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89009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文学欣赏教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只乌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文章读通顺、流利。 2、理解文章内涵,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3、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妹妹对哥哥的亲情之爱。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美丽的童话,为我们每一个爱幻想的孩子插上了一对色彩斑斓的想象的翅膀,它犹如阳光,沐浴我们身躯,让我们心灵变得美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格林世界,一起遨游在这美丽的世界里吧。 二、作者简介 格林兄弟是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的合称,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的搜集者。两人因经历相似,兴趣相近,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他们共同整理格林童话。代表作品

2、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睡美人等。 三、感知文章,体悟真情 1、播放七只乌鸦动画片,初步了解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漂亮可爱妹妹的句子。 (1)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探讨描写妹妹的句子。 (2)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很快健康打起来,而且一天比一天更美了。3、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为什么七个哥哥会变成乌鸦? (2)小姑娘离家出走是为了什么? (3)寻找哥哥路途中,她遇到了哪些困难?谁又帮助了她? (4)在玻璃山上,她怎样打开了开山的门?这一举动表现了妹妹怎样的品质? 点拨:掏出刀,隔断自己的一根手指,把断指塞进锁孔里。 关心哥哥、爱哥哥。 四、探究展示

3、再读课文,说说妹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从妹妹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 总结因为父亲的一句无心诅咒,七个哥哥变成了七只乌鸦飞走了。妹妹长大后,决定走遍天涯去寻找哥哥,她历尽艰险,终于解救了哥哥。故事中妹妹对哥哥的亲情之爱令无数读者感动。教学反思: 黄山绝壁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了解黄山松的特点,感受美文的语言美、情景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咱们一起去欣赏冯骥才笔下的绝壁松吧。 二、作者简介: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三、整

4、体把握文章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朗读中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4-9):写黄山绝壁松:顽强的生命力、非凡的性格和精神、强者的品质。第三部分(10):以“绝壁之松,则是黄山的灵魂总结全文。 四、问题探讨 1、小组讨论,黄山绝壁松美在哪里? 2、教师点拨 (1) 美在立意 黄山,是以石头闻名,作者而却选择生长着“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蝇也不去那里的”的绝壁之松。不但使读者从全新的角度领略了黄山别样的美丽,而且使心灵得到启迪。(2) 美在形象本文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激人奋进的形象。刚强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坚韧是一种不放弃的决心;适应是无法战胜挫折时的上策;

5、忍耐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奋斗是一种极度争取的表现。(3) 美在语言我们如果认真地去品味文章中的每一句、每一段,便会有美不胜收之感,使人身临其境,而且用了许多修辞,语句有力,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黄山绝壁松的精神。(4) 没在结构作者从石头顽强拼搏的野松入松,用全景、远景、特写、写意等多种手法,从黄山绝壁生存的环境、生命的蓬勃旺盛、它们具备的品质等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福福令人敬畏的生机勃勃的黄山绝壁松的感人图画。 五、谈谈读后感交流。摘抄好词好句。教学反思 鸟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

6、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什么原因呢?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文鸟。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三、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层(1-2小节)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层(3-5小节)写生动细腻的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层(6-7小节)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 四、问题探讨 1作者写了哪些鸟? 鸟并不限于某一鸟,有杜鹃、麻雀、喜鹊、乌鸦、猫头鹰、鹭鸶等,有家养的,有野外的,更多更多是

7、“不知名的小鸟” 2请同学们轻声散读课文,整理出描写鸟的声音、外形的词语。 清脆、嘹亮、圆润、和谐、色彩斑斓、玲珑饱满 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临风顾盼、高踞枝头、俊俏、轻灵 3从文中找“爱鸟”的原因。 有对笼中鸟的同情(2节);对比写鸟的苦闷;有对鸟的美丽的赞美;还有通过鸟来写人的心情,实际也是对鸟的爱。 4前面4节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节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同样反映了作者对鸟的关爱,这种爱比前面四节可能要显得更深刻更丰富。 5第五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是什么? 只爱其声音形体,非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 含义:历代诗文在杜鹃、

8、夜莺等身上长期形容成的象征意蕴。 五、 品读课文 师: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在该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小结: 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别忘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教学反思: 一个人的最后的温暖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通过自读,学生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深深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诚与真情。3、培养学生从身边感受亲情,学会关爱他人。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给人一份关爱,你会收获幸福。一个“情”字,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诚与真情。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走进这篇课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二、 作者简介马德,读者签约作家,现在蠡县中学

9、任教。在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报、意林、视野、知识窗等报刊发表作品近百万字,有百余篇作品被收入各种选本。作品多用悲悯的情怀关注生活,展现尘世的至善、大美,阐发人生哲理,文字或绮丽、或素朴,但都潋滟动人,闪烁着智慧的波光,荡漾着爱的温暖涟漪。三、 整体把握文章1、学生自读课文,阅读中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 2、文中的“她”为什么一度有辍学的念头? 因为她奶奶每天晚上都要到街口去接她,还为此滑倒,险些丢命。 3、那位修车老人为什么要到“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 因为老人修车是假,接“她”回家才是真。 4、文章最后一段话流露出女孩对老人怎样的感情。 流露出小女孩对老人的感动、

10、感激之情 四、说读后感爸爸妈妈总说世态炎凉,告诉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跟陌生人走”,读了本文后,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请说一说。五、品读课文 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在该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反思: 最美的嫁衣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学生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深深体会山里人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做一个善良的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嫁衣,是世界上最美的衣服。穿上嫁衣那天,你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新娘。有一种嫁衣,它虽然不美,但是透过那几多多绣花,它却是这世界上最美得衣服,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走进包利民

11、,去和他一起感受那几颗最美丽的心灵。二、作者简介包利民,男,黑龙江呼兰人。专栏作家,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思维与智慧等杂志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文学专家。四、 整体把握文章1、学生自读课文,阅读中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2、 文中的“她”为什么一度有辍学的念头? 因为她奶奶每天晚上都要到街口去接她,还为此滑倒,险些丢命。3、 那位修车老人为什么要到“她”放学的时候才收摊? 因为老人修车是假,接“她”回家才是真。4、 文章最后一段话流露出女孩对老人怎样的感情。 流露出小女孩对老人的感动、感激之情 四、说读后感爸爸妈妈总说世态炎凉,告诉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

12、跟陌生人走”,读了本文后,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请说一说。五、品读课文 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在该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反思: 小麻雀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对小麻雀外形、动作、神态的描述。 2.学习课文记叙与抒情紧密结合的写法,懂得散文写“物”最终还是为了写“人”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弱小者的关心、同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十分活跃可爱。不过,老舍先生笔下却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那么,老舍为什么要描绘这样一只呢?二、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

13、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三、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全篇课文。 2、要求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1)作者对小麻雀的外形、动作、神态作了怎样的描写?(2)作者为什么两次描写小麻雀跳跳、停停、看着我的动作? 说明小麻雀想亲近我,又怕再次受到伤害,对人心有余悸;表现了小麻雀失去了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但还怀着活下去的欲望。 (3)读完第1自然段后,你从中看到“我”对小麻雀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我”对小麻雀非常同情和关心。 3、要求学生朗读第2-4自然段,并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这段课文反反复复描写小麻雀的眼睛? 为了表现小麻雀的心情,也表现出“我”对小麻雀命运的担心。 (2)猫口余生的小麻雀,从外形到神态起了怎样的变化? (3)哪些话表现了小麻雀的精神状态与先前有所不同? “它不预备反抗了,可是并非全无勇气,因为它敢在猫的面前一动也不动呢!”它在无力反抗的情形下,似乎已把生死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