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阅卷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88380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阅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翻译阅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翻译阅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阅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阅卷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 言 文 翻 译 评 分 标 准1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参考译文: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 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评分标准:5分,重点词“尝”“妙绝当世”“表”“震”各1分;句子通顺1分;“尝”译为“曾经”、“有一次”均可,这是一个常见实词的常见意义,但仍有部分考生译为“尝 试或未翻译;“妙绝当世”译为“在当世超凡绝尘”,意思对即可,95%左右的考生都能得分;省略句式不作 为采分点;“独立万物之表”标准答案译为“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但也有不少考生译为“独作 为众

2、多诗文的表率”,故阅卷过程中只要句意明确也算对;比如有的考生译为“立于所有诗歌 之上”、“在万千作品中独树一帜”“赫然独立于其他诗文之中”等亦可;但将“万物之表”译 为“万物的表象”不给分;“声名始震”译为“名声开始震动四方”,凡是意思对即可;另外,有个别学生“久”没有翻译未突出黄庭坚对时代的影响力; 该题得分率较高,分值集中在4-5分;X文1T文嘲译U0分、s虬 Jci 男沁暂手金者 刃也刃涓 虫二应三 住 万 十弓亠严 狂柯一和丄理辽2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参考译文: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 仿杜甫的诗;

3、评分标准:5分,重点词“学问文章”“天成性得”“得法杜甫”“为”各1分;句子通顺1分;“学问文章”译为“做学问写文章”或不译均可某些考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译为“学习询 问文章的写法”;“天成性得”可参考第6题C项翻译成“天性生成”,或译为“浑然天成”“天性自然”“随 性自得”亦可;出错主要是有的考生将其译为“由性格决定”,或“将这作为一种习性” “是天 赋和性格所练成的”,甚至有的考生直接不译等;“得法杜甫”译为“从杜甫那里得到精华”“得法于杜甫” “效法杜甫” “得到杜甫的方法” 均可,出错主要是有的考生译为“可与杜甫相比”、“诗比杜甫”;“为”译为“效仿” “模仿”均可,出错主要是有的考生将

4、“为”译为“成为杜甫”、“比不上杜甫”等;不少考生因为意译而导致句意错误;另外有不少考生将“陈师道”翻译成“过去的老师陈述”、“陈师说”;该题得分分值4分居多,得分率较高;二、考情总结:1文言文翻译总体上难度不大,平均分在7分左右,卷面比较清晰,考生能够抓住得分点答题, 句意明确;2个别考生卷面不整洁或不清晰或字太小;3学生翻译不会根据语境分析理解文言文,比如第一句“独立万物之表”翻译成“万物的 表象”,甚至个别学生将第二句中的“陈师道”翻译成“过去的老师陈述”、“陈师说”实在 不应该;4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比如第一句中“尝”一词是一个常见实词的常见意义不应失分;5错别字比较多,且较为集中;如“声名雀起”应为:鹊、“混然天成”应为:浑这样的错别 字比比皆是;三、文言文翻译备考建议1继续强化语境意识,把要翻译的句子带回原文,根据语境,了解大体意思,把握翻译的大体方 向,确定一词多义的词语的语境意;2把“字字落实”落实到底;强化学生的得分点意识;学会判断每一句哪些词或句式是得分点, 把重点的词语翻译出来;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原则;而且翻译完后一定要通读, 看是否通顺,符合语境;3注意卷面的整洁,字迹的清晰;句子中还出现了很多错别字,虽然没有扣分,但也能显示学生 的基本功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