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888406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82)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一、 填空题1.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 的样本。2一般情况下,小样本是指样本容量 的样本。3.参数是表示 的数字特征的特征量。4.表示样本的数字特征的特征量称为 。5要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计算该组数据的 。6. “7、9、12、17、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 “8、9、23、17、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8.有6位教师的年龄分别为:30、25、28、45、40、30岁,他们的众数是 。9. 要了解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需计算该组数据的 。105位教师的年龄分别为:30、25、28、45、40岁,他们的全距是 。11.若某班学生语文成绩的

2、标准差是4,其方差则是 。12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方差是25,其标准差则是 。13.比较某校教师在年龄和收入两方面的差异程度,要把教师年龄和收入的标准差转化为 。14要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需要计算 。15.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在 之间。16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正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7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8要分析教职工的性别与收入(具体金额)之间的相关关系,应计算 相关系数。19.要分析学生的个子高、矮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应计算 相关系数。20. 某班40个学生中有30个男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男生的概率是 。21.一班的王老师

3、在学期开始和结束时用同一套智力测验题对一班学生进行了测试,这两次测验的分数是 样本。22.要在100人中抽取10人,采取间隔10人抽出一人的方法是 抽样。23. 抽签法是 抽样的一种常用方式。24. 2检验的数据资料是 。25. 单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 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26. 单向表2检验是对 的数据进行2检验,即单因素的2检验。27. 双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 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28. 双向表2 检验是对 的数据进行的2检验,即双因素的2检验。二、 简述题1. 什么是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 2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数据有哪些种类?4简述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原则。5简述

4、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和绘制规则。6. 简述集中量的含义、用途和常用集中量。7简述差异量的含义、用途和常用差异量。8. 结合实例说明差异系数的主要用途。9什么是参数估计?它包含哪些类型?10.什么是假设检验?它的基本步骤有哪些?11. 简述2检验的含义和用途。12. 单向表2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试举例说明。13双向表2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试举例说明。14什么是相关关系和相关系数?15什么是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16什么是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17简述符号检验的含义和用途。 18简述秩和检验的含义和用途。19什么是机械抽样和整群抽样?试举例说明。20.什么是分层抽样?怎样进行分层

5、抽样? 三、应用题1.将下面40个小班儿童的身高编制成组距为2厘米的频数分布表。 某小班40个儿童身高实测数值 94 93 102 100 99 96 95 97 98 101 93 95 100 101 97 94 96 98 99 96 98 97 95 96 94 98 97 96 98 97 98 94 96 96 97 97 95 95 95 982将下列20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以5分为组距编制一个频数分布表。 20个学生的语文成绩85 86 90 91 92 87 88 89 93 94 99 96 95 97 98 94 93 93 98 99 3某年级对三个班进行了数学统一测验,一

6、班共40人,平均分是86分;二班共45人,平均分是90分;三班共42人,平均分是75分。全年级的平均分是多少?4某县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进行评价,学校自评和他评的分数在学校最后的得分中各占40%和60%,一所学校自评的分数是85分,他评的分数是80分,这所学校最后的得分是多少?5某班进行了两项测验,请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对该班两项测验的成绩进行比较。6某班进行了两项测验,请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利用标准分数对甲、乙两个学生的总成绩进行比较。7. 随机抽取32名男教师和50名女教师进行一项测试,测查结果:男教师的平均分是80分,标准差是8分;女教师的平均分是76分,标准差是10分。请检验男

7、、女教师的测查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8.对两所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单位:厘米),有关的统计结果见下表,请解释表中各统计结果的意义。校别nZP甲乙10012013212815.414.020.059.对8名学生分别进行了两种测验,测验成绩用等级表示,见下表,请计算两项测验成绩的等级相关系数。学生编号 X Y 1 2 3 4 5 6 7 8 8 4 6 2 7 3 5 174526381 (0282)教育统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三、 填空题1.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 超过30 的样本。2一般情况下,小样本是指样本容量等于或小于30的样本。3.参数是表示总体的数字特征的特征量。4.表示

8、样本的数字特征的特征量称为统计量。5要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计算该组数据的集中量。6. “7、9、12、17、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10.8 。7. “8、9、23、17、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 。8.有6位教师的年龄分别为:30、25、28、45、40、30岁,他们的众数是30岁 。9. 要了解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需计算该组数据的差异量。105位教师的年龄分别为:30、25、28、45、40岁,他们的全距是20岁 。11.若某班学生语文成绩的标准差是4,其方差则是16 。12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方差是25,其标准差则是 5 。13.比较某校教师在年龄和收入两方面的差异程度,要

9、把教师年龄和收入的标准差转化为差异系数。14要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需要计算相关系数。15.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在1到+1 之间。16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正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正相关 。17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负相关 。18要分析教职工的性别与收入(具体金额)之间的相关关系,应计算点二列相关系数。19.要分析学生的个子高、矮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应计算二列相关系数。20. 某班40个学生中有30个男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男生的概率是3/4。21.一班的王老师在学期开始和结束时用同一套智力测验题对一班学生进行了测试,这两次测验的分数是相关样

10、本。22.要在100人中抽取10人,采取间隔10人抽出一人的方法是机械抽样。23. 抽签法是单纯随机抽样的一种常用方式。24. 2检验的数据资料是点计数据。25. 单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一种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26. 单向表2检验是对单向表的数据进行2检验,即单因素的2检验。27. 双向表是把实测的点计数据按两种分类标准编制而得的表。28. 双向表2 检验是对双向表的数据进行的2检验,即双因素的2检验。四、 简述题2. 什么是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教育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

11、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有关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中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 2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描述统计是通过制表、绘图和计算特征量等,对已经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简缩、概括,使数据分布的特征清晰、直观、明确地显现出来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估计或推测总体的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它是由部分推断全体、由已知推断未知的统计方法。实验设计是为指导实验而预先制定的计划。它的目的在于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和经济地进行实验。3数据有哪

12、些种类?根据来源可分为:点计数据:计算个数所获得的数据。测量数据:用一定的工具或标准测量所获得的数据。根据随机变量取值情况可分为: 间断变量的数据:取值个数有限的数据。 连续变量的数据:取值个数无限的数据。4简述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原则。统计表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项目构成。编制原则:结构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排列顺序合理。5简述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和绘制规则。统计图由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项目构成。在绘制统计图时对各组成部分有一些具体的要求。6.简述集中量的含义、用途和常用集中量。 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一类特征量。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中大量

13、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集中量来反映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说明所研究对象整体的发展水平和效果。常用的集中量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7简述差异量的含义、用途和常用差异量。差异量是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一类特征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所搜集数据的差异量来反映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差异量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分布越不整齐;差异量越小,说明数据变动范围越小,分布就越集中。常用差异量有全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差异系数等。8. 结合实例说明差异系数的主要用途。一是比较单位相同而平均数相差较大的数据组资料的差异程度。(自行给出实例)二是比较单位不同的数据组资料的差异程度。(自行给出实例)9什么是参数估计?它包含哪些类型? 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统计量对相应的总体参数进行的估计。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是用某一样本统计量的值去估计相应总体参数的值。 区间估计是以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为理论依据,按一定的概率要求,由样本统计量的值估计总体参数值的所在范围(区间)。10.什么是假设检验?它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根据一定概率,利用样本信息对总体参数或分布的某一假设作出拒绝或保留的决断,称为假设检验。 基本步骤: 第一,提出假设。 第二,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计算其值。 第三,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