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88403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校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校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校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校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选优质数学资料最新精选优质数学资料求较复杂的平均数教学设计山东省邹平县范公小学 孙霞 邮编:256206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9100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教学重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 生:喜欢。师:喜欢看篮球赛吗?生:也喜欢。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我们学校红、蓝两队比赛的视频。想不想看?生:想。播放红、蓝两

2、队比赛的视频。【设计意图】给学生看“自己”的篮球队比赛录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师:同学们看我校篮球运运员的水平高不高? 生:高。师; 同学们,你知道一个好的篮球队除了技术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也很重要吗?生;身高。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学校这两个篮球队员的身高情况。(大屏幕出示两队队员的身高记录单)红队队员的身高(cm):160 156172 169156 145 148 156 160 145 165 163160 160151 151 165 151 160 156 158蓝队队员的身高(cm):145150 150 16

3、3 153 157 161 163 158 153 169158 145 163 150 158 161 172 157 153 157师:大家观察这些数据,你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生(可能回答):(1)知道每个队员的身高。(2)谁的身高最高?谁最矮?(3)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二、探究新知: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性的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的身高占优势?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1)分别计算两队的身高的和。(2)看看哪一队高的人比较多。(3)求两队的平均身高。2比较三种方法:方法(一):能比较出哪一队的身高占优势,但看不出这一队的身高整体水平。方法(

4、二):误差较大。方法(三):既能比较出哪一队的身高占优势,也能看出这一队的身高整体水平。3学生独立做,先求红队的平均身高。4学生交流:(1)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60+156+172+158=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2)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452+1513+1564+1721=3476(cm)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5比较上述两种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全班交流。得出: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一些。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用第二种方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求较复杂平均数6.学生独立完成求蓝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两生板演)板书:红队队员平

5、均身高158 cm。蓝队队员平均身高157 cm。红队队员身高占优势。【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计算,比较得出两种算法的异同,加深了对较复杂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从不清晰走向清晰,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数学学习过程。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1出示课本第99页第1题:某自然博物馆“五一”黄金周7天参观人数统计图。教师提问:从图中大家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求出平均每天参观的有多少人?学生独立解决。2(课本第100页的第6题。)阳光小学教师年龄情况如下表:组别语文组(20人)数学组(12人)艺体组(5人)综合组(3人)平均年龄(岁)32302440你能计算出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吗?根据计算结果

6、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四、拓展延伸调查学校各班患近视眼的人数,计算一下平均每班有多少人患近视眼。【设计意图】开放的问题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为学生展开去想、深入去想提供了可能。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里,老师不是把求平均数当作简单的计算来处理,而是通过用学生感兴趣的打篮球的问题引入,使学生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师没有强调让学生一定要用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体验,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悟出哪种方法更简便。本节课充分展现以学生为本,真正体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并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新的理念。最新精选优质数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