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31例MRI诊断体会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88885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肌瘤31例MRI诊断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子宫肌瘤31例MRI诊断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子宫肌瘤31例MRI诊断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子宫肌瘤31例MRI诊断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子宫肌瘤31例MRI诊断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肌瘤31例MRI诊断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宫肌瘤31例MRI诊断体会【摘要】 目的 探讨MRI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及表现特征。方法 对31例子宫肌瘤行MRI检查,并对其结果做出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经MRI检查后,除2例误诊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和子宫内膜息肉外,其余29例均经手术证实,诊断准确率为93.2%。结论 MRI在子宫肌瘤的定性、大小、位置与宫腔的关系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矢状位检查是扫描子宫的必要层面。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由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MRI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的特点,使其在子宫肌瘤的诊断方面有其独特

2、的优势。现将我院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子宫肌瘤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使我们对MRI的影像表现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为2003年9月200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5.2岁。临床症状以月经量增多、周期紊乱、腹疼、腹部肿块为主,其中月经量增多25例,腹疼17例,盆腔肿块15例,无症状经体检发现者3例。1.2 MRI扫描方法 扫描采用Vectra0.5T超导磁共振成像,常规选矢状位、横断位,必要时加扫冠状位及压脂像。应用SE序列分别进行T1MI(TR500TE15),T2WI(TR250TE20),层厚8 mm,间距3 mm

3、,Fov40 cm,全部病例均未增强。2 结果本组31例患者,MRI诊断除2例为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平滑肌肉瘤手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其余29例均确认为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为93.8%。31例患者子宫形态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瘤体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其中24例多发,5例单发。最小直径0.9 cm,最大直径为10 cm,平均3.7 cm。T1MI呈低等信号,T2WI以低信号为主夹杂等高信号,其中42个瘤灶为混信号。平均直径为3.0 cm,以低信号为主,内含略高信号的瘤灶为15个,平均直径为4.5 cm。呈混杂信号为5例,平均直径为9.0 cm。17例患者可见内膜成明显受压,4例患者瘤灶周围可见环形高信号

4、。见图1图3。 图1 多发子宫肌瘤。矢状位T2WI,子宫形态呈不规则形,病灶呈低信号。 图2 浆膜下子宫肌瘤横断面T2WI,病灶呈低信号。 图3 与图2同一病例,横断面T1WI病灶呈等低信号。3 体会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多见于3050岁妇女。病因尚不明了,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等。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女性雌激素有关,肌瘤由皱纹状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相互交叉组成,其间掺有不等量的纤维结缔组织1。肌瘤本身没有包膜,但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形成假包膜。血管由外穿入假包膜供给瘤体营养,常发生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按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其中以

5、肌壁间肌瘤最常见,约60%70%2。子宫肌瘤的MRI信号特征是在T1WI,T2WI上均呈等或低信号,尤其是T2WI信更低,结构基本均匀。子宫肌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膜受压扭曲,连续性完整肌瘤较大会发生变性,主要为玻璃样变及出血样变性。玻璃样变使其自由水含量增多,T2WI呈高信号,出血样变性T1WI、T2WI表现不均匀高信号,有时肌瘤周围可出现环形高信号影,主要是因为肌层受压后小静脉、淋巴管扩张或水肿所致3。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1)子宫内膜Ca早期内膜Ca仅表现为宫体高信号中心区的增宽及分叶状改变或肿瘤结节,或表现为高信号内膜中的点状低信号区。MR能多方位成像,具有软组织对比度高的优点,使其

6、在显示子宫内膜Ca的肌层及宫外浸润方面非常优越,在T2加权图像上低信号交界区的破坏中断是肌层受累的指征,如低信号环完整,则提示肌层完好。(2)子宫腺肌症:其亦是妇科常见病,由于异位的内膜及引起相邻肌层增生性改变,T1WI和T2WI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等、低信号影,其内可见散在点状局限性高信号影,连接层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3)卵巢占位如紧靠宫旁并部分与子宫黏连的要与浆膜下子宫肌瘤鉴别。在诊断时需注意瘤体与子宫之间的关系,子宫肌瘤边界清晰多方位扫描可显示某些层面总是与子宫相连,根据其信号特征诊断一般不难。总之,MRI具有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显示软组织层次丰富等优点,使其在子宫肌瘤的定性、大小形态、位置与子宫的关系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参考文献】 1 郑广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81285.2 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MR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600603.3 郑蔚巍,王述静,周康荣,等.子宫肌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5):383385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