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892832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论: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辩论: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辩论: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辩论: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家好!谢谢对方辩友以点概面的诡辩,但遗憾的是对方明显存在许多漏洞,概念不明确,层次不清楚,对方辩友还不明白文凭的涵义,同时你们也在混淆代表与证明的关系。请问对方辩友,文凭和知识水平有何特征?我方观点认为,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让我们给大家明确辩题中的几个概念,根据辞海中的解释:“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两部分”。它起源于实践,并将在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是否拥有知识不是看他能背诵多少概念而是看他是否能在实践中运用,脱离了实践的知识也就不能称其为知识。“水平”是“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专业都是在不断发展中完

2、善的,任何一个衡量的标准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很明显“水平”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综上可以看出,知识水平是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低”“文凭”是“学校发给学生的毕业证明”,而众所周知,只要考试科目都达到60分就能拿到毕业证,照对方的观点,他们都有同样的知识水平吗?贵校现有全日制普通生近8000人,成人教育学生12000多人,难道说这两万多人拿到毕业证书都有同样的知识水平吗?“代表”是“起着典型作用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或事物”。从哲学角度看,判断一个事物是否能代表另一事物要看其是否具有普遍性。文凭是对你考试水平及格的认可,它属于过去时的测验,是某段学习过程的证明,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综上所述

3、,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作为单一的、静态的、对考试水平进行及格认可的文凭不可能代表复杂的、多元化的、动态的、只能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的知识水平。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知识应该不断的充实和更新。如果我们把知识水平看成一条流动的线,而文凭只不过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而已。人的一生在不断学习、积累,文凭所代表的充其量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中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衡量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不能以文凭为依据,而要以实践为本。只有破除文凭歧视,不唯文凭是举,把“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主要标准,才能不拘一个人学历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记忆力、理解力、逻辑思维等

4、知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有文凭的人其能力已得到了国家相关机构的认可。一个有认证文凭”是指只要考试科目都达到60分就可以拿到的一纸证明,他只是对书本上理论的一种及格认可。而“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两部分”,它不同于试卷上的某一个分数或是答辩中的完整答案,相信赵括的“纸上谈兵”损失的三十万大军应该能给对方辩友带来血的警示。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就不能称之为知识,所以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水平不是看他能背诵多少概念而是看他是否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水平是认识、经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低”,换言之知识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对理论

5、的占有量,更包括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数学家华罗庚终身只有初中毕业文凭。但他却开创了中国的数学学派齐白石没有进过学堂,按常理说应该是一个标准的文盲,但是,他在国画上的造诣是有几个持着美术高校文凭的人能比的曹雪芹也不是什么文学科班出身,红楼梦这样伟大的著作又是多少个拿着文学院硕士文凭的人能写的呢?反,中国历史几千年,金榜题名者无以数计,光状元就出了好几百号,真正出色者又有几人呢?如此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那对方辩友是不是认为一个人有没有真才实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张像样的文凭呢?或者说,在形式与内容之间,对方更乐于倾向形式。若此,我们只能说这是对方的大悲哀,因为,对方的关注偏离了方向

6、。本来实质更重要,但对方眼睛盯住的却是形式。其次,从对方一辩的陈词中可以看出,对方辩友对于“代表的含义仍是一无所知,我方一辩早在陈词中就已说明了代表的含义。可对方辩友仍在混淆这个概念。我们说,文凭只是对某一阶段的学习经历的一种“证明”,它并不能一味的“代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并没有如对方三辩所说的那样否认文凭的权威性.我们知道,知识是动态的,社会是发展的。文凭所反映的是过去,而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加上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不懂的不熟悉的东西越来越多。一纸文凭是怎能可以轻易代表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水平的呢?我们都知道,

7、现在社会我国已经加入WTO,这一历史机遇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喜事,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挑战。如果对方四位辩友还抱着只能代表你理论水平的文凭不放,而不思多方面的提高知识水平,那可真就危险了。在本场比赛中对方辩友不惜劳苦给我们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同时,充分体现出了语言的魅力。但我们不得不遗憾的指出对方辩友在整个辩论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个问题:第一,概念不清对方辩友到现在还没搞清什么叫知识水平,我方已经反复论证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包含经验和理论两部分。对方辩友老是高举文凭是“敲门砖”的大旗。难道对方辩友只热衷于敲们?不进屋去实践一下吗?对方辩友

8、可千万不要只看见月亮就说了解宇宙啊。第二,自相矛盾。对方二辩在论证阶段又告诉我们说你方所说的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不是“唯文凭论”。可是我在整个辩论过程中除了看到对方大谈文凭的种种优点。再没有看到其他方面论述啊。我早就说过我们承认文凭重要。但它只能证明你的理论知识。知识难道就不要实践了吗?我再次请问对方辩友知识水平如何体现?接下来我将对我方观点加以总结:第一,从文凭和知识水平的辨证角度看。文凭是学习前人理论的书面凭证,侧重在对前人理论的掌握程度;知识水平则不止与此,它还侧重于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包含经验和理论两部分。能将前人的书本知识与实践中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成果,

9、这就是水平。文凭与知识水平是有明确区别的。由于文凭在客观上是一种书面凭证,其“含金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文凭者未必有真才实学。从实践中看,真正的有知识水平者虽然没有取得书面凭证,但他们通过自学等手段,实际上已掌握了前人积累的知识,取得了“真文凭”。第二,从社会现状看。近两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率越来越低。“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这一片面的观点使得好多大学生抱有只求一纸文凭的心态,忽略了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简单地背背题,只求“60分万岁”;有的钻考试机制不够健全的空子,设法作弊,甚至请人“捉刀”。这样获得的文凭,有多少“含金量”?这些只单纯为拿文

10、凭而学的人,其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装潢门面,为自己的就业找一块“垫脚石”。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认为这样的一块垫脚石能支撑我们多久?第三,从社会用人体制的变化及趋向看。中国人才市场将会更快地以国际通行的人才机制来运作。而国际市场对人才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没有真才实学,仅有一纸文凭,是不顶用的。与此同时,我们高兴的听到在今年的两会上,作为江苏代表周绍森提出的建议就是加快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他建议政府要协调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关系,为人才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并在全社会形成真正重视人才素质,注重其实际拥有的知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氛围,绝不要只看到其拥有的文凭。就向我方反复强调的那样如果我们把

11、知识水平看成一条流动的线,而文凭只不过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而已。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步出简单认为“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的思维误区,把努力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从整体上、长远上提高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因此我方认为:文凭不能代表反方二辨(fftwo)回复日期:2005-04-1009:07对方一辩说文凭是特定机构颁发的,二辩又说是教育机构的颁发的,那我就不明白了,到底是谁颁发的?对方2辩又说,文凭是学历证明,那就是说你们仍在混淆证明与代表的概念.对方辩友滔滔不绝论述了这么久,却始终没有弄清最基本的概念,我方一辩在陈辞中就早已阐明,“文凭”是指只要考试科目都达到60分就可

12、以拿到的一纸证明,他只是对书本上理论的一种及格认可。而“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两部分”,它不同于试卷上的某一个分数或是答辩中的完整答案,相信赵括的“纸上谈兵”损失的三十万大军应该能给对方辩友带来血的警示。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就不能称之为知识,所以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水平不是看他能背诵多少概念而是看他是否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水平是认识、经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指“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低”,换言之知识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对理论的占有量,更包括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再则,任何评价的标准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用文凭这样一个静态的存在来对动态的知识水平做出评价是有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的。知识的流量在加速,知识的总量在加大,文凭有终点,知识无止境,文凭只能是一种学习的阶段性象征,它正随着知识的快速折旧而贬值。文凭只能代表一个人的静态能力,而知识才是一个人动态的、实在可用的能力。我们都知道,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可他只是个没有文凭的修理工。拥有1000多项发明的爱迪生只有小学文凭。微软之父比尔盖茨也不曾拥有大学文凭。再看看中国,数学家华罗庚终身只有初中毕业文凭,但他却开创了中国的数学学派,带出了一大批博士教授。面对着这些在相应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的大师们,对方辩友还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