三角、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IT产业在东亚地区的转移顺序应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故C选项正确。答案:C4. 图中()A. 甲可高层次承接新一轮的全球IT产业转移B. 乙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可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C. 目前两地的IT产业集聚趋势明显D. 三地应加大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解析:三地位于中国大陆地区,主要在IT产业

3、生产中承担加工和组装环节,附加值低,今后应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研发环节的发展,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故D正确;甲是美国,是IT产业移出国,故A错误;乙是日本,劳动力成本高,故B错误;目前两地IT产业逐步向其他地区转移,集聚趋势并不明显,故C错误。答案:D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A国的位置示意图。材料二A国多山,沿海一带有狭小平原。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年降水量大。A国交通发达,新干线高速铁路运量大、速度快,高速公路遍及全国,海运突出。材料三A国是世界上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许多产业在A国高度发展,包含消费性电子、汽车、半导体、光纤、光电、多媒体、影印机、高级食

4、品等。(1)试描述A国地与地降水的季节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试分析A国交通发达的主要原因。(3)20世纪60年代起,A国一些产业开始向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转移,这会对该国产生哪些影响?解析:第(1)问,地与地降水出现季节差异的原因应主要从两地的季风与地形角度分析。第(2)问,交通发达的原因应主要从地理位置、科技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第(3)问,产业转移的影响应主要从产业结构和就业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差异:地降水量冬季大于夏季,地降水量夏季大于冬季。原因:地位于日本海沿岸,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地位于太平洋沿岸,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2)A国为群岛国家,四面临海,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适宜发展海运;A国经济实力强,科技发达,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科技保证;A国地狭人稠,交通运输需求量大。(两点即可)(3)失业率上升;促进产业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