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之五: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886123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化面试之五: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结构化面试之五: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结构化面试之五: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构化面试之五: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化面试之五: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満谨使用e满通舸Www.effltS.com公君很経舷 。 I结构化面试之五: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环节的核心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适合报考岗位的工作 要求,一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实现对考生的自我认知、计划组织、沟通协调、 解决问题和综合分析等几个方面的能力即结构化面试中各测评要素的考查。本文 主要向考生介绍如何准备好自我认知这个关键环节,提高面试的效果。我们来看一下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题目的具体题型分类。这里笔者根据以往 的真题将这种题目分为三种类型:报考动机类、工作态度类、个人背景类。1. 报考动机类举例:现在进外企的工资很高,而公务员是个清水衙门,你为何还要报考 公务员?分析思路

2、:这一类的考题其实核心依然是看考生的能力水平是否符合岗位要 求。也就是说清楚你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这里至少要有两个方面,主观上你喜 欢、兴趣爱好、价值趋向、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要求(不要说空话,要有支撑); 客观上就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你选择报考这个公务员,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证明你 各方面的能力是完全胜任的(分析公务员需要哪些素养、哪些能力,关键要说明 白你是怎么样学习和获得这些必备的能力和素养的,做到让考官觉得你说的都是 实话)。这里要注意,本题中的这两方面一般是必不可少的最有利的回答方式, 但是要想把题目答全,还要学会把题目切开,即题干中的条件也不容忽视,要解 释清楚为什么外企工资高,而公务员

3、是清水衙门,只有把这两个关键性的条件解 决了,下面说的话才让人觉得可信,才是针对题目来进行作答,才可能获得高分。2. 工作态度类举例:我们的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加点,你认为这个工作对家庭有什么影响 吗?分析思路:这一类题目其实是假设你被录用了,通过你对工作中的矛盾、问 题、压力等的认识来反映你是否能够胜任该工作。其实这类题目也没有离开我们 的核心考点即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匹配。这个题目其实就通过分析题干中的问题 (矛盾)来化解这个陷阱的。说到这里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太理想化,考场上需要 真诚,经常加班加点肯定会给家庭带来影响,不要为了讨好考官先定调说“没啥使用e满通Www.effltSCom影响”,太

4、假的话易让考官反感。该题中的关键点(矛盾点)在于经常加班加点, 所以要分析为什么经常加班加点,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单位的工作性质导致 大家都加班,这个矛盾的解决就是努力适应,与同事配合,努力创新,争取提高 工作效率,减少加班加点的情况;,第二种就是别人都不加班就你自己加班,这 个放映的是自己的能力水平问题,那很显然就回到了对岗位需要的能力上来了, 解决办法就是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不断进步适应岗位要求。说到这里还没完,还 有一块家庭的影响,所以诚恳点,有影响,但是家人理解啊,我会不断的努力, 同时在闲暇的时候多陪陪家人,不就解决所有问题了嘛!所以这类题目也同样属 于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的范畴,核心

5、是一样的。3. 个人背景类举例:用3分钟时间谈谈你的家庭?思路分析:这一类题目不是想知道你跟胡哥或者文强有什么亲密的关系、家 里有没有什么黑的背景,目的在于想知道你成长的环境、给你的教育、你家人对 你的影响是否能够帮你形成有利于工作的素养、性格、能力,所以同样没有跑出 核心匹配的考点。很多人没有真正领会本题的意图,在那里大谈特谈自己的家庭 情况,哪里人、家庭结构、每个人每天都干什么、甚至谈每个人喜欢做什么等等, 跟题目考点不搭边,很显然不会高分啊。所以本题要想高分,简单介绍基本的家 庭状况,然后重点谈家中父亲、母亲或者某个亲人对你的影响,主要是思想、道 德、价值观、做人、做事等等几方面的启发,

6、因为考官想听的就是你是不是具有 这样的素养。在谈这些的时候最好要用故事的形式表达,这样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容易信服,所以故事一定要得当。当你表明你具有这些优点后,那么最好还要让 考官知道你将来在工作中同样会发挥这些优点,出色完成工作的,即将来怎么工 作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回到实际中来了。以上是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题目的较常见的出题方式和解题思路,其实不管 怎么变,其核心还是你各方面能力、素养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只要牢牢抓住这个 核心,努力靠上去,真实可信,就可以得到高分。所以广大考生需要而且是必须 要清楚自己工作岗位需求的各方面能力,然后在准备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结合自 身整理生活素材,做好认清自己、匹配岗位的修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