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885441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5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22年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22年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22年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22年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十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教学目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中的课文。该单元主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积累丰富语言,拓宽视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最大的书是两篇介绍自然常识、拓宽学生视野的课文,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多么有趣。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把我们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因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学

2、习课文,知道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积累语言,仿写诗歌。(知识与能力目标)(2)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爱大自然。(情感与态度目标)(3)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很弱,在数学课上学过辨别方向,但是,那是平面的,和本课的实际生活中的立体的,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作为教学重点,把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作为难点。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信息

3、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课拟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2、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为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细读品位,突破难点;感情朗读,突出重点。三、说教学程序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这属于启发思维阶段,从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这个问题入手,导入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从而把学生带

4、入课文。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自由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把知道的和大家分享。这样,对于课文的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3、细读品位,突破难点这一教学环节是为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的,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白天、晚上、阴雨天和冬天这四中情况下的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配合幻灯片的演示,再通过假设情景的表演,增强了趣味性,突破了课文难点。4、感情朗读,突出重点诗歌教学应该强调多读少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因此,这一环节安排了自由读、汇报读、竞赛读和齐读。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读法,

5、每个学生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读让我陶醉这样的评价和激励中,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的喜悦。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发挥了学生的不同个性。5、仿写诗歌,拓展延伸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课文的导入时,用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怎么办,为仿写诗歌内容上作了铺垫,而诗歌的形式,学生自己能够悟出一点来,那么这种仿写,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对课文的拓展延伸。冬天积雪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更好地掌握方向。四、说课总结本课教学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

6、然,享受大自然,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讲的课文是坐井观天一、教材编排意图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争论,故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要像小鸟站得高,看问题,认识事物才全面。十三课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两篇寓言,因此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这一课的衔接作用显而易见。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

7、淀语感经验的基本认识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样自以为是,学习小鸟的诚恳劝告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创新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利用简笔画找“井沿”,

8、找黑板或是体会位置不同。课桌的“边际”,学生模仿动作(“井口大”和“无边无际大”),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站在窗口看“天”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引出目光短浅,所见自然有限来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识广;(4)初步体会出寓意后,将知识转化,学习迁移,设计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二、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

9、于成功一半,小学生认知很直观,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幅图(文中插图,会动,但没有声音)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并启发学生猜一猜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自然进入学习。(二)初读课文,略知文意,引导自主识字一堂成功的语言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刚刚打开课本,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顺畅。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多读几遍,这样体现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个人情况;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勇于面对主动解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2、再读课文,画

10、出生字。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完成任务,边作记号,老师边巡视,指导认读。3、借助拼音,把生字和生字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语境中识字)4、指导识字,出示卡片,先带音节出示,再去掉音节出示。读准“信”、“青”。(三)研读在能够流利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1、录音范读课文。2、找生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思考_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思考时间两分钟。先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老师适时点拨,倾听学生的讨论。这里给学生充足时间(5分钟)。3、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后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言的基础,语言课程标准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

11、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表扬,对不当之处及时点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四)精读(多样读法,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效果。)1、个别读,想象故事情境。(读重点段落三次对话)2、齐读本课词语(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3、范读,语气感悟,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心态。4、对话读,听中感悟。(师读小鸟,生读青蛙)。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引读法、美读法(把自己当小鸟、青蛙,体会他们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读感悟他们的语言)、

12、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读中学生自己评价,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进一步理解;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五)理解寓意,开拓延伸1、在上面通过多形式、多方法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读书收获,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引出课文寓意。2、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内涵,培养形式创造性思维。三、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13、的理解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呈现,而不是老师单方面效应的体现。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1、字词上图文结合,插图上找“井沿”、找“边际”。指导书写,让学生自己观察“沿”应该注意什么笔画,“信”字、“际”字。写一写,认一认。2、指导学生读中发现问题,问一问,探究问题,辩一辩,解决问题,论一论,以读悟法、想象情境、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3、设计科学启发性的习题:(1)用“因为所以”说一说,青蛙说天只有井口

14、大的理由,小鸟说;(2)青蛙和小鸟各自笑的含义;(3)用简笔画设计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理解寓意。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说教材狼和小羊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反驳狼的故事,狼先说小羊弄脏了它喝的水,又说去年小羊说了它的坏话,最后它自知理屈就露出凶相,向小羊扑去。狼三次找借口,一次比一次凶,尽管小羊驳得它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但它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说明狼的本性是凶猛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靠讲道理是不行的。全文仅一张插图,但就从这张插图上可以充分看出狼的本性以及小羊的温和美善,在教学时要结合课文指

15、导学生仔细观察。_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向我们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第二至六自然段讲凶恶的狼故意找碴儿,先后制造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而善良的小羊温和地跟它讲道理,驳倒了它,但狼根本不听小羊的申辩,最后还是残暴地往小羊身上扑去。说教学目标基于自己对课标的认识,教材的理解,结合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蛋要做坏事总要找借口,对这样的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教学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在对话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让学生在学习中细细体会,并让学生通过插图观察一下狼和小羊说话的神态。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蛋,光与他们讲道是不行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我是这样安排课程的: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注意读好生字、词语;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练习分配朗读课文;第三课时,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并完成课后习题2,3。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