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880296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兰河传》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呼兰河传》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呼兰河传》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呼兰河传》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兰河传》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兰河传》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兰河传常考知识点梳理及阅读训练题知识清单1、呼兰河传是 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2、该作品 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3、呼兰河传,叙述以“呼兰河”为中心场景的乡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国”乡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即20 世纪 10 年代中叶前后小镇民众的生态与心态,是 一曲国民灵魂改造的挽唱。4、萧红的呼兰河传 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北方土地上芸芸众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这一深隐的文化层面。 该小说中作为文化载

2、体的主要有 “大泥坑”、“跳大神”和“洗热水澡”。这样的文化载体孕生了更具文化意味的主体“看客”群体。尤其将主体与载体结合起来, 更具有文化批判的历史厚度和哲学力度。5、该小说旨在 批判封建主义思想对民众精神的戕害,改造国民麻木的灵魂,因为萧红早就意识到“中国人有一种民族的病态”,那就是“病态的灵魂”,于是“想改正它” ,正面揭露“封建的剥削和压迫” 是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条有效途径。6、呼兰河传有三重视角,一个是童真童趣的儿童视角“我” ,孩子看不清事件的内涵,于是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一个是成年叙述者视角 ,叙述者是处在一种超然的境界, 与小说中人物保持着距离; 第三个是 萧红视角 ,萧红视角

3、是居高临下的, 读者可能看不见她, 但她随时会出来发议论, 有时连议论也不发,但读者可以感觉到萧红的情感波动。7、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不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追忆了往昔,而且也表达出了对温暖和爱的痴痴追求。因而,在整个呼兰河传的叙事中,作者一直都将抒情的笔法渗入到叙事文体中,使其叙述模式充满了散文化的情调。人物形象“我”: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60 多岁,“我”长到4 、5 岁,祖父就快 70 了。“我”是个天真、活泼、可爱、顽皮的孩子。有二伯: 有二伯是长工,在“我”家一做就是30 年,而且没有工钱,“我”家只提供有二伯食宿。所以工作30 年,有二伯还是一无所有。有二伯是一个很古怪的人, 他与

4、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他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喜欢和大黄狗谈天。有二伯身处被奴役被蹂躏的地位,十分可怜,但他毫无觉悟,健忘自傲,是个活脱脱的东北阿 Q 。冯歪嘴子:他是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他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要争得做人的权利, 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表现出生的坚强和勇气。 他敢于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 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冯歪嘴子任凭人们奚落, 平静地生活着。冯歪嘴子这一个小人物没有过多的言语来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他知道自己最大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生存的问题。祖父:“我”的祖父是个慈祥、和蔼可亲、脾气好的人。他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他是个长得很高的人, 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 他又是一个慈祥、善良的人,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在家里,“我”与祖父的关系最好,常常和祖父在后花园玩。小团圆媳妇: 一个仅仅 12 岁而被称作 14 岁的小姑娘;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她是一位健康、天真、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