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0和1-语义符号化、符号计算化与计算自动化练习题答案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89630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0和1-语义符号化、符号计算化与计算自动化练习题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2章0和1-语义符号化、符号计算化与计算自动化练习题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2章0和1-语义符号化、符号计算化与计算自动化练习题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2章0和1-语义符号化、符号计算化与计算自动化练习题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2章0和1-语义符号化、符号计算化与计算自动化练习题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0和1-语义符号化、符号计算化与计算自动化练习题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0和1-语义符号化、符号计算化与计算自动化练习题答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符号化、计算化与自动化1、易经是用0和1符号化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典型案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易经既是用0和1来抽象自然现象,同时又不单纯是0和1,起始即将0和1与语义“阴”和“阳”绑定在一起;(B)易经本质上是关于0和1、0和1的三画(或六画)组合、以及这些组合之间相互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 (C)易经仅仅是以自然现象为依托,对人事及未来进行占卜或算卦的一种学说; (D)易经通过“阴”“阳”(即0和1)符号化,既反映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又能将其映射到不同的空间,反映不同空间事务的变化规律,例如人事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答案:C解释:本题考核内容:考核0和1与易经A A的描

2、述完全正确;B B的叙述也完全正确;C不正确,易经不仅仅以自然现象为依托,对事及未来进行占卜或算卦的一种学说,他还是将现象抽象为符号,进行符号组合,利用符号组合表达自然现象;DD的表述完全正确,易经既反映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还反映不同空间事物的变化规律;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易经”的“1.11.4”视频。2、易经的乾卦是从“天”这种自然现象抽象出来的,为什么称其为“乾”而不称其为“天”呢?_。 (A)易经创作者故弄玄虚,引入一个新的名词,其实没有必要;(B)易经的“乾”和“天”是不同的,“乾”是一种比“天”具有更丰富语义的事物;(C)“天”是一种具体事物,只能在自然空间中

3、应用,若变换到不同空间应用,可能会引起混淆;而“乾”是抽象空间中的概念,是指具有“天”这种事务的性质,应用于不同的空间时不会产生这种问题; (D)易经创作者依据阴阳组合的符号特征,选择了更符合该符号的名字“乾”。答案:C解释:本题考核内容:考核0和1与易经A不正确,易经并不是故弄玄虚的;B不正确,易经中“乾”为“天”,“乾”是抽象空间中的概念,是指具有“天”这种事务的性质所以B并不正确;C完全正确,“天”是具体事物,“乾”是抽象概念;D不正确,“乾”并不是因为阴阳组合而命名的;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易经”的“1.11.4”视频。3、易经的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_。(A)社会/自

4、然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符号化,即利用符号的组合及其变化来反映社会/自然现象及其变化,将看起来不能够计算的事物转换为可以计算的事物;(B)任何事物只要符号化,就可以被计算;(C)符号化,不仅仅是数学符号化;任何事物都可以符号化为0和1,也就能进行基于0和1的运算; (D)符号的计算不仅仅是数学计算,符号的组合及其变化同样也是一种计算,这种计算可以基于0和1来实现。(E)上述全部。答案:E解释:本题考核内容:考核0和1与易经A说法完全正确;B的说法也正确,只要被符号化,就可以被计算;C完全正确,任何事物都可以符号化为0和1,也就能进行基于0和1的运算;D正确,符号的计算不仅仅是数学计算,符号的组合

5、及其变化同样也是一种计算,这种计算可以基于0和1来实现;E鉴于ABCD都正确,所以选择E;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易经”的“1.11.4”视频。4、逻辑运算是最基本的基于“真/假”值的运算,也可以被看作是基于“1/0”的运算,1为真,0为假。关于基本逻辑运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与”运算是“有0为0,全1为1”;(B)“或”运算是“有1为1,全0为0”; (C)“非”运算是“非0则1,非1则0”; (D)“异或”运算是“相同为1,不同为0”。答案:D解释:本题考核内容:考核与 或 非等逻辑运算A正确,与运算确实是“有0为0,全1为1”B正确,或运算确实是“有1为1,全

6、0为0”C正确,非运算确实是“非0则1,非1则0”D不正确,异或运算应该是“相同为0,不同为1”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逻辑”的“2.12.4 ”视频。5、假设M=真,N=假,K=真,问下列逻辑运算式的计算结果是真还是假? (1) (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_。(A) 真;(B) 假答案:B(2) (M AND N) AND (NOT M) AND (NOT N)。_。(A) 真;(B) 假答案:B(3) (M OR N) AND (NOT M) OR (NOT N)。_。(A) 真;(B) 假答案:A(4) (M OR (NOT N)

7、OR K) AND (NOT M) OR (N AND (NOT K)。_。(A) 真;(B) 假答案:B解释:本题是使学生体验逻辑运算,把真1,假0(1) 化为0,1,表达式为:(1 and 0)or (0 and 1)=0 假 选B;(2) 化为0,1,表达式为:(1 and 0)and (0 and 1)=0假 选B;(3) 化为0,1,表达式为:(1 or 0)and(0 or 1)=1真 选A;(4) 化为0,1,表达式为:(1 or 1 or 1)and (0 or (0 and 0)=0假 选B;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逻辑”的“2.12.4 ”视频。6、假设M=

8、1,N=0,K=1,问下列运算式的计算结果是0还是1? (1) (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_。(A) 1;(B) 0答案:B(2) (M AND N) AND (NOT M) AND (NOT N)。_。(A) 1;(B) 0答案:B(3) (M OR N) AND (NOT M) OR (NOT N)。_。(A) 1;(B) 0答案:A(4) (M OR (NOT N) OR K) AND (NOT M) OR (N AND (NOT K)。_。(A) 1;(B) 0答案:B解释:本题是使学生体验基于逻辑的0、1运算。(1) 表达式为:(1 and 0

9、)or (0 and 1)=0 选B;(2) 表达式为:(1 and 0)and (0 and 1)=0 选B;(3) 表达式为:(1 or 0)and(0 or 1)=1 选A;(4) 表达式为:(1 or 1 or 1)and (0 or (0 and 0)=0 选B;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逻辑”的“2.12.4 ”视频。7、已知:M、N和K的值只能有一个1,其他为0,并且满足下列所有逻辑式:(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 = 1; (NOT N) AND (M AND (NOT K) OR (NOT M) AND K) = 1; (NO

10、T N) AND (NOT K) = 1;问:M、N、K的值为_。(A)0,1,0;(B)1,0,0;(C)0,0,1;答案:B解释:本题考核内容:考核与 或 非等逻辑运算A不正确,将M,N,K分别以0,1,0带入,第一个式子不满足;B正确,将M,N,K分别以1,1,0带入,第一个式子不满足三个式子均满足;C不正确,将M,N,K分别以0,0,1带入,第三个式子不满足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二章视频“2. 0和1与逻辑”的“2.12.4 ”视频8、已知:关于Si和Ci+1的逻辑运算式如下:Si = (Ai XOR Bi) XOR Ci Ci+1 = (Ai AND Bi) OR (Ai XOR Bi)

11、AND Ci) ,问:(1) 如果Ai = 1,Bi = 0,Ci = 1,则Si,Ci+1 的值为_。(A)0,0;(B)0,1;(C)1,0;(D)1,1;答案:B(2) 如果Ai = 1,Bi = 1,Ci = 1,则Si,Ci+1 的值为_。(A)0,0;(B)0,1;(C)1,0;(D)1,1;答案:D解释:本题是使学生体验逻辑的0,1运算(1) 将Ai = 1,Bi = 0,Ci = 1带入,得Si =(1 XOR 0)XOR 1=0;Ci+1 =(1 and 0)or (1 XOR 0)and 1)=1,选B;(2) 将Ai = 1,Bi = 1,Ci = 1带入,得Si =(1

12、 XOR 1)XOR 1=1;Ci+1 =(1 and 1)or (1 XOR 1)and 1)=1,选D; 9、逻辑的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_。(A)逻辑运算可以被认为是基于0和1的运算,其本质是一种基于位的二进制运算;(B)形式逻辑的命题与推理可以基于0和1的运算来实现; (C)硬件设计的基础理论-布尔代数,即是将逻辑与0和1的运算结合起来的一种数字电路设计理论; (D)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计算机的0和1运算是相通的。(E)上述全部。答案:E解释:本题考核内容:0和1与逻辑A逻辑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推理和命题,推理即判断,命题简单来所是表现真假,因此可用0与1来表现。B形式逻辑的命题与推理都是判断

13、事物真假,两种状态可用0和1的运算来实现。C硬件设计可实现布尔代数与或非运算,将逻辑与0和1的运算结合起来。D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可通过语义符号化为“真”与“假”的逻辑思维具体参考:第二章视频2.1“0和1与易经”,2.2“0和1与逻辑”,2.5“0和1与电子元件”10、将十进制数126.375转换成二进制数,应该是_。(A) 0111 1110.0110(B) 0111 1110.1110 (C) 0111 1100.0110(D) 0111 1100.1110 答案:A解释:本题考核内容:0和1与数值运算思考过程:27=128126.42526=64,2-1=0.50.375整数部分:126=

14、128-2=27-2=1000 0000-0000 0010=0111 1110 也可采用除2取余。小数部分:0.375*2=0.75,取整0, 0.75*2=1.5取整1,小数位余数:0.5*2=1.0,取整1,小数位余0,结束,结果为0.0110具体参考:第二章视频2.3“0和1与非数值性信息”11、将十六进制数586转换成16位的二进制数,应该是 。(A) 0000 0101 1000 0110 (B) 0110 1000 0101 0000(C) 0101 1000 0110 0000 (D) 0000 0110 1000 0101答案:A解释:本题考核内容:0和1与数值运算过程:十六进制数1位对应4位二进制数,5为0101,8为1000,6为0110,连在一起就是0000 0101 1000 0110,当然也可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重在理解数值转换。具体参考:第二章视频2.3“0和1与数值性信息”12、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A|B|C|D。(A) (453)8 (B) (12B)16(C) (20B)12 (D) (300)10答案:D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