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无声告白优秀读后感范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88027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无声告白优秀读后感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无声告白优秀读后感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无声告白优秀读后感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无声告白优秀读后感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无声告白优秀读后感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无声告白优秀读后感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无声告白优秀读后感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声告白优秀读后感范文我现在明白,故事是把事实道理用极具感染和穿透力的方式表 达出来,故事源于事实又高于事实,谢谢无声告白这本书!下面 是为你的几篇读无声告白有感,希望能帮到你哟。这本书是从前天晚上开始看,手机放着充电,心里对自己说看 到一百页就可以玩手机,到了一百页的时候刚好是一个小章节开始, 又对自己说把这个看完,一下子就到一百二十几页,这时候拿起手机 才发现,原来都十一点了,该洗澡睡觉了,这种感觉也好棒,好想告 诉某个人,可是貌似无人分享。首先,封面的那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 找到真正的自己。”我给一百分!全书不长,十七万字,我看的很仔细,每一个小细节都不想错 过,偶

2、尔漏掉了一段文字,就会感觉后面不怎么连贯,甚至无法理解, 所以编排精巧,情节紧凑,短小精悍。作为小说故事的旁观者,简单 说点啥应该无可厚非吧,如果是真人真事还是避免评头论足的好!故事以莉迪亚失踪最后从湖底打捞出来,提出悬念,引起读者 的疑惑和兴趣,后面娓娓道来,每一个与之有关联的人,每一个矛盾 的思想和行为,比如与众不同与竭力合群,梦想和现实,每一个扭曲 阴暗和偏离真实的综合体造就了那场悲剧。母亲玛丽琳:年轻的时候才华出众,成绩斐然,混在蓝色校服 里的唯一白衬衣,即使被嘲弄,她做医生的梦想坚不可摧,她拒绝学 习家政课,不想管理家庭、洗衣做饭、教育子女终其一生,追求与众 不同,因为结晶放弃梦想选

3、择了哈佛优秀的东方男人托付终身,后来 深感压抑离家出走继续追梦,这一举动刺激并对其他家人造成严重的 伤害,可是却不得已因为第三个孩子而终止,最终回到家中,自欺欺 人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女儿莉迪亚身上却毫无知觉。父亲詹姆斯李:身为学校里唯一的华人,他从小就遭受排挤, 忍受孤独,没有朋友,讨厌周遭异样的眼光,(他的子女同样也经历 着同样的遭遇),他渴望“合群”,他觉得妻子玛丽琳看起来是那么 合群,想到这里,顿时他们婚姻的结合看起来好滑稽又好合理。他在 本专业是最优秀的最无法留下哈佛最终去了偏远的小城,郁郁不得志, 在学校跟同事关系也不好,想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压抑,他鼓励或许说 强迫更合适,儿女去交朋友

4、,特别是对优秀的女儿莉迪亚,不理解儿 子对天文学的热衷,他希望他们“合群”,可事与愿违。哥哥内斯:最了解莉迪亚享受的父母过分的爱是无尽沉重的负 担,他一个眼神就能宽慰妹妹,可是他自己却也委屈,父母眼中只有 妹妹,忽略了他的存在,就连他通过自己努力被哈佛录取的惊天好消 息也比不上莉迪亚物理成绩下滑,他在学校也没有朋友,可是始终极 力维护莉迪亚,是她唯一的支柱。可是最后被莉迪亚的行为伤到,开 始变得蓦然,愤怒,不想理她,一门心思想要逃离这个家庭逃往哈佛。妹妹汉娜:可能是家里最无足轻重的人,因为餐桌上竟然会忘 记给她摆放餐具。在这样一个破碎又平衡的家庭里从小就学会了察言 观色,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

5、她聪明伶俐知道所有人的想法,可是 她什么也做不了,一直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阁楼,渴望要得到多一点 关心和爱护,哪怕一点点,她去每个人的房间,偷拿那些微不足道的 小东西,这样不会被发现,然后十分爱惜的珍藏起来。这个可怜的小 人儿,让人心疼,想必姐姐逝去,哥哥去哈佛念大学,她会得到更多 的爱。主角莉迪亚:幼时因为母亲逃离的阴影开始做一些取悦母亲的 事情,目的只是为了想要留住母亲。父母亲最看重她,几乎忽略了哥 哥和妹妹,面对母亲自己做医生的想法无止境的灌输,给她买大量的 医学书籍,布置大量的作业,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当然,妈妈”,却 偷偷把一本做菜的书珍藏起来。父亲总是要她去结交朋友,她会假装 在电话旁

6、跟同学聊天,其实号码都没有拨通,等到父亲走开就挂掉电 话。这些沉重的爱压的她喘不过气来,她并不喜欢,哥哥的理解是她 支撑下去的唯一理由,避免失去她甚至把哥哥最期待的录取通知书偷 偷藏起来了,撕毁了参观学校的邀请信,因为内心的挽留,可是她夺 走了哥哥最盼望的东西,哥哥后来对自己遭遇的视若不见,加上学习 任务实在太难,发现父亲跟助教的情人关系等等,她固执地学坏想要 报复,放纵自己,最后当所有的伪装和窘迫被人看穿,如同千里之堤 崩溃一般,她内心激动不已而后平静,或许她做到了摆脱别人的期待, 决定做真正的自己,如同破茧之蛹,随着小船向湖中漂去,她的一生 也就终结了,一条生命就完结了。读罢,开始的沉重与

7、伤痛逐渐释然,就像书本的封面背景,从 左至右,浓厚的墨黑色逐渐散开来。我在思考,从大的环境来想,如 果这个社会更加宽容更加友好一些,会不会不一样?当然这个仅凭一 己之力无法完成。从不妄想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做起比较具有可行性。母亲, 不必太固执,强势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子女身上,多洞察多倾听多 思考,或许会不一样吧。父亲一直给自己定位为孤僻不合群,得不到 解脱,也许是他从未脱下的眼光,禁锢在自设的枷锁,理所当然的影 响了下一辈。孩子吧,且不论对错,是家庭环境影响了他们。我希望 小孩子更多的应该是能够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对一切新鲜事物 充满好奇和兴趣,对身边的事物友善充满爱恋,遇到困难能够

8、敞开心 扉,表达想法,敢于争取和挑战,选择自己的人生,其他的就顺其自 然吧!上次的读后感讲了一个,为了向父母证明价值从而冒险屠巨龙 的孤独少年。这次,我们来讲一个,为了摆脱父母掌控从而走上不归 路的孤独少女。不禁有些感慨,会是怎样的机缘,让我在这段时间里,碰巧连 续看了两本与少男少女有关的小说呢而且是如此动人的小说。曾经有位心理学家这样说过:中年危机其实是青春期危机的重 现。我恰好已人到中年。危机说有些夸张,但正面对着中年人的各种 人生挑战却是有的。碰巧看到的这些青春小说或许也是冥冥中注定的 相遇。让我们回到书中来。15岁混血少女莉迪亚是移民美国的华人高知父亲和能干美国母 亲的女儿。父亲渴望女

9、儿成为一个能融入当地社会的受欢迎的人,从 而弥补自己在异国他乡一直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的痛苦;母亲渴望女儿 成为一个禀赋优异才华出众的人,从而弥补自己年轻时一直未能达成 的事业有成的梦想。而女儿自己,由于在5岁时遭遇了母亲突然消失(离家出走,数 月后回家)的心灵创伤,从此一直挣扎于担心再次失去父母的恐惧不 安中,在现实中无限满足父母的愿望,讨好父母,可悲地成为了父母 个人梦想的寄托物。话说,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对孩子倾注了自己未曾实现 的期待和梦想,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这也是为何有此一说“失去 父母如同失去过去,失去孩子则如同失去未来”。这恐怕是流淌在人 类血液里不朽的遗传元素吧。然而,莉迪

10、亚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到了几乎登峰造极的地步一 连圣诞节送的礼物,都只与他们自己的梦想有关-不是指导人际交 往的书籍,就是女性成功励志方面的书籍这一切就像一块块砖头, 沉甸甸地压在了莉迪亚的心头。即使后来父亲终于送了一条她内心一 直向往的漂亮项链,也令人无奈地带着“有条件”的味道,成为了一 条勒住莉迪亚脖子的绳索。当莉迪亚终于想要反抗,鼓起极大的勇气有意接近一个“坏小 子”,想要开始一段恋情,追寻自我的生活时,发现要逃离原来的人 生并不是那么顺遂的一她被表面是坏小子实则同性恋的男孩拒绝了。而她唯一的资源(她没有任何朋友),唯一信任亲近的人一哥哥,在这 时离开了家去远方读大学,并且,正沉浸在梦想实

11、现的兴奋中的哥哥 对妹妹已无暇顾及了一根接着一根,所有能让人生存下去的支柱都轰然倒塌。虽然这样说似乎让人有点沮丧,可是,生存在病态家庭的孩子,真的很无助无力,很多孩子不得不成为了父母梦想的牺牲品。这无论 是在教科书里,还是我自己的临床案例中,都碰到太多太多。当然,也有成功自救,最终活出自我精彩人生的例子。可是, 真的不多。因为,太难。这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倡父母们需要不断学习成长,不断了 解自我,探索内心世界的一大原因。否则,单靠孩子自己努力突破, 不是不可能,难度不知道会大多少!那么,莉迪亚想要无声告白的,究竟是什么呢?她杀死的不是自己,是父母的幻想,是沉重的生活,是不快乐 的短暂人生她其实

12、并不想杀死自己的这个可爱动人的孩子。她其实热爱生命。对此我坚信不疑。已过午夜,丈夫和儿子发出轻轻的鼾声,我仍在捧着一本书读得惊心动魄,还差最后三十页,绝对等不得睡一觉的间隔。小说写得 太精彩了,尤其是作为一位母亲,读来更是寸断肝肠。这本叫无声告白的小说,出自一位美籍华裔女作家之笔, 扉页上的她很年轻,也很漂亮,很难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灵魂的 故事是这位优雅、温婉的女士所作。小说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 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 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先说说故事梗概:莉迪亚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 太的掌上明珠,

13、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 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 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 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莉迪亚的妹妹看清了什么呢?原来,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受到排挤、 孤立,最大的梦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 虽是地道的白人,却不愿屈从母亲期望的女性传统角色,她梦想拥有 自己的事业,比男人更加卓尔不群。俩人的结合有爱,也有很深的误 解和由误解产生的期待。等到孩子相继出生,误解越来越深,差点导 致家庭的崩解。此后,莉迪亚就成了维系家庭表面安稳

14、的纽带。她既 要安抚父亲对友谊的渴求,又要满足母亲对出人头地的期盼。她被亲 情绑架,被父母的懦弱压垮。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在现实中却都举步维艰。当成人的梦想遭到现实困境,当成人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这种 愤愤不满,这种失魂落魄,就会转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痛苦像瘟疫一样,不但互相传染,还会感染给所有的家人。当 内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这些秘密就会让家庭产生裂痕。我想,每个 人都难免心意难酬,难免伤痕累累。但是,这些决不能成为勒索他人 的借口,尤其不能转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压。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 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绕不开的难题,那么,这些都应该由每个时代 里的每个人去求索,去抗争。转嫁痛苦是一种怯懦,自己消化不了, 扛不下来,也只好自己认,至少不要让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灵。“我 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 这行字像针一样刺进你的心里,告诫你:要有勇气活出自己,否则, 你不但成为不了他人期待的样子,还会因此自我毁灭,带给他人更大 的打击。因为,每个人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在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 人身上也得不到彻底的代偿。猜你感兴趣:1. 桂林山水读后感范文2. 爱的艺术读后感范文3. 狼图腾读后感范文4. 抗日英雄读后感范文5. 新教育读后感优秀范文6.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