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886117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最接近()A1minB1sC1msD1s2图示的计时器具中,为“北京时间”提供校准时间的是国家授时中心的()A机械钟B天文钟C石英钟D原子钟3初中生课桌的高度大约为()A80mmB80cmC80dmD80m4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18.125cmB18.1cmC18.13cmD18.12cm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D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

2、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7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ABCD8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7cmB5.65cmC3.65cmD3.6cm9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10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一般是由于测量时粗心大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采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可以减小误差C实验时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

3、就是错误11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说过一句话:“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那么演奏国歌的时间大约为()A10sB50sC5minD10min12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A5.2cm,5.18cmB3.2cm,3.18cmC3.20cm,3.18cmD3.2cm,3.2cm二填空题。13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合 h,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合 S。14请仔细想想:人正常10次脉搏的时间是0.15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15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16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8 。(填长度单位)17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刻度尺的量程是 cm,测得铅笔的长度是 cm。18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19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 ;物理学中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测量的误差。某同学用刻度尺对一物体长进行多次测量,测得数据为2.67cm 2.67cm 2.92cm 2.68cm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20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 。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热胀冷缩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比夏天测量时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三解答题。21有同学认为,用多次

5、测量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误差,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最接近()A1minB1sC1msD1s【考点】时间的估测【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B符合实际。故选:B。2图示的计时器具中,为“北京时间”提供校准时间的是国家授时中心的()A机械钟B天文钟C石英钟D原子钟【考点】时间的测量【分析】在我国,提供校准时间的是位于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的原

6、子钟,它被用作基准钟向电视、广播、网络等提供报时服务。解: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所以在我国,提供校准时间的是位于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的原子钟,它被用作基准钟向电视、广播、网络等提供报时服务,故D正确。故选:D。3初中生课桌的高度大约为()A80mmB80cmC80dmD80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8dm800mm左右。故选:B。4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

7、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18.125cmB18.1cmC18.13cmD18.12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在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时,要先对所有数据进行判断,把错误数据删除,然后进行平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解:测量的四次测量结果为18.12cm,18.13cm,18.11cm,18.14cm,为了减小误差,取四次的平均值:18.13c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8、: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A、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A正确;B、铅笔没有水平靠近刻度线,故B错误;C、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C错误;D、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D错误。故选:A。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

9、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B、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故B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错误,误差不能避免,故C错误;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D。7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

10、正确的是)A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量程是多少;零刻度是否磨损;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A、测量的始端未与0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B、读数时视线未与尺面垂直,故B错误;C、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被测部分,故C错误;D、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D。8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

11、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7cmB5.65cmC3.65cmD3.6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长度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由图知,在刻度尺的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时起始端从2.00cm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右侧示数为5.65cm,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所以物体的长度为5.65cm2.00cm3.65cm。故选:C。9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

12、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等可以减小误差。解:A、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故A正确;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C、测量方法正确,可能不会出现错误,但一定还会有误差,故C错误;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故选:A。10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一般是由于

13、测量时粗心大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采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可以减小误差C实验时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就是错误【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解:A、测量时粗心大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A错误;B、采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故B正确;C、实验时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D、误差不同于错误,测量时出现误差,但不一定出现错误,故D错误。

14、故选:B。11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说过一句话:“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那么演奏国歌的时间大约为()A10sB50sC5minD10min【考点】时间的估测【分析】根据国歌时间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可选出答案。解:演奏国歌的时间大约为50s。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2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A5.2cm,5.18cmB3.2cm,3.18cmC3.20cm,3.18cmD3.2cm,3.2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由图知:甲刻度尺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