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具体类型及防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891157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具体类型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质灾害具体类型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质灾害具体类型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质灾害具体类型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具体类型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具体类型及防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灾害具体类型及防治1. 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 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2. 地质灾害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3. 地质灾害分哪些级别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 四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 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

2、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 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10 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 情。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 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 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 灾情。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 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

3、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 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4. 什么是崩塌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 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一般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的高陡坡上。5. 什么是滑坡滑坡(也称走山)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 整体地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6. 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也称蛟龙)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 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水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划分为泥石流、泥流、 水石流三类,按流

4、体性质可分为粘性和稀性泥石流;此外还有按水源类型划分的;降雨、 冰川、溃坝型;按地形形态划分的沟谷型、坡面型等。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 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降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溢水等都可成为泥石流的水 源。7. 什么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 一种地质现象。8. 崩塌、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的物质基础。地层的岩性不同,它们的强度各不相同, 发生滑坡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花岗岩、石英岩、石灰岩等块状岩石,致密坚硬,抗剪强 度大,完全由它们组成的斜坡,很少发生滑坡,而有软弱的泥岩、页岩、煤层

5、和各种地表 覆盖层存在的斜坡,很容易发生滑坡。采矿不按规范,预留矿柱少,乱采滥挖,造成采空区坍塌,导致山体开裂,继而发生 崩塌、滑坡。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开挖坡脚,形成人工陡边坡,易引起崩塌、 滑坡的发生。在斜坡上大量兴建楼房、工厂,堆渣堆土等,给斜坡增加荷载,斜坡支撑不了过大的 重量,便失去平衡,发生崩塌、滑坡。不适当地开垦农田,乱砍滥伐,破坏植被,有利于雨水等地表水渗入地下、软化岩土, 也能诱发崩塌、滑坡。9. 泥石流的特征及活动特点典型泥石流分为形成、流通、堆积等三区,沟谷也相应具备三种不同形态。沟床纵坡降越大,越有利于泥石流的发生,但比降在10-30%的发生频率最高。

6、因此, 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区,其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仅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其活动特点是:高 速、突发、周期复活、链生和群发性,其破坏方式有淤埋、冲毁、堵河阻水和弯道爬高、 超高危害。10.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危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毁坏土地、房屋、道路、桥梁、造成人民生命财 产损失。11. 地面塌陷的类型及特点地面塌陷按其成因可分为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而后者分布广、数量多、频率高,诱 发因素多,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特点。岩溶塌陷按其成因又可分为自然岩塌陷和 人为岩溶塌陷,其中,自然岩溶塌陷的成因包括暴雨、洪水、重力、地震,人为岩溶塌陷 中,成因以坑道排水或突水,抽取岩溶地下

7、水、水库畜引水为主,共占人为塌陷的92%。 我市以采空塌陷为主,主要分布于煤炭开采区。12.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有哪些崩塌前兆是: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 的破裂形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动物出现异常。滑坡前兆是: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 急剧加宽加长,新裂缝不断产生,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 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在滑坡前缘坡角处,有 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枯;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 位移;滑坡

8、前缘出现鼓丘;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动植物异 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 或歪斜等现象;如发现上述的一些征兆,尤其是发现山体出现裂缝,则可能存在发生崩塌、滑坡的隐 患,长期降雨或暴雨则可能诱发泥石流。13 .地质灾害应如何应急避险避免受灾对象与致灾作用遭遇。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就是指主动的躲避与被动 式的撤离。对于处于危险区的工程及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预防、躲避、撤离、治理, 这四个环节每一个都含有很大的防灾减灾的机会。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是:视险

9、情将人员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及时制止致 灾的动力作用;事先有预兆者,应尽早制订好撤离计划。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跑,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14 .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 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 修地表排水渠。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 入渗,对已有塌陷坑进行填堵处理,防止地表水注入。15.发现地质灾害应如何报告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部 门报告。其他部门或者基层群众组织接到报告,应立即转报当地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 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