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四 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89433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四 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四 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四 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四 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四 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四 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四 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提升练 三十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苏锡常镇四市联考)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东北油气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海上油气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西北油气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

2、风气候区A.B.C.D.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增强能源供应安全A.B.C.D.【解析】1选B,2选C。第1题,西南油气进口通道经过地形崎岖的云贵地区,施工难度大,西北油气进口通道沿线地处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叙述错误。第2题,石油为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我国原油进口出现“四面八方”的格局,实现进口渠道多元化,可以有效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增强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

3、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3、4题。年份“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价格/美元m-3水量/亿m3价格/美元m-3水量/亿m319910.1010.120.148.1519920.042.340.061.9719930019940.042.720.062.093.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北部地区湿润多雨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B.C.D.4.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

4、资源充足【解析】3选B,4选D。第3题,以正选法为例:项,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州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不正确;项,根据图中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州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正确;项,根据图中的纬度可知,该州北部纬度较高,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中部和南部纬度较低,光热充足,适合作物的生长,正确;项,根据图中居民点的分布可知,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正确。第4题,运作“水银行”的目的是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说明在“不需要调剂”时,就没有水的交易;该州中部和南部地区聚落密集、农业用地集中,不论是节水技术的改进,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水价过高,均不会出现水的“0

5、”交易,只有中部和南部水资源充足时才会出现水的“0”交易。【知识拓展】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加州调水工程是一项宏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输水渠道南北绵延千余千米,纵贯加州,其输水能力各渠段不同,设计最大渠段输水流量达509m3/s,年调水总量达140余亿m3,为加州南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现已发展灌溉面积133多万hm2,使加州南部成为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出口基地,并保证了以洛杉矶为中心的1 700多万人口的生活和工业等用水。(2017衡水中学模拟)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结合

6、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5、6题。5.该工程()A.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D.因地势原因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6.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B.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降低C.在千岛湖作为取水口,将会减小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解析】5选A,6选C。第5题,可用排除法来作答。该输水线路基本与富春江流向一致,则可自流;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说明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杭州附近有水库,应该是其水源地。第6题,依上题分析,千岛

7、湖水直达杭州,则水质有很大改善。注意沿线采用管道输水,不会对沿线水质、水量有太大影响。(2017西安模拟)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79题。7.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8.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C.市场需求量大D.运营成本低9.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实现西部

8、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A.B.C.D.【解析】7选B,8选C,9选B。第7题,该管线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第8题,油库扩建,归根结底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第9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读Z河流域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关于图中Z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Z河流是我国汛期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B.河流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C.位于我国东南部,向东流入东海D.流域水系主要由西江、

9、东江和北江组成11.关于图中N工程的电力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电B.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C.以火电为主,以水电为辅D.火电【解析】10选D,11选B。第10题,图中Z河流为珠江,珠江水系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珠江未流经青藏高原,注入南海。第11题,图中N工程为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该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降水丰沛,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同时贵州、云南一带煤炭资源较丰富,因而输出的电力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7潍坊模拟)读我国煤炭及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简要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

10、程的原因。(2)“长三角”地区需要调入大量能源的原因有哪些?(3)西气东输工程还不能彻底解决“长三角”地区能源短缺问题,请你从开源方面提出两条缓解该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4)山西省除了通过公路、铁路运输直接向外输出煤炭外,还以何种形式向外输出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解析】第(1)题,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资源赋存和资源需求的空间分布不一致,二是大多数资源不可自行流动。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既与我国资源东少西多、资源需求东多西少的现状有关,也是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很大比例,导致我国环境质量下降),且今后我国油气开发的重点在西部地区。第

11、(2)题,“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源的需求量大,然而,从资源地区分布来看,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第(3)题,开源指寻找新的能源,包括多元化油气的来源,如从国外进口油气产品;还包括开发附近地(海)区的油气资源;还可以从开发其他类型资源入手进行分析。第(4)题,除煤炭外运外,山西省煤炭的输出还采用了变输煤为输电的方式,即在山西省建设火力发电站,然后将电力资源向我国东部电力需求较大的地区输送。这种方式减少了煤炭的运输量,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同时还减轻了电力输入区的环境污染,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答案:(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

12、重点在西部。(2)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不足。(3)从国外进口油气产品;充分利用近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核电、风能、海洋能等其他替代能源等。(4)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减轻对交通运输的压力;减轻对电能输入区的环境污染;产生的经济效益高。13.(能力挑战题)读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30分)(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哪些地区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试分析其产生过程。(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中线方案的调水地主要在丹江口水库,该

13、处海拔高于调入地区,基本可实现自流供水;同时汉江的水质较好。第(2)题,东线工程经过黄淮海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产生过程从潜水位上升、气候因素等方面分析。第(3)题,对调出区可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对调入区可从缓解能源紧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答案:(1)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水源地水质较好。(2)黄淮海平原。产生过程:沿岸地区潜水面低于东线北上江水的水位,东线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潜水面上升;又因为该段沿岸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短暂雨季外的其他时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产生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3)对调出区:推动西部(调出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或对调入区:缓解东部(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调入区)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大气)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输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