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全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89002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全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全文)我国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定义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 abortion , RSA )为发生 3 次或 3 次以上 妊娠未满28周的胎儿丢失。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生率为 1%5%, 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是临床亟待攻关的疑难问题之一。RSA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已知的遗传、解剖、内分泌、感染、免疫因 素和血栓前状态。此外,仍约50%的患者病因不明,因为原因不明, 所以治疗缺乏循证依据,且多数治疗存在较大争议。在我国原因不明RSA ( 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abortion , URSA

2、 )也 被称为“同种免疫型RSA”,认为其与母胎免疫耐受失衡有关,建议临 床病因筛查中,排除各种非免疫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后的不明原因RSA,应当考虑是否与同种免疫有关。国际上一般将排除各种已知病 因的RSA称之为URSA ,认为与免疫耐受失调有关。由此可见,国内 外对URSA的定义还存在差异,病因筛查的广度和深度也各异,这可 能是导致URSA的临床硏究结果出现较高异质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近 年来随着对疾病硏究的深入,越来越多既往未被认识的致病因素得以 发现和确认,真正意义上URSA的比例将逐渐缩小。1病因学研究尽管我们对熟知的自身免疫、易栓症、内分泌、解剖、感染等 RSA相 关病因都有不少新的发

3、现,但RSA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生物 学过程,涉及基因、蛋白质和代谢水平等多方面的改变,方法学上的最新进展有助于确认过去未曾明确的危险因素,可为解释和阐明RSA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线索。1.1 未明确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一直被认为是 RSA的病因之一,包括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多态性和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包括夫 妇和胚胎染色体异常,2%5%的RSA夫妇双方或一方存在染色体异 常,或在自然流产中,约一半以上的胚胎染色体存在异常,这些异常 多数表现为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异常。既往应用染色体核型条带技术检测,受技术条件限制会出现漏诊的可 能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如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

4、n sequencing , NGS )对样本DNA进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sequencing , CNV-seq ),与核型分析相比可额 外多检出1%的明确致病性CNV。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 , WES )可捕获全基因组范围内编码区及剪接位点在内的 所有遗传变异。Qia。等对4对复发性流产夫妇外周血DNA和他们的 7例核型正常的胎儿绒毛组织DNA进行WES测序,发现其中两个家 系的胎盘绒毛组织中分别携带 DYNC2H1基因和ALOX1基因的复合 杂合突变,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各家系中的父母。Suzuki等对来自

5、 两个患有RSA的伊朗近亲婚配家系的流产组织 DNA进行WES测序, 鉴定出这两个家系均有NOP14基因纯合突变。Quintero-Ronderos 等对49例无血缘关系的RSA病例进行WES测序,41%的患者中发 现分布有22个基因的27个潜在有害基因变异,这些基因分布于与胚 胎植入和妊娠维持密切相关的不同分子生物学通路中。除了染色体异常外,基因异常(多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URSA具有一定相关性, 认为RSA具有遗传易感性。目前,报道较多的遗传性易栓症相关基因、 载脂蛋白E ( ApoE )、雌激素受体a( ERa )内含子1区、黄体酮受 体等位基因片段多态性、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包括HLA

6、 , Foxp3 ,IL-10 , IL-18 等。1.2 未明确的免疫因素硏究认为,近半数的RSA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分为自身免疫型RSA和同种免疫型RSA。同种免疫紊乱包括 固有免疫紊乱和获得性免疫紊乱。同种免疫紊乱与RSA的关系仍处于 硏究阶段,在我国称之为 URSA。获得性免疫紊乱包括:封闭抗体缺 乏、T/B淋巴细胞异常和细胞因子异常等。固有免疫紊乱包括:自然 杀伤(NK)细胞数量及活性升高、巨噬细胞功能异常、树突状细胞功 能异常和补体系统异常等。121获得性免疫紊乱T细胞经诱导分化成不同的亚群,例如Th1、Th2、Th9、Th17、Th22和滤泡Th细胞(Tfh),这些亚群在 整个妊

7、娠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CD4+/CD8+比值异常、CD4+T细 胞中Th1/Th2平衡向Th1偏离、调节性T细胞(Treg )数量和免疫 抑制功能的下降、Th17和Treg比例失衡等均与RSA有关。Th9细 胞分泌IL-9为Th2细胞的一个亚群,但在表型和功能上都不同于Th2 细胞,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Y ( PPAR-y )转录调控。在孕 鼠分娩过程中见蜕膜Th9细胞和IL-6下降,在人类生殖中的作用尚 不明确。Th22细胞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分别诱导分化成Th1和Th2 , 通过分泌IL-22发挥生物学作用,在母胎界面IL-22有利于滋养细胞 增殖活性,抑制细胞调亡,保护滋养细

8、胞免于病原体损伤等作用。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IL-22受体(IL-2R )表达减低。Tfh细胞辅助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有利于妊娠期间Th1/Th2平衡维持,过度增加 或缺少均可能导致流产。B细胞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或多种细胞因子上调免疫反应,也可作为 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参与免疫应答。CD5+B细胞(B-1 )是产生自身抗 体介导自身免疫病的主要B细胞亚群。B细胞还可以极化成两类效应 细胞Be-1和Be-2,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谱参与调节 Th1/Th2平衡。 在外周血和子宫内膜/蜕膜中均发现一群调节性B细胞(Breg )存在, 分泌IL-10和IL-35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与正常妊娠小鼠相比,

9、 自然流产小鼠体内Breg数量下降。当Breg过继输注给流产小鼠时, 小鼠体内的Tregs数量相应增加,避免了免疫排斥反应、有利于妊娠 的维持。一项硏究发现RSA患者体内Breg数量和IL-10水平均低于 对照组。滋养细胞、蜕膜和母体免疫细胞之间的分子对话通过细胞因 子和趋化因子网络介导,目的是精确调控胚胎着床和正常妊娠维持。多数硏究表明,RSA患者外周血和子宫内膜/蜕膜中细胞因子和趋化因 子的表达谱较正常人发生了变化,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一方面,无 论是在外周血和子宫内膜中,细胞因子网络都比较复杂,且在妊娠期 又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很难确定所有参与RSA的细胞因子种类, 更无法确定每种特

10、定物质的相对重要性。其次,很难确定这些因子的 特定细胞来源,可能由多种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分泌。再次,外周 血和子宫局部组织中的细胞因子表达格局并不完全一致。最后,由于细胞/组织制备或分离的方法学差异,以及检测技术的不同造成结果非 标准化,容易导致理解上的混乱。122固有免疫紊乱NK细胞在外周血(pbNK ),子宫内膜(uNK )和蜕膜(dNK)中的表型和功能不完全相同。一般认为,pbNK 细胞数量及活性增高与RSA有关,降低NK细胞数量,抑制其活性, 有利于妊娠,pbNK细胞异常增高再次流产的风险增加。与 pbNK杀 伤肿瘤和清除病体功能不同,uNK在正常母胎界面却主要发挥促进血 管重铸,维

11、持免疫微环境稳定,促进胎儿成长等功能。URSA患者子宫内膜细胞毒性CD16 + UNK增加,NKp46、NKp44 和 NKp30细胞 毒性受体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约 60%的dNK表面表达Tim-3 , Tim-3+dNK细胞高表达IL-4,低表达TNF-a和穿孔素,参与母胎免 疫耐受形成。RSA患者Tim-3+dNK细胞比例下降,分泌Th1型细胞 因子占优势。蜕膜巨噬细胞(dMe )约占蜕膜免疫细胞的20%,仅次于dNK细胞 (70%),整个妊娠期间dM0数量相对恒定。Me根据表型和功能分 成M1和M2两个亚群,正常妊娠中以 M2极化的免疫抑制表型占优 势,参与清除凋亡细胞和组织重塑,在母

12、胎界面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 作用。在一些病理妊娠中,M1极化的促炎症表型细胞数量上升,对 胚胎发育不利甚至导致流产。蜕膜树突状细胞(dDC )占蜕膜免疫细 胞的1 %2%,是功能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分成熟型(CD83 +), 未成熟型(CD209+)和介于两者之间呈激活状态但未成熟型(DEC-205 +),具有免疫激活与免疫耐受的双重功能。在转基因小 鼠模型中,缺乏dDC会破坏胚胎着床并导致胚胎吸收。人体硏究表明: RSA外周血中成熟型DC细胞水平升高,未成熟型DC细胞数量降低; RSA患者蜕膜和胎盘中成熟型uDC细胞增多,未成熟型uDC减少; RSA妇女外周血和子宫内膜中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 4

13、( ILT4 )耐受性 DC细胞下调。中性粒细胞在整个人类妊娠期间母胎界面均可见,数 量维持相对恒定,仅在分娩前细胞密度开始急速增加,于分娩期间数 量达到最高值。在自然流产、子痫前期患者的蜕膜中均发现中性粒细 胞聚集和异常激活,通过激活补体,形成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 等多种机制发挥抗感染和细胞毒性双重作用。123 单细胞测序 单细胞转录组学(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 )为探索细胞遗传和功能异质性、重建进 化谱系以及检测稀有细胞亚群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利用scRNA-seq技术硏究人蜕膜、胎盘和绒毛组织,有助于揭示母胎界面微环境形成, 并发

14、现新的细胞亚群,这对于剖析 RSA发病机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Vento-Tormo等硏究孕早期蜕膜和胎盘单细胞水平转录组谱,证实 蜕膜基质细胞和dNK分别可再细分为表型和功能各异的 3个亚群; 展示了滋养层细胞分化为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参与营养交换)或EVT(入侵并重塑螺旋动脉)的分化轨迹;预测了存在蜕膜和绒毛之间大 量的受体-配体相关作用,有助于揭示母胎交互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的分 子机制。另一项关于人类早孕蜕膜和绒毛的单细胞硏究详细展示了绒 毛和蜕膜组织中每种细胞基因特征和相对比例,以及关键转录因子(TFs),大量表达的受体和配体等信息。将绒毛和蜕膜中的静止和高度增殖的亚型区分出来,发现成纤

15、维细胞新的亚型。将scRNA-seq与质谱流式等技术相结合,可以从基因和蛋白等多个水平揭示免疫和 非免疫细胞在妊娠过程的演变,为 URSA极具应用前景的硏究方向。1.3 未明确的感染因素任何能够造成菌血症或病毒血症的严重感染均可以导致偶发性流产,然而生殖道各种病原体感染,以及 TORCH感染与RSA的发生虽有一定相关性,但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细菌性阴道病是晚期流产及早产的高危因素,但与早期流产的关系仍 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 , CE ) 可能与RSA有关,目前CE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子宫内膜的持续性 炎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

16、视。硏究表明,CE在总人群中患病率 为0.8%19%,而RSA女性CE的患病率为10%27%。一项纳入 142例URSA患者和154例健康生育女性的病例对照硏究中,通过宫 腔镜检查发现67.6%URSA患者诊断为CE,健康生育女性CE阳性率 为27.3% ;通过病理学检查发现42.9%的URSA患者诊断为CE,健 康生育女性CE阳性率为18.2%。2017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 )指南提出,建议对RSA患者孕前行内膜活检明确是否存在 CE。宫腔镜检查与子宫内膜免疫组织学相结合是诊断CE的推荐组合。但关于CE的诊断标准仍存在分歧,特征性CE诊断中宫腔镜检查结果 包括局部或弥漫性子宫内膜充血、间质水肿、微小息肉。子宫内膜免 疫组织化学提示浆细胞(CD138 )的存在,常见表现为浅表基质水肿、 基质密度增加、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主导的多行性基质炎性浸润,但目前关于组织切片中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