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892339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心亭看雪》说课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心亭看雪说课稿一、导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前几天我们欣赏了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美景;品味了清澄明澈、静谧美好的承天寺月色;还观看了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钱江大潮,山水之旅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我们到杭州西湖,随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看看今天又将有怎样的收获。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本文导语设计把学习过程比作“愉快的山水之旅“,一方面回顾旧知,一方面又引出新的末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望,调动他们的求知兴趣。二、译读:1、教师伴竹笛曲别样的乡愁范读,学生听读,尽可能随着行踪的变化、景物的表现,想像并进入所营造的情境之中。2、指导学生自读:第一遍:重在整体感知,注

2、意语音(准确、流畅);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慢);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抒情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形式的朗读方法如听读、个读、齐读,问读、赏读等。在感知全文时,“听课文录音,听什么”协助学生一起总结读的范围,如文本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语气语调等,正是方法的归纳,才有了学生刻意而有超越的个人朗读。当然,学生个体的水平不等于全体的水准,但这身边最近的榜样定会激励其余学生的效仿热情。有效的朗读引导,为学生走进文本后思维的异彩纷呈夯实基础,蓄足张力,奠定雏形。3、疏通文意:自读:参照脚注、利用工具书、回顾旧知、结合语境、自我揣摩。同桌间讨论交流,质疑

3、解难,教师巡视指导。提示以下词语,协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余驾一小船(数词“一”) 上下一白(副词,全) 客此(动词,客居) 鸟声俱绝(动词,消失) 强饮三大白(勉强)学生齐读课文。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有别,必须重视它的文体特点和字面教学。只有疏通文句,才能深入了解文言字词知识,更好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字面教学是个基础,既不能简单感知一下文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又不能牵着学生走“串讲包办”。这里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自主思考、合作攻关来疏通文意,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拔、提醒。“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理解其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水平。三、研读、品

4、读文中有一个字最能形象的概括作者,你能发现吗?(痴) 创设大问题背景,“文中哪个词最能表现张岱的性格?”所有的问题便由此生发,有效地实施了师生对话,抓住一个“痴”字,牵一发而动全身,“痴行,痴景,痴遇”串起文本思路。1、读课文,找“痴行”- 寒夜独自看雪,明”清高孤傲”的性格。2、读课文,品“痴景”-品雪景,了解白描手法,明寄情山水、痴迷自然的性格。3读课文,议“痴遇”-介绍作者,加深理解,明超然世外,思恋故国的情怀。大问题如同树的主干,其余问题循着“痴”的线索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伸展解决,每个环节丝丝入扣,自不过尽量无痕。 在品味“天与云与山与水”时,程老师采用“删字法”,结合朗读巧妙地读出“

5、与”字在句子中的作用;“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采用“换字法”品味量词的精妙细致准确而富有创意。学生获得了长久的品味语言的方法。四、拓展延伸张岱游西湖,选择人鸟声俱绝的冬雪清晨独往,在清冷浩大的孤独天地中,人与天地与山水融为一体。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惟有这天地才是他真正的知己。像张岱这样的孤高情怀,我们还在哪些文章中读到过。(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不过涕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掀开历史的长河,千万万的人群中,不乏有张岱的知己者。同学们,我们通过找“痴行”、品“痴景”、议“痴遇”,

6、已经体会到了张岱的痴心,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屏显:用“好个_的张岱”的句式评点张岱其人。) 我采用文化解读法教学本课,对作者张岱这个人物实行心理探析,所以语言的品味揣摩、内容的赏析解读皆由“痴”生发,又都指向了“痴”,最终揭示张岱“痴”所造成的长远而又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五、小结师生有感情齐读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首有名的诗句结束本课。通过研读、品读,我们读懂了张岱其人,最后借以“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来结束本课教学,让学生回味张岱的那颗痴心。蜡烛说课稿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投示阴暗背景下的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梭,

7、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不过情感的东西能常驻人们心中。这枚燃烧的蜡烛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那战场上感人的一幕。 (设计说明: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景,为本课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教师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三)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注意体现记叙的六要素);文中的哪个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好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设计说明:遵循阅读规律,调动学生初次读文的探询心理,训练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题目设计上注重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中来。)(四)人物赏析1老妇人为红军战士都做那些

8、事?学生:援助安葬悼念(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在于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从内容上理解老妇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对通讯的特点也有所了解)2赏析文中对老妇人的动作描写的语句,进行朗读交流。(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为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服务,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赏析达到感受人性美的目的;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总之,让学生在品读与赏析中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3训练拓展;出示老妇人的头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而揣摩人物心理,进行口头表达。(设计说明:此环节仍是对人物的进一步分析,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注重分层,同时强化对写作的训练,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4小结:老妇人的形象(?)(五

9、)质疑研讨你对文章中的哪些问题还有疑问?请提出来。(设计说明:学生可能提出的有文章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黑围巾在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作用;文章中“蜡烛”的含义。学生如果没有,就由老师提出来。从而体现师生互动。估计在解决这三个疑难中学生会有困难,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老师的指导则应注意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六)拓展升华投示“铸剑为犁”的雕塑。学生观察,理解雕塑的含义。进行小诗的创作。(设计说明:此项设计在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并且通过创作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从而使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升华)教师结语:二战的枪炮声早已成为历史的回音

10、,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仍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让我们默默祈祷:和平永驻!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

11、启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A认识战地通讯的特点;B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2)过程方法:A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B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老妇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2

12、)文中“蜡烛”的特殊含义。 二设计说明: 总体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2)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设计思路:课前热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 三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 学生交流1)通讯的相关知识;2)课前搜集到的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的了解。 (设计说明:两项交流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从文章背景、文体知识两个方面为下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情境导入 多媒体投示阴暗背景下的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 往

13、事如烟,岁月如梭,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情感的东西能常驻人们心中。这枚燃烧的蜡烛将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那战场上感人的一幕。蜡烛背景能不能把阅读学习中问题的发现权交给学生,这是我在教学中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全组先合作研究讨论,然后到全班交流。片段过程:我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并命名为甲组、乙组。上课 伊始,我面对全班学生宣布:“这节课大家自己从书中找问题学习。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问题有价值,值得我们探求。”话音刚落,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进入到书的海洋里去畅游.大约过了十多分钟,甲组、乙组分别提出了下面的问题:甲

14、组:(一)课文中多次重复德军不停的开炮及爆炸声和炸点离老妇人远的语句其作用是什么?(二)为什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具有这样撼人的魅力?乙组:(一)对老妇人的描写为什么不用语言描写?(二)“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好在哪里?(三)课文写老妇人被震昏与全文内容有什么关系?.在学生提了许多问题后,我组织学生把问题归结成上述的五个问题点,随后我又把问题返还给学生,我鼓励学生向自我挑战,试着看看能否凭着自己的努力,以“我能”的勇气去突破这几个问题。于是两组学生分别就自己组的问题予以研讨。十五分钟过后

15、,我组织学生交流,首先是甲组同学交流:生1:我谈谈我们组的第一个问题。作者写炮火连天,炮声隆隆,但始终离老妇人远,其实是渲染一种严酷的战斗环境。生2(马上补充):这是用炮火,用战场的残酷,危险衬托老妇人的刚毅和舍身忘死的品格。生3(立即站起):还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你看,每次写完炮声,写炮声离老妇人远的环境后,老妇人的行为掩埋苏联红军战士的情节就向前推进:想埋掩埋点烛纪念(两次)。学生的回答令我欣喜。我正想表扬.生4(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老师,炮弹不长眼,为何偏偏炸不着老妇人?难道说是老妇人的行为感动了上苍,叫炮弹有眼吗?课堂热闹的气氛稍稍沉了下来。见此情境,我想何不把问题再推给学生,于是我说:“是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还是有些纳闷。于是我作了下面的提示:“想一想,在我们看过的电视里有没有这样的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