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890472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岚皋县2013年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实施方案前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现代山林经济园区示范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岚政办发201255号)文件精神,全面做好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工作,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建设,促进我县山林经济产业跨越式发展,根据县委、政府确定的2013年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发展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切实加快“产业富县”工作进程,做优做强山林经济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结合县情实际,充分利用我县特有的山林资源编制本实施方案。一、方案的理论基础 本方案是按照岚皋县铁炉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规划(2013.62015.6年)第一期实施项目

2、为基础,以泡桐速生林建设为载体,依托旅游资源,做大做强岚皋山林经济产业。其理论基础是:科技示范与体系创新相结合、结构调整与就业增收相结合、山林经济旅游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相结合。二、发展现状2.1业主简介岚皋县铁炉镇泡桐速生林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2月,属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注册资金100万元,合作社法人:郑功应,注册号:612426NA0000123X。是一家专门从事速生泡桐林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组织坐落于岚皋县铁炉镇柳林村。该合作社现有社员150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管理人员5人。合作社拥有600亩的泡桐速生林育苗基地和5

3、000亩泡桐速生林种植基地,占地80亩的木材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20000立方米。2.2发展现状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经营机制上实行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生产。采取“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四统一分”即统一规划选址、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苗木供应、统一产品品牌、分户管理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泡桐速生林产业。合作社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合作社增效、农民增收,做好特色产品科研、开发、种植示范,推动全县山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于各村建立了泡桐速生林生产基地3个,育苗种植基地4个,联营农户500户,带动600多户农户从事特色泡桐速生林种植。经过2年来的努力建设与发展,

4、合作社在县委、县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正确定位市场的引导下,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合作社的泡桐速生林,现已成为了我县县域特色经济的主导产业。合作社在主抓产品特色的同时,狠抓产品质量,树立品牌产品。三、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3.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兴园为突破口,按照“资源集聚、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板块发展”的原则,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建设泡桐速生林;推行龙头企业带动,走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坚持高标准、清洁化的原则建设茶叶加工厂,生产优质富硒绿茶;开启茶文化的挖掘、整理、编排,赋予茶文化内涵;包装“南宫山”茶叶商标,推进茶叶营销体系建设,切实“做优、做大、做强”我县

5、山林经济产业,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3.2建设原则1)坚持品牌战略原则。品牌不仅是优质产品的代名词,它是聚集规模、质量和消费群体,并且有创新和扩张功能。从世界著名品牌发展过程看产品不断更迭,但品牌是永恒的。品牌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从社会角度讲,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出现世界名牌,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这个地区或国家的声誉,而且可以大大增加广大人民和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经济角度讲,品牌的信誉、声望的影响力,可以大幅度带动自身和相关产业发展。唱响品牌岚皋山林经济产业的必由之路2)坚持科技领先原则。大力推广标准生产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促进产业产品升级

6、,提升竞争能力。3)坚持效益率先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政府引导、支持、保护、调控职能。建立以业主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园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园区建设及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种植的原则,选址符合环境及林业、土地资源保护条件的要求。四、目标任务1)在柳林村建泡桐速生林种植基地10000亩,放养秦巴土鸡仔20000只;2)电网改造3.5km;3)解决500亩喷灌育苗示范基地的供、排水设施4)购置运输车2辆。预期:园区生产效益大提高,单位产值高出当地平均水平50%以上;园区科技水平大提高,种植机

7、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园区泡桐速生林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大提高,泡桐速生林商品率达到90%以上,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有机标准,形成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时间设定:2013年5月2014年5月。五、工作时间安排1)5月,完成园区规划、项目申报。2)6月,完成园区基地的土地流转工作。3)7月,召开园区山林经济产业工作会议,总结2012年度山林经济产业工作,安排布置2013年度山林经济产业工作,启动2013年度新建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土地整理,做好泡桐树苗、肥料等物资的采购工作。4)89月,召开泡桐树苗移栽现场会,全面掀起园区泡桐树苗移栽高潮。5)10月30日前,土地整理全

8、面结束,园区内泡桐树苗移栽面积达80%以上。6)2014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2013年度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建设任务。7)2013年1月20日25日,对2013年度新建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及泡桐速生林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验收和总结。8)25月搞好园区幼龄泡桐园管理及间作 ,同时举办一次植树活动。六、建设标准6.1方案定位1)选址合理。园区选址符合镇村建设规划,与当地交通、水利条件和生态环境相适应。园区使用乔木林地。2)规划科学。园区建设要充分利用柳林村自然资源、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建设内容符合循环经济与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功能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3)体现特色。园区建设要从生产实际、资源优

9、势和区域特色出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代表性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4)投资概算。园区建设突出简约、实用、实效,投资估算合理,资金筹措方式可行。6.2设施要求1)有独立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2)茶叶散热堆放库、半成品储藏库、成品储藏库。3)标准的机耕道路、生产道路。4)加工安全、生产卫生,产品达标。6.3设计标准6.3.1龙井43号栽培设计1)茶园泥土预备: 莳植前泥土要深翻80cm,结合深施有机肥,每亩施厩肥10001500kg,使土肥相融,平整后最好再种12季绿肥,待绿肥开花下荚时深埋,使泥土熟化,然后种茶。 2)莳植体例和密度: 常规生产茶园适宜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单行条栽:行距1.5m,株

10、距0.33m,每穴种3株,每亩茶园约1333丛,需茶苗4000株左右。双行条栽:大行距15m,小行距04m,株距033m,每亩约2470丛,每丛23株,每亩约需6000株茶苗,太密太稀都是不适宜的。 3)移栽: 在移栽时要按莳植密度定线,开宽30cm、深40cm的沟,沟底施有机肥,肥上加土后定植茶苗,定植时要保持根系舒展,加土后一手轻提茶苗,一手将土压实,茶苗“泥门”平地。定植后要浇1次定根水,以后视气候情况每57天浇水1次。1011月或23月均可进行移栽。 新定植茶苗根系尚未恢复时,要细致浇水,并及时松土和行间铺草,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土流失。伏旱高温期间要在茶苗西南边插上松枝、稻草等遮阳物进

11、行遮荫。移栽昔时不施化肥,旱季浇淡薄的粪水35次,第2年可开始施化肥。冬季培土壅根,根四周要铺草防冻。 4)定型修剪: 移栽后第2年的2月尾3月初,当苗高达30cm以上时,在离地15cm处剪去上面枝条,剪后留养新梢,到第3年春茶前,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进步15cm修剪,并继承留养,这时万万不能采摘;第4年再在第2次剪口上进步1520cm进行弧形轻修剪。5足龄后,当树高达6070cm以上,树冠幅度8090cm时,便可渐渐投入正式采摘,要绝对防止过早采摘。 5)施肥:采摘茶园每年10月上旬必须及时施下基肥,每亩施100150kg“百禾福”或150200kg菜籽饼加30kg中茶1号肥,或1000

12、1500kg厩肥另加40kg中茶1号肥。追肥用量,幼龄茶园采用按龄定氮,2龄茶园年追纯氮2.53.0kg/亩,34龄茶园年追纯氮5.07.0kg/亩,45龄茶园年追纯氮7.510kg/亩,分春、夏两季施入。成龄采摘茶园采用按产量定氮,每生产100kg干茶追施纯氮1215kg,分3次施入,即2月尾3月初力争早施催芽肥,5月中下旬追施夏肥,8月尾9月初追施秋肥。磷钾肥采用因缺补缺的办法施用。春茶前为了提早发芽,在芽膨大时喷施“爱农”(500倍)叶面肥,或天源氨基酸液肥(300倍)23次。夏秋茶期间,为了进步氨基酸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各喷施24次“爱农”(500倍)或天源氨基酸液肥(300600倍

13、)。喷施时细致喷洒叶背,促进吸取。 6)泥土管理:春天要浅耕(10cm深),以后每茶季结束,都要结合除草进行浅耕松土,疏松因采茶而扎实的表层泥土。伏旱到来之前,应在行间铺草保墒,有条件的地区要进行浇灌防止干旱缺水。茶季结束后结合施基肥和埋草进行行间深耕,深耕时要做到中心深(2530cm),丛下近根处浅(1015cm),尽量削减伤根。 7)采摘:春茶特级龙井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13级龙井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芽长约等于叶;45级龙井茶的采摘标准以一芽二叶为主,并含有肯定比例的一芽三叶及幼嫩的对夹叶。当茶园有5%芽叶达到采摘标定时就可以采摘。开采初期应23天采1次,细

14、水长流地将吻合标准的茶芽尽量采下。春茶生长旺季,新梢生长敏捷,当新梢生长超过制作龙井茶采摘标定时,可按制大宗眉茶(炒青)标准采。春茶以采为主,前期不留叶,后期可留一片大叶采,或留一批芽叶不采。常规生产茶园,夏、秋茶按大宗茶标准留一叶采,或分批留叶采。9月初气温降落,秋雨来临,可适当按龙井茶标准采完秋龙井后再采大宗茶。9月下旬或10月初停产封园。 8)采摘茶园修剪:龙井43分枝密,采摘次数多,养分分散,极易形成“鸡爪枝”,所以要及时进行轻修剪。不生产高级茶,只生产大宗茶的茶园,可以每年或隔年在春茶前(2月中下旬)进行轻修剪,剪去茶丛35cm的叶层。如生产名优茶,春茶前修剪会推迟早春发芽时间,影响

15、高档名优茶产量,必须改为春茶后进行轻修剪,或者在越冬前的10月上中旬修剪。据试验,越冬前轻修剪比春茶前轻修剪,春茶开采期提早57天,高档名优茶增产14%以上。经过几年采摘以后,小分枝赓续增多,结节枝条理进一步增长,茶树高度也赓续进步。这时,在春茶后要立即进行深修剪,剪去茶丛1520cm的枝叶,留养夏茶,秋茶打顶采,采高养低,第2年春即可投产,一样平常45年要进行一次深修剪。经过45次的深修剪后,当树势显明衰老,产量显明降落,品质降低时,要进行重建剪或台刈,使茶树更新复壮。 9)防治病虫害:在生产季节要细致观察,做好病虫的展望预告和综合防治工作,发现病虫,要及时采取措施。若用化学防治,必须选用有针对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酷掌握施药时间和用量,对症下药地对靶施药。秋末可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以减轻来年病虫的危害。 10)防冻:每年晚冬或早春要密切细致气象报告,分外要细致“倒春寒”气候。必须采取需要的措施进行防冻,如茶丛覆盖、熏烟、喷施防冻叶面肥等等。6.3.2绿茶制作工艺流程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于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绿茶的加工,简单地可以分为杀青、揉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