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狐假虎威 (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88278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狐假虎威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1狐假虎威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1狐假虎威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1狐假虎威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1狐假虎威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狐假虎威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狐假虎威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本单元选择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这四篇故事作为课文内容。从内容上看,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为我们描绘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形象,纸船和风筝讲述了松鼠与小熊间难能可贵的友谊,风娃娃意在让学生明白做好事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否有用。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课题内容简说狐假虎威这是一则十分有名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跑百兽的故事。同时“狐假虎威”也是一个成语,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狐狸分奶酪本则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为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的故事,重点刻画了这只狐狸的狡猾与无

2、赖。纸船和风筝这是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祝福和友情,在山顶的松鼠和山脚的小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故事告诉我们当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宽容并勇于伸出友谊之手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风娃娃本文写了风娃娃一心要为人们做好事,结果帮了倒忙,人们责怪他,可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最后风妈妈告诉了他: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1.会认62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转、闷、俩、便、扎、漂、号”。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3.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用想象、质疑、比较、讨论、评价等学习方式,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主动读故事的兴趣。4.

3、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明辨是非美丑,懂得该怎么做事情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1.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2.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悟语言,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使他们乐读故事,会读故事。3.利用情境说话、角色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事理,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21.狐假虎威 23课时22.狐狸分奶酪 23课时23.纸船和风筝 23课时24.风娃娃 23课时语文园地八 23课时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感情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把语言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21.狐假虎威课

4、题狐假虎威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是一篇十分有名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跑百兽的故事。在教学时,我用表演读、默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引导学生读文悟情,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明白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转、闷”。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用时:5

5、分钟)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1.学生齐读课题。2.质疑预设:“假”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2.小组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自主识字。(2)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字。4.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自学生字词。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书写。5.小组成员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我会拼写词语。sh w yn zh( ) ( )lo tin y zhu

6、 zi( ) ( )shn q hu xin( )y zh( )2.我会给多音字组词。3.我会读。食物 爪子 神气活现往常 身后 信以为真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用时:20分钟)1.自由朗读课文。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课文共几个自然段?(2)故事中的狐狸是怎样狡猾的?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3)第2自然段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表现了狐狸怎样的心理活动?1.朗读课文,感受狐狸的狡猾之处。2.研究描写狐狸狡猾形态的句子,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读出狐狸的神气。4.辨字组词。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本课所应该掌握书写

7、的生字词。2.布置作业。1.同学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所得。2.继续描红、抄写生字词。教学反思这是个有趣、深刻的故事,理解难度不大,重点在于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让学生正确地运用到交流和写作中去。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朗读的时候加入表演,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词。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3.导入新课。1.学生读生字、新词

8、。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5.给加点字注音。嗓子( )违抗( )受骗( )纳闷( )二、精读课文。(用时:25分钟)1.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2.思考“假”的意思,并深入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再用“狐假虎威”造句。3.再读课文,师指导朗读。1.分角色表演,感悟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神态。2.文中的“狐狸”代表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一类人。3.学生朗读课文。6.狐假虎威这则寓言写了_借助_的威风吓跑_的故事。我想对那只狐狸说:“_。”我还想对那只老虎说:“_。”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用时:10分钟)1.教师小结:狐假虎威是一个有趣、深刻的故事。大家在生活中既不要当那只狐狸,也

9、不要当那只老虎。2.请同学们猜想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小组讨论,说一说。1.总体感悟课文。2.续编狐假虎威,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续编故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个故事形象生动,适合孩子们表演,所以在设计课堂环节上,我就尽可能多的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对故事情节以及成语意思的把握。狐假虎威教学片段情景带入,明白事理(教学重点)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了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生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

10、物们吓跑。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 师:(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 生3: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被威胁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个故事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师:为什么?生1: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生2: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但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赏析: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没有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没有用常规的思维限制学生,而是真正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引领、点拨,启发学生思考,明白事理。这样的教学有着潜移默化的功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