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复习要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87826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化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化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化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化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化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复习要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生化复习要点一写或结构写名称ACP脂酰基载体蛋白Ala丙氨酸AMP腺苷酸Arg精氨酸Asn天冬酰胺BCCP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H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S脂肪酸合酶PCR聚合酶链式反应Cys半胱氨酸EMP糖酵解TCA三羧酸循环PPP磷酸戊糖途径PFK磷酸果糖激酶TPP焦磷酸硫胺素NADP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SAMS-腺苷甲硫氨酸PAPS磷酸腺苷酰硫酸FH4四氢叶酸ETC电子传递链CAP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THFAFMN黄素单核苷酸GSH谷胱甘肽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Glu谷氨酸Gln谷氨酰胺His组氨酸Lys赖氨酸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e苯丙氨酸

2、PRPP5-磷酸核糖-1-焦磷酸Ser丝氨酸SSB单键结合蛋白Tm熔点(熔解温度)Trp色氨酸Tyr酪氨酸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假尿苷CAMP3,5环腺苷酸CDNA互补DNAKm米氏常数ASP腺苷酰硫酸二名词解释或比较稀有碱基/稀有核苷酸:又称修饰碱基,核酸中含量甚少的碱基。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态性增色效应/减色效应:减色效应:核酸的光吸收值比组成它的核苷酸的光吸收值的总和少30%-40%的现象。增色效应:将DNA的稀盐酸溶液在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增高的现象。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变性:天然蛋白质因受到物理及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子原有的天然构象发生变化(次级键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和生物活

3、性发生改变,称为变性。复性:当变性因素去除后,有些变性蛋白质又可缓慢重新回复到天然构象。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须基团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直接有关的部位。必须基团:没的活性中心以及对维持酶的空间构象必须的基团。酶原的激活:是指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和初分泌时,并不表现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酶原在一定条件下,受某种因素的作用,酶原分子的部分肽键被水解,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中心,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称酶原的激活。酶的别构效应:别构效应又称为变构效应,是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生物氧化是有机物在细胞

4、中氧化,同时产生CO2和H2O的过程。高能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释放较多自由能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ATP,被称为能量代谢的通货。)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由高能磷酸底物直接把磷酸基团交给ADP偶联生成ATP的过程。这种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无关。氧化磷酸化:电子从一个底物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形成水,同时生成ATP的过程。这种磷酸化水平与电子传递链相偶联。糖酵解与糖异生辅酶与辅基辅酶:酶分子中与酶蛋白结合较疏松,用透析法可除去的小分子有机物质。辅基:酶分子中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密,用透析法不易去除的小分子有机物。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转氨基

5、作用:在转氨酶催化下,-氨基酸与-酮酸经行氨基酮基互换生成相应的-酮酸和-氨基酸的过程。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转录与逆转录转录: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启动子与终止子启动子:DNA分子中RNA聚合酶能够结合并导致转录起始的序列。终止子:基因末端一段能使转录终止的特殊序列。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一种方式,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合成出两

6、分子的双链DNA,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前导链与滞后链:前导链:DNA复制过程中,有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称之为前导链。滞后链:DNA复制过程中,有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而是先合成一些小DNA片段,再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DNA链,称之为滞后链。操纵子:在细菌基因组中,编码一组在功能上相关的蛋白质的几个结构基因,与共同的控制位点组成一个基因表达的协同单位。密码子:mRNA分子中三个相邻的核苷酸自称的三联体称为密码子,每个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能荷与能量通货能荷:总腺酐酸系统中,所负荷的高能磷酸基数量。能量通货:ATP填空,选择,判断:1.DNP为解偶联剂,至抑制ATP的形

7、成,并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2.真核生物1mol葡萄糖通过EMP途径产生丙酮酸,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净生成ATP(2mol)。3.hnRNA是tRNA的前体4.能阻断蛋白质-螺旋的氨基酸是(Pro)5.磷酸戊糖途径包括两步脱氢反应,催化这两步反应酶的辅因子是(NADP+)。6.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可产生的(3分子)CO2和(15分子)ATP7.转氨酶的辅因子是(磷酸吡哆醛)8.生物体中活化的甲基供体是(SAM)9.维持DNA双链结构稳定的因素主要是(氢键)(碱基堆积力)(磷酸基上的负电荷与金属阳离子或组蛋白的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10.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由(组蛋白)核心和它外侧

8、盘绕的(DNA)组成。11.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多聚A)12.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紫外吸收低13.利用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分离DNA和RNA14.DNA制品应保存在高浓度的缓冲液中15.维持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是:氢键,范德华力,盐键,疏水作用,二硫键,配位键16.构型的改变必须有旧的共价键的破坏,而构象的改变则不发生此变化。17.蛋白质构象形成中内部氢键的形成是驱动蛋白质折叠额主要相互作用力。18.变性后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因为中和电荷和去水膜所引起的。19.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酶蛋白20.变构酶是一种寡聚酶21.NAD+酶促反应中转移氢原子22.N

9、AD+或NADP+中含有哪一种维生素:尼克酰胺23.辅酶磷酸吡哆醛的主要功能是传递氨基24.生物素是丙酮酸羟化酶的辅酶25.哪一个维生素能被氨基喋呤和氨甲喋呤所拮抗:叶酸26.酶原是酶的前体(无活性)27.酶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取决于酶蛋白本身(F)28.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F)29.泛酸在生物体内用来构成辅酶A,后者在物质代谢中参加酰基转移作用。30.在直链淀粉中单糖间靠-1,4糖苷键连接,支链淀粉中单糖间靠-1,6糖苷键连接,纤维素分子中单糖间靠-1,4糖苷键连接。31.EMP途径的细胞学定位为细胞质,TCA循环的细胞学定位为线粒体,PPP的细胞学定位为细胞匀浆。32.EMP

10、的速率主要受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的调节控制。33.EMP中催化作用底物水平磷酸化的两个酶是:磷酸甘油激酶,丙酮酸激酶34.促使TCA向一个方向进行的酶主要是:柠檬酸合成酶35.PPP途径不产生:(D)A.NADPHB.CO2和水C.葡萄糖-1-磷酸D.NADH36.下列各中间产物中,PPP特有的是:(D)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醛C.1,3-而磷酸甘油醛D.6-磷酸葡萄糖酸37.丙氨酸脱氢酶系的辅因子有:TPP,FAD,NAD+,硫辛酸,CoA,Mg2+38.TCA循环过程中有4次脱氢,2次脱羧反应。两次脱羧反应分别由(异柠檬酸脱氢酶)和(-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39.TCA中催

11、化氧化磷酸化的四个酶是(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其辅酶分别是(NAD+)和(Mg2+),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酶是(琥珀酸硫激酶)产生的高能化合物(ATP)40.通过PPP可以产生NADPH,为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力。41.PPP可以分为2个阶段,分别称为(葡萄糖的直接氧化脱羧)(非氧化的分子重排)其中两种脱氢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其辅酶是(NAD+)42.联系三大物质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乙酰CoA43.EMP中产生ATP的机制是底物水平磷酸化。44.EMP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TCA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45.PPP

12、非氧化重排阶段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及酶类与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的大多数中间产物及酶类相同,因此PPP可与光合作用关联实现单糖间的互变。46.真核生物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47.细胞色素和铁硫中心在呼吸链中以Fe2+Fe3+的变价进行电子传递,每个细胞色素和铁硫中心每次传递1个电子。48.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氧化还原电位低得载体依次向氧化还原电位高的载体传递。49.常见的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中,鱼藤酮专一地抑制NADH脱氢酶的电子传递,抗霉素A专一地抑制铁硫蛋白的电子传递,CN-,N3-和CO则专一地阻断由汗Fe3+的细胞色素到含Cu2+细胞色素

13、C氧化酶的电子传递,寡霉素专一地抑制FO因子。50.2,4-二硝基酚导致氧化磷酸化解偶联。51.呼吸链的各种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bc1caa3O252.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含有两类色素分子,分别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53.天然色素包括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大部分叶绿素a,作用中心色素主要是少数叶绿素a分子。54.根据光波长不同,可把作用中心色素分为PSI和PSII两类。55.光合链电子的最终供体是H2O,在暗反应阶段,电子受体为NADPH+H+56.在C4植物中,卡尔文循环只存在于维管束鞘细胞中。57.动物体合成糖原过程中,葡萄糖供体为UDPG。58.光合碳素途径中CO2固定的反应中催化的酶是:核酮糖-1,5-二磷酸羟化酶59.脂肪是动物和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酯化而成。60.一个碳原子数为n(n为偶数)的脂肪酸在-氧化中需经(0.5n-1)次-氧化循环,生成0.5n个乙酰CoA,(0.5n-1)个FADH2和(0.5n-1)个NADPH+H+61.乙醛酸循环中两个关键酶是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使异柠檬酸避免了在TCA循环中的两次脱羧反应,实现从乙酰CoA净合成TCA的中间物。62.脂肪酸从头合成C2供体是乙酰CoA,活化的C2供体是丙二酸单酰CoA,还原剂是NADPH+H+63.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酰基载体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