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七单元第43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与中外科学家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8887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七单元第43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与中外科学家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七单元第43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与中外科学家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七单元第43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与中外科学家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七单元第43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与中外科学家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七单元第43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与中外科学家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七单元第43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与中外科学家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十七单元第43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与中外科学家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3讲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与中外科学家考纲清单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3.杰出的科学家:(1)詹天佑;(2)牛顿。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1)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巩固统一政治:创立皇帝制度,中央建立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文化:统一文字,以秦小篆为准。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3)重大过失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大兴土木,滥用民力,赋税沉重,刑

2、法严酷。(4)历史评价功:统一了全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过:严刑酷法,徭役兵役繁重,焚书坑儒,摧残文化。2康熙帝(1)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措施作用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收复台湾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平定噶尔丹叛乱打击了新疆、蒙古的分裂势力,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辖,维护了祖国统一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巩固了中央政府对蒙、藏地区的管理,并且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

3、文化的发展步伐;同时利用儒学,维护了统治(2)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原因: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概况:从1685年开始,康熙帝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重创俄军。结果: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双方在平等谈判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从法律和国际条约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康熙帝的历史功过功绩:康熙帝消除分裂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开创了“康乾盛世”。过失: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盛世之下国家面临危机。二、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1)主要活动:

4、兴办私学;周游列国,仕途不顺;编订“六经”。(2)思想主张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具有进步意义。“礼”:即周礼,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中庸”: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教育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3)地位: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柏拉图(1)哲学思想: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2)政治思想:理想国由护国者(统治者)、卫国者(军人)、生产者(平民)构成。国家统治者要由哲学家来担任,以此克服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3)法律思想:强调法治,主张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

5、准则。三、杰出的科学家1詹天佑(1)主要事迹作为首批赴美留学的幼童学员,他勤奋刻苦,学业优秀,掌握了近代铁路修筑技术,为报效祖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世纪末,主持修筑滦河大桥,显示出卓越的才能。1905年,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辛亥革命后,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克服重重困难,修成粤汉铁路部分路段。1919年,作为中国代表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为收回中东铁路的主权奋力抗争。(2)评价:詹天佑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在维护国家路权与列强斗争的过程中,体现出

6、强烈的爱国精神。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其修筑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2.牛顿(1)科学成就数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算法。光学方面: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的论文中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物理学方面:1687年,划时代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确定了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物体运动三定律,阐明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并把它应用到天文学中。(2)评价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经典力学的建立者,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建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对近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力学现象作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

7、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1秦始皇、康熙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1)政治上:都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修筑长城,北击匈奴;统一车轨,修筑驰道,有利于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康熙帝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战争。(2)经济上:都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康熙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派人治理黄河水患,六次南巡,视察河工;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等措施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民族关系上:都对边疆少数民族

8、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秦始皇对北方的匈奴族一方面进行军事战争,一方面修筑长城,防止匈奴南下侵扰;对南方的越族采取军事措施,统一岭南后,实行郡县制进行管辖。康熙帝对叛乱的蒙古族噶尔丹采取军事征服的政策;对西南藏族地区进行册封。(4)文化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对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但“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又不利于文化的自由发展。康熙帝重视文教,选用文士,组织编成康熙字典,以宽宏的心态对待西方,接受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等都有利于文化发展,但出现的“文字狱”现象又阻碍了文化的发展。2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与影响措施影响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消除了地方割

9、据势力,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统一台湾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势力,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3.孔子在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1)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儒学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占据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

10、流派。(2)孔子编订的“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内容。(3)孔子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构建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4)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汉朝后,儒学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8世纪以后,儒学传到西方,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4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比较不同点相同点所处时代政治思想思想核心(1)政治形势:都是社会秩序动荡不安;(2)主张:提倡以德治国,维护等级秩序;(3)文化教育:创立思想,创办学校;(4)历史影响:在

11、东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柏拉图古希腊奴隶制盛行之际开创理想国“理念”,重理性孔子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恢复周礼旧制“仁”,重伦理一、古代政治家的治国理念及历史影响真题体验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对法治高度重视,将法治理念贯彻到秦帝国的政治实践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秦始皇继承前代的法治传统,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政治准则。从新出土的秦简看,秦始皇编纂的成文法典内容丰富,体系庞大。他将法律、法令公布于众,进行法律的普及工作,使更多的人知法守法。在秦始皇时代,军政大事和百姓日常生活,都有法律进行规范,一定程度上真正实行了法治。秦法要求官吏必须精通法律,依法办事,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在严格考核的基

12、础上实行责任追究制,奖勤罚懒,劝善惩恶,这对秦统一的巩固和政治控制是极有好处的。摘编自马平安中国传统政治的基因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归纳秦始皇推行法治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继承的“法治传统”。(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始皇推行法治的历史影响。答案(1)主要举措:重视立法;普及法治;依法行政;依法治吏。法治传统: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商鞅变法的法治成果。(2)简评:巩固了秦的统一;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统治效能;严刑峻法激化阶级矛盾;为后世推行法治提供借鉴。针对训练1康熙帝认为“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相机徐图,则贼(指台湾

13、的郑氏政权)何时可尽灭乎!夫师行既劳,民力亦重困。若能一举而贼速灭,地方速平,则大兵自无野处之苦,而民困亦可甦(同“苏”)矣。康熙起居注材料二近据甘肃巡抚刘斗等合词奏称,莫洛有益地方,兵民数千哀求代题留任。又据西安等处乡约百姓赵琏等称,莫洛、白清额实心实政,老稚感悦,保奏留任等语。朕思简用督抚,原欲其绥辑地方,爱养百姓。今莫洛俱著复原官仍留任,以后著意殚心供职,以副朕宽宥任用之意。圣祖仁皇帝(康熙)御制文集材料三强调君主对民的责任与义务是民本思想中最有意义的一点。康熙皇帝就经常告诫自己:“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时不谨,即贻千百世之患。”他谨慎地履行政务,目的在于使万民无忧、皇权稳定。然而,

14、这种政治责任是建立在君主的道德自觉上的。张文英康熙时期对“舆情”的使用及其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康熙帝解决台湾问题的策略及其目的。(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留任莫洛等官员的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康熙帝的执政理念并作简要评价。答案(1)策略:迅速收复台湾(速战速决)。目的:避免军队劳顿;减轻民生疾苦。(2)理由:同僚认可;莫洛等实心为政;百姓拥戴(顺应民意);康熙帝的执政理念等。(3)理念:以民为本。评价: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社会;体现了康熙帝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自觉性;但根本目的是维护皇权统治。二、科学家的精神遗产真题体验217世纪后期英国的天才人物牛顿取得了科学革命的最高成就

15、,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牛顿综合开普勒和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和科学方法,重视实验数据的收集,也证明了数学作为理论工具的意义。他在数学、光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不过,牛顿的最高成就在于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牛顿物理学新发现的鼓舞之下,解剖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和化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也纷纷取得了重要成就。通过始自哥白尼、讫于牛顿的科学革命,人们对自身的能力产生了空前的自信。虽然在19世纪之前科学所带来的重大技术进步并不多,但是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科学具有实用价值。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在科学上获得成功的条件。(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牛顿的科学成就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答案(1)条件:善于吸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重视观察实验;善于利用数学工具;个人的勤奋探索;自然科学的熏陶和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